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冬的夜晚,西北风呼呼地咆哮,北京的胡同里人迹稀少,一堵斑驳的院墙上挂着块“打工妹之家”的牌子,此时从院墙里闪出个漂亮的英国姑娘,她裹着大衣,匆匆穿行在黑古隆冬的胡同中。她是“打工妹之家”的志愿者Caroline Watson,中文名字叫罗琳。每个周日的晚上6点至9点,她都要来这儿教一群打工妹演戏。想起刚才的一幕,罗琳在黑暗中笑了。“我刚从农村来北京打工时,为找工作到处瞎闯,一天,我看见街上有个酒吧的牌子,不知是干什么的,很好奇, 就走进去了。‘请问,您需要什么?’里面的服务员问我。我还没想好说什么,忽然看见一对儿男女搂在一起,吓了我一跳,‘哇’我大叫一声,捂着脸撒腿就往外跑。”一个打工妹说。  相似文献   

2.
偶遇一位十多年前的学生。我问:“忙吗?”他说:“不忙,瞎混哩!”好像怕我说教,即刻补充道:“现在大家都这样。”下班路上,遇一位好久不见的老乡:“单位效益如何”?她居然忿忿然说:“现在是干活的不拿钱,拿钱的不干活,谁还干呢?瞎混呗!”一位远方同学天赋过人很有抱负,他学业精进敬业守职,他的来信每每荡气回肠催人奋进。最近  相似文献   

3.
给师兄道歉     
师兄:很对不起,我刚才骂了你的学生。一个自称你的研究生的女学生昨晚电话向我请教武侠小说问题,说是写论文用。我对那个问题不大了解,约她今晚七八点钟再打给我。今天上午我特意看书,准备了一下那个问题。晚上我有个聚会,她不到7点就打电话问我,我说等我回家你再问好不好?她追问几点,我说你9点钟再打给我。我聚会完匆忙赶回家,要办许多事情。而那位同学从8点半开始连续打了四次电话,我都没有  相似文献   

4.
丰裕回到正房里和臣德说:“大大,尽快给我三大物色一个女人吧,要不他就毁了,家里肮脏得人也没法进了,看了都让人心酸。”臣德叹着气说:“你是当家人,你看着办吧,让你干咸菜婶子去给他找一个”。丰裕问:“还能用她吗?”臣德说:“能用,她做媒做出经验来了,她是最知道什么男人配什么女人合适了。”  相似文献   

5.
一天,有三个人一起来找命神。她们一个是护士,一个是模特,一个是修女。她们都哭闹着要求改变一下自己的命运。护士说:“我虽然有‘白衣天使’的称号,但称号对我何益?我有娇好体态,也有靓丽脸庞,怎么就不能让我做一份更风光的职业呢?”命运神觉得她说的全是实情,想法也不过分,于是点了点头。这时模特苦恼地说:“财和色我都有,可它们并没有带给我真正的快乐。我要的不是虚幻和热闹,哪怕能让我为苦海众生多添一份温暖和抚慰也好。”听了模特的话,命运神正在低头沉思,这时立在一边的修女已接上了口。她说:“命运神呀,请帮我换一份职业吧。这么多年来,我发现我不仅没能救赎他人,连自己的灵魂也仍在泥潭之中。”  相似文献   

6.
学英语     
人们常说:学习是痛苦的历程,不过我不明白,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老妈学英语的热情日益高涨,因而我的苦难就日益加深,每当老妈问我英文的时候,一般我都会先吃三片阿司匹林,缠好绷带,再运上龟背神功至第十二重。这不,她老人家又来问我了——老妈:"这个‘I’m very annoyed,don’ttrouble me.’是什么意思?"我说:"啊……这个……我很烦,别烦我……"老妈:"找打,跟你妈这么说话!"(于是被扁)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一次,我觉得枕头很硬,想去商店买个软一点的。我对售货员说: “您好,我要买个针头(枕头)。”她说, 我们的商店不卖针头。这下可把我弄糊涂了。我明明看见货架上放着一堆枕头,她怎么说没有呢?于是我慢慢地重复说:“我要买一个针头(枕头)。”她也慢慢地回答:“我们这儿没有针头。”眼看自己是说不明白了,我连忙指着她的身后说:“那是什么?”她笑了:“哦,那是枕头,不是针头。”  相似文献   

8.
五 丰裕回到正房里和臣德说:"大大,尽快给我三大物色一个女人吧,要不他就毁了,家里肮脏得人也没法进了,看了都让人心酸."臣德叹着气说:"你是当家人,你看着办吧,让你干咸菜婶子去给他找一个".丰裕问:"还能用她吗?"臣德说:"能用,她做媒做出经验来了,她是最知道什么男人配什么女人合适了."  相似文献   

9.
满妹在《思念依然无尽》中讲了这样一段往事:1989年4月,胡耀邦去世后,正在西雅图进修的她接到爱人从北京打来的电话:"你马上和旧金山领事馆联系,想一切办法尽快赶回来。外交部可能已经通知他们帮助你了。"当她与领事馆联系的时候,接电话的人嗓音倦怠,极度不耐烦地说:"现在已是星期五晚上10点多钟了,你知道吗?都下班了!"满妹解释说:"我是中华医学会的副秘书长,是受组织的委派赴美学习的。我家里出事了,希望能得到帮助,尽快回国。""自己想办法吧。如果每个回国的人都找我们帮忙,那领事馆就别干事了。"对方冷冷地答道。接下来,满妹希望与总领事取得联系,对方说不行;问什么时候可以找到他,回答是"你不知道周末不办公吗?星期一再说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沟里,有一位睿智的老太太。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向她问问题,而她总是有问必答。小孩子中有个调皮的捣蛋鬼。有一天,他抓到了一只小鸟。他双手捧着那只小鸟,然后招来一群朋友,对他们说:"我们去耍弄一下那个老太太,好不好?我先问她我手里有什么,当然她会说有只鸟,然后我就问她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要是说死的,那我就松开手让鸟飞走;她要是说活的,我就猛地一捏,给她看一只死鸟。这样,她怎样答也答不对。"  相似文献   

11.
罗雪娟:“我还不是奥运会冠军,也没有打破世界纪录,运动员一生追求的这两个目标还没有实现。夺得世界锦标赛的金牌,只是迈出了第一步。” 第一次参加世界游泳锦标赛,就夺得了两个世界冠军的浙江杭州姑娘罗雪娟,虽已奠定了“蛙王”的地位,但她不失冷静:“别人也在努力,我不会放松自己,我要尽最大努力保持第一的水平。” 罗雪娟没有给自己放假。在回家乡杭州的第二天就一头扎进了训练场。她很认真地说:“从领奖台上下来后就不是冠军,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相似文献   

12.
我大学时的老师,现在已经是教授职称了。有一天闲了和他聊天,我问他现在有这么好的条件和机遇,怎么不去别的城市发展?他笑了笑说:"曾经想过去别的地方发展,可时机不成熟,现在有条件了,可先我离开这个学校去外地发展的朋友告诉我说,千万不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将后悔一辈子。"我不禁纳闷。老师又告诉我说:"你看现在报纸上到处都是某某院校招聘教授、博士,年薪几十万,管住房,替家属安排工作等等,那都是嚎头、骗人的,打这么高的诱惑只是学校为了迎接评估的一种手段,等把你招过去了,那就不是这样一种情况了。"他给我举例说:"杭州某高校为了迎接教育部的评估,在很短的时间里采用高薪诱饵,在全国‘挖’了很多教授、博士,可等评估一过,这些‘挖’来的老师全部采用末位淘汰制,先前承诺的什么  相似文献   

13.
小幽默     
《生态文化》2002,(4):43-43
★老李在环保局工作多年,由于经常喝酒的缘故,他的胃肠粘膜都给搞坏了,一吃辛辣食物就会像火烧般的疼痛。医生告诫他:必须戒酒! 之后,又有酒宴,众人纷纷举杯劝酒。老李说:“我的胃肠植被已被破坏,引起了‘沙尘暴和水土流失’,为了保护内部环境,我宣布,再也不喝酒了。”  相似文献   

14.
朋友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有位先生的手机响了。"是公益短信,"他说,"哦,给你们念念啊——‘知道中国一年要消耗多少一次性筷子吗?450亿双!相当于170万立方米的木材,大约需要砍伐2500棵大树’。太可怕了!这么巨大的数字!大家慨叹着。有人说:"我看过一篇报道,说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们造过一棵‘筷子树’,是用人们扔掉的几万双筷子造成的。"有人说:"我在随行医学院就亲眼见识过这样一棵‘筷子树’,好几米高,相当壮观!"有人叹气说:"那都是森林  相似文献   

15.
金辉 《文化交流》2006,(5):12-16
游泳池改作藏书室去上海的那天上午,远在湖南郴州的朋友问我这次要采访的是谁?我说采访叶永烈,朋友蓦地惊叫起来,问:“他是你们温州人?我可是读着他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长大的呀,如今我的父亲也在读他的‘红色三部曲’系列。”顿时,我为家乡温州出了一位叶永烈而感到脸上有光,  相似文献   

16.
有时我想,中国人大概很难想象汉语对大多数的西方人来说有多么的困难。把汉语的音和调说正确简直太难了。一次我们在课堂上做练习,老师让我们说出一个词,然后同学们得说出它的同义词。每当一个同学说完以后,老师就把那个词写在黑板上。有个词我的意思是想说“打算”,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是“大蒜”。然后她问我:“你喜欢吃大蒜吗?”同学们都笑了,因为当时我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究竟是什么“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新世界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的新作《病榻杂记》。其中,季羡林提出: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季羡林写道:“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治其他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我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三顶桂冠摘下来,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季羡林的这段话,说得何等的谦虚,何等的实事求是,何等的明白无误!此语一出,长期受媒体误导的读者,感到吃惊和困惑。他们问遭那么,季羡林究竟是研究什么学问的呢?他究竟是个什么“家”呢?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黄万波研究员最近对笔者说,一位外国同行曾问过他:“你是否认为‘巫山人’的发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黄教授坦然回答说:“我是为中华民族感到骄傲。同时,您也应该感到骄傲,因为,‘巫山人’的发现也可能是找到你我的共同祖先,不是吗?”这位朋友会心地笑着表示赞成。  相似文献   

19.
“真情有约”工作室请我去给一帮单身男女们搞一次关于婚 恋的讲座。会后又有一些人要求与我个别交流,我这才注意到她,一个教数学的中学女教师。她的年龄难以判断,好象二十几岁,也可以说三十几岁。而且看不出她是否特别漂亮。她微笑着,歪着头,眼睛很亮很亮,嘴巴却小小的,鼻子高高的,下巴尖尖的,整个面色像是太阳晒不黑的鸡蛋那样,光滑而且整洁。只不过在她的嘴角上方长了一颗黑痣,很醒目。 我说:“你那颗痣点缀得很好,样子很美,显示出了个性。”她很惊讶,感动了好一会,她说她那颗痣带给她太多的烦恼,甚至导致了婚姻的失败。  相似文献   

20.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在银行信贷部工作的时候,便遇到了这样一件怪事:一天,一位女个体户来申请办理“抵押消费信贷业务”。她拿出房产证,说用它做抵押,贷款一元钱。“什么!贷一元?”我以为自己听错了。“对,是一元钱!”她重复了一句。贷款一元,别说我们这个小小的市支行没有过,就是全国金融界也没有先例啊!我狐疑地望着她,希望从她的面部表情看出她是在开玩笑。然而那位个体一脸正经的样子,根本不像开玩笑,而且一副精明的生意人模样,也不像是脑子有问题……由于银行没有规定“抵押消费信贷业务”的最低金额限制,所以,只要客户手续齐全,银行是没有理由拒绝的。我默地为她办好了这笔大概是全国金额最小的贷款业务,便询问她这样做是为什么。“我要到俄罗斯做生意,估计要半年的时间。我老公没有经营头脑,却天天嚷嚷要投资黄金;不学无术的儿子想到股市弄点零钱花。我是担心他们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