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并强化掌握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动机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教学中,加强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2.
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时期,教师如果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为乐趣,进而转化为志趣,那么就能保持学习的经久不衰的求知欲.1 从学生心理特征出发,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心理学告诉我们:演示实验是属于直观教学的一种方式,能丰富学生感性知识.教师要善于利用好奇心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讲电磁感应的条件时,先给学生做了演示实验.当条形永久磁铁穿入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回路的线圈时,电流计指针立刻发生偏转.学生都睁大眼睛盯住电流计仔细观看,注意力一下子被实验产生的现象吸引.观察完实验后学生们到很奇怪,电路中并没有电源,电流是从哪里“跑出来的呢?”这时给学生们讲了电磁感应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很感兴趣收到良好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前 ,素质教育是个热门话题 ,如何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乃是个无可争议的必行问题。初中化学《大纲》中明确指出 :“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 ,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以基础知识教育学生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可见初中化学教学是以培养人才素质为目的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用实验激发兴趣 ,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化学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一个窗口 ,教师利用形象生动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心理学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是小学数学的拓展与延续,在教学中只有营造一种轻松愉快,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气氛,才能更好地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一、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小学生进入中学后,对中学所学的课程有种好奇心和神秘感,对新奇的东西容易产生兴趣。教学时,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有意设置悬念,则能激发学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例如:在教正、负数时,教师举出两个实例。12月的某天气温最高零上8℃,最低零下4℃,兴源…  相似文献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师完成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学好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鉴于初中学生年龄小,对事物、事件、现象都充满好奇心,都想问清楚,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那么,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这一积极性,从而使他们专心致志地和教师一道深入学习与研究化学学科呢?确切地说,应该怎样使学生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谈如何以“小实…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个好的化学实验,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实验现象本身的记忆和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现行的化学教材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安排设计了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毫无疑问,这对提高化学教学质量,实施创新教育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任何一个实验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于是二些化学教师便致力于对某些实验进行改进的研究,力求使这些实验操作更简单,现象更明显。但都要注意实验本身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若科学性行不通,不管如何操作,都是徒劳。  相似文献   

7.
情感因素、兴趣因素、语言因素是解决最佳课堂效果的三要素。师生情感的融洽是课堂教学中无形的动力,会刺激双方高效地传授和吸取知识;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激发其求知欲,使之好学,乐于;提高教师授课时的语言艺术性是师生情感交流,增减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听课注意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堂历史课要上好,跟导入语有密切的关系。历史课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呢?教师的开课导言即导入语是其中的关键之一。导入语要新奇、有趣,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反之,导入语平淡、刻板,或没有导入语,往往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达不到预期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语呢?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导入作为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起着吐故纳新和承上启下的作用。导入的原则要求遵循启发性、知识性、灵活性和趣味性。有效的导入要求教师努力营造浓厚的历史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平等的师生地位,强化学生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0.
说话·写话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重要的基本功训练,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唤起学生的表达欲望,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呢?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词汇贫乏、条理性差且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的特点,采用以情激趣的七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解化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实验课的教学,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利用化学实验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一条有效途径,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1 注重观察“目的性”、“敏捷性”的培养观察能力的“目的性”的培养是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的“盲目性”.初学化学的学生往往被某些新奇的化学实验现象所吸引,而遗漏了某些重要的观察内容.例如,初中化学“绪言”中,做“镁带燃烧”实验时,学生往往只注意“耀眼的白光”,而忽略了燃烧后生成新物质的色态.这种观察具有“盲目性”.为了克服学生观察“盲目性”,我们要注重观察的“目的性”的培养.由于许多化学变化的现象转瞬即逝.例如,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热”的现象,就必须抓住“生成四氧化三铁”的最初状态,这样学生必须具有对化学反应现象迅速的反应能力,才能获得准确的观察信息.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而且要培养学生观察的“敏捷性”.  相似文献   

12.
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我们围绕优化演示实验教学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了如下探讨。1 用演示实验的奇妙现象诱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唤起创新意识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曾指出 :“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 ,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可见 ,一切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而化学实验现象是奇妙的 ,会使学生感到新鲜、惊奇 ,易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教学形式,它能 形、声、色、动、静发生变化,向学生展现具体、形象、直观、声画并茂的视听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学习。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对事物的选择性态度,  相似文献   

14.
高中学生往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他们认为只要听课,完成作业就行了,学习缺少主动性。对于实践性很强的化学学科应从以下方面进行强化,提高对学生素质的培养。1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1)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若学生注意力涣散,心不在焉,则所获甚少甚至一无所得。怎样提高学生注意力呢?首先,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策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听什么,思考什么。其次,应要求学生不要局限于听懂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应深入对某问题的理解,做到融会贯通。(2)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  相似文献   

15.
教师是站在讲台上的艺术家,如果能恰如其分地设置悬念,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本文从探索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谈谈悬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听课是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集中注意是听好课堂讲授的心理保证,预习有助于注意的集中。预习,既可提高兴趣,又为认识重组提供了基础。写作业是对已学内容进行练习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使知识牢固的根本办法是理解它,理解的记忆是深刻的记忆。课后复习,在复习中弄清道理,弄清道理后再练习、写作业,是事半功倍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中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地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适当的条件下创新教学是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的关健;联系生活实际,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相似文献   

18.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教材中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现在的初中生因为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原因,他们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但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遇到小困难便很快地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积极性,最后导致初中物理学习的失败。因此启发并稳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教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习兴趣.张淑华老师认为:良好的教学语言能引起并组织学生的注意.注意是保证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具有高度语言修养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善于运用语调,能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情绪选用和调节语调高低、轻重和语速的快慢,使之不断变化.如为了突出重点处、关键处、声音加大、语气加重,一板一眼,词清句实.当课堂秩序出现混乱时,教师又能有意变换声调和语速,采用声缓而语重的方式讲课,这对学生是个新异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好奇,提醒其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容上来.  相似文献   

20.
趣味教学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教师要充分发挥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趣味教学,寓教于乐,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