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时空》杂志社以“换个角度看黄山”为题,约我一套航拍黄山的照片,使我再次对那次难得的航拍经历有了一次记忆上的梳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太美了。不知道多少人拍摄过多少幅黄山的美丽照片,但是,从黄山的高空作艺术性的摄影活动,可以说几乎没有。这也是我从事摄影艺术以来所向往的事情。 “机会来了,我和我的老师、香港著名摄影家王健材先生酝酿了五年,终于于1995年实现了我们航拍黄山的愿望,但却颇费周折。我从1990年开始申请,首先是个人包机航拍黄山没有先列,手续繁琐,费用昂贵。至1995年6月初才得以正式批准。现在看来,那次拍摄活动实现了摄影界自费包租飞机航拍黄山——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黄山塑风流     
黄山目睹历代文人过客,塑造了无数 风流才子,千百年来,有不胜枚举的文人画家,为其挥笔泼墨,因为有了黄山,所以有了新安画派,徽派版画…… 艺术水平的提高,首先是认识和观念的更新,观念产生于新的理论,新的理论又成为艺术家创怍的规律和原则。 艺术作品最终要面对观众说话,有的说得明白一点,有的说得含蓄一点,有的说得深奥一点,有的说得简练一点……艺术家把这些说法用智警的视觉手段不断地向观众传递自己心声,同时也使观众自觉地溶进了艺术家的魔  相似文献   

3.
冰雪山水画家的黄山情结 于志学1960年开始研究雪景画,在技法上创造出"雪皴法、泼白法、重叠法、滴白法、排笔法"及"画山无石、画林无树、画树无枝"的三无画法;在理论上提出"南黑北白、南虚北实、南以石画山、北以树画山"和"墨有韵、白有光"等新的美学思想,创造了中国画新的样式——冰雪山水画.冰雪山水画以其特有的艺术语言和独...  相似文献   

4.
历代名家画黄山的情结 黄山,作为中国一座名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不是偶然的。黄山自古以来,就以雄奇、神秀著名,不仅风景这边独好,还有极其深厚的文化渊源,亭阁寺庙、摩崖石刻多达几百处。因此享有“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在我国的28个世界文化遗产中,具有双重遗产的只有4处,黄山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旅行家徐霞客,游遍天下名山,游过黄山后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民间也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黄山作为中国名山之  相似文献   

5.
雾雪黄山游     
不见黄山 徐霞客的一句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使黄山几百年来游人络绎不断,到现在已人满为患。的确,在神州大地上,黄山作为世界级名山,它是山中的高峰,人们心目中的圣地,是每个中华儿女向往的地方。这次,单位里组团去黄山,难得有这样的机遇和闲暇,于是,在分别黄山24年后,我再一次故地重游。  相似文献   

6.
2005年5月,黄山迎来了以新加坡驻华大使陈燮荣为团长的“12国驻华使节话黄山”考察团。陈燮荣认为,黄山仅来一次是不够的,他们国家的旅游机构将首选黄山作为公民出境旅游的最佳目的地。匈牙利、菲律宾等国的驻华大使在盛赞黄山美景和徽文化的同时。还对黄山旅游的更好发展献计献策。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因兼有奇绝独特的黄山自然风光和底蕴深厚的徽州文化而备受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黄山园艺工     
李鹏 《生态文化》2011,(1):46-47
黄山松美,我把黄山松留在《黄山印象》里。 黄山山险,游览时兴致高昂,一心观景,沿着阶梯不知不觉中已入云端;下山归来,隔日起身,方觉腰酸腿疼,全身疲惫。  相似文献   

8.
中国著名的旅游城市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城市所辖黄山风景区199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并在199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荣誉奖提名。作为一座旅游城市,黄山除了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外,它还是一个拥有2300多年历史的城市,孕育了以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派建筑等为代表的徽州文化体系和众多的历代名人。徽州文化已成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的文化市场上,中国画已经成为收藏家的宠儿,古老的中国画在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依然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清新典雅的风貌为国人喜爱并吸引着众多的收藏者。今天的画家,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画家更多了几分优裕,多了几分自豪。但画家前所未有的被唤起的经济意识以及绘画本身给画  相似文献   

10.
提起长江三峡,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在群山峻岭、悬崖绝壁之间,一条宽广的河床,那里水浪翻卷,湍急川流。烟云缭绕,旖旎壮观。历史上这里不仅是中华民族交通商贸的重要通道,也是文化交流的纽带。画史上,以画长江三峡为主要攒攫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建国以后,随着民族统一的复兴,当代画家李可染、傅抱石、陆俨少、吴作人等相继创作了以三峡为题材的优秀作品,尤其陆俨少以古铸新描腾雾之气,品肖于神似,更令人心旷神怡。 岑学恭是二十一世纪“三峡画派”的创始人。其贡献在于:他凭着长期对三峡的酣浓情感,致力于三峡的考察与研究,完成了三峡从自然美到艺术美的升华,创造了与当代大画家们所不同的绘画形式,达到了前人所未曾表现的新领域,且能影响着一大批聚集麾下的艺术者。他笔下的长江三峡、山光烟霞,葱茏碧透,林木清翠,奔流急湍。其作品笔酣墨沉,气势恢宏,豪情逸飞。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画面带来的三峡人间仙境般美感,更是生命状态无极永恒的觉悟感悟。 为了使广大读者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岑学恭先生艺术的履痕,本期的《时空人物》专栏特选辑了他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早期作品,与八十年代后形成“三峡画风”的作品一并刊出,相信读者从中会得到某些启迪。  相似文献   

11.
正"摄出黄山凛烈姿,铁鞋踏碎雨丝丝。春风吹入天都梦,醒摘奇葩一两枝。"这是著名国画大师刘海粟年届93岁上黄山,下榻北海宾馆散花精舍时,特地给黄山摄影艺术家朱云风的亲笔题词。他俩一个是"黄山迷",一个是"黄山痴",因为两心相知而成了忘年交。那年黄山举办旅游节,笔者陪同国际同行来到黄山脚下的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站,拜访朱云风。黄山市专辟一座高阶楼房举办《朱云风摄影艺术展》,作为旅  相似文献   

12.
空白     
一个画家在自己的一幅山水画中留下许多空白,隔着 久远的年代,我不知道空白的底色是不是宣纸的纯白。白色入画,造化山峰峦坡、江河湖泊、石竹树草亭,浩渺无尽、空明澄净、节操高远。 我也不知道白色是画家怎么泼铺上去的,或许根本就没有白色的墨宝,它就是画家心灵透出的宣纸的空白?它上面不需要涂泼?画家既省了不少墨宝还省了不少心力,有些画的空白占云画面一半或近半,绘画真像人家说的容易和简单吗?  相似文献   

13.
云虎 《生态文化》2009,(6):43-43
在画家群中,能书者有之,能画者也有之.而书画全能且达到很高境界者则不多,洪贵明则是这不多之人中的佼佼者。他的书法绘画艺术及书画交流活动成果引起了当今书画界、收藏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潘天寿先生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大画家,今年是他诞生100周年。前来杭州潘天寿纪念馆参观的外国艺术家、艺术评论家非常多,个个都惊讶画在宣纸上的这些中国画竟是如此浑雄奇险,力能扛鼎。有一位来自巴黎的博物馆馆长曾激动地说:“要是潘先生的作品,连同这个现代化的纪念馆一起出现在巴黎,一定会引起轰动,西方将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以前,西方和中国都强调诗画相通论。18世纪,西方逐渐开始强调诗画相异论,而中国则继续坚持诗画相通论。王维从山水画创作实践开始了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画中有诗”路子;苏轼从文艺理论的高度引领了古代文人画的诗意创作,推动了诗画一律化进程;倪瓒的山水画创作达到了“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的艺术巅峰。中国古代山水画之“画中有诗”,就是象外之意、画外之音,是通过意象和意境所传达出来的画家的丰富意绪,是画家对历史、社会、自然、宇宙、人生等诸方面有了深刻体验之后通过画面所渗透出来的浓郁情感。画中有“神”,画中有“意,”画中有“我”的创造,也就是画中有“诗”。  相似文献   

16.
写钟馗之神     
钟馗是驱邪之神,凡有恶鬼邪祟之处,钟馗一到即除之。然钟馗一人不能尽除天 下之恶,于是有人便请画家画钟馗像,帮助驱之。第一个画钟馗的大画家是唐代吴道子,清人齐周华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记云:“钟馗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其原格,故世群推之。”为何灵璧人画钟馗好呢?清·金植《不下带编》有云:“钟馗乃灵璧人,至今后裔在焉,多以丹砂绘其祖像,货以资食,上有县篆者,尤灵应也。”清代,钟馗后裔还在灵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画家陈光  相似文献   

17.
正画无印好比花无主,有画有印才算完美。乡村若是一幅墨色鲜湿的画,那片云便是灵光闪烁的题款,谁是那枚押在画上的印章?当然是鸟窝。乡村这幅画,历朝历代画家都这么画,近处是草,远处是山,草边有树,山上有石。草木山石之间画几笔,横竖撇折,线条连起来就是房屋。画儿画好了钤印。印章不劳画家出力,喜鹊喳喳叫着揽下这活,它说,我会,我会!它真会。喜鹊不好吹牛,吹就吹"喜相逢",吹就吹"欢乐颂"。甭替它发愁,春夏秋冬它都能寻足印章材料,精挑细选,纯正原木,  相似文献   

18.
从外国专家写稿的过程看,他们的采访内容与采访方法和中国记者不太一样。比如中国记者采访画家,很容易写画儿很漂亮,而外国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不直接说画儿漂亮不漂亮, 让读者自己评说,因为读者有自己的观点,他的着眼点是放在介绍画的特点。我要求部里的年轻人出去采访时, 也要注意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与摄影家江观潮认识多年。我曾多次观赏过他那一本又一本的摄影作品册子,仿佛山是画,水是诗,洞窟是音乐,民居是雕塑。那些晨曦、红日、野渡、炊烟,那些村妇、渔翁、茶姑、学童,那些珍禽异兽、奇花古树……,是那样鲜活自然,古朴淡雅;是那样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一个秋阳艳照、丹桂飘香的日子,江观潮谈起了对人生和艺术的感悟,谈起了对黄山的深情及作品,也谈起了新的创作和梦想。他的阅历丰富,人生不凡。曾当过微剧团演员,做过机械厂工人,上过合肥工业大学,后来成了屯溪汽车站派出所所长、二级警督。他觉得干公安,惩治邪恶;搞摄影,追求美好,都需要一颗追求真善美的心灵。他业余的最大爱好是搞摄影创作,近年退休后愈加执着痴迷,乐此不疲。 江观潮庆幸自己诞生在风光瑰丽的黄山白岳间。成长在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古徽州。他热爱家乡,如痴、如醉、如狂。他常常携带沉重的摄影器材,跋山涉水,摔伤过右脚,惹恼过猴群,历尽风雪之艰辛。  相似文献   

20.
陈廷友 曾拜著芒画家亚明先生为师。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展,并获奖。先后在厂州.台肥、黄山等地举办个人画展。系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台肥亚明艺术馆画家.展览部主任。陈廷友中国画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