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伊人     
(一) 美在真情。两情交好,由相识相近到相悦相慕,这原是一段漫长细致的相互审美过程。美的发现也必得借助时间老人。用男性眼光看女性,正如一句俗话所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古典西施或现代西施之美与不美,往往存在于欣赏者的主观镜头,你说她美她就美,你说她不美她就不美,从来没有个统一的规格和尺寸。即便是那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被奉为我国四大经典性古代美人的西施、王嫱、貂婵、杨玉环,也只是那一时代某一君主的欣赏口味,不足以“领导”全中华美女新潮流,更不能成为世袭的美的永恒法则。故而我认为,美人之美首先是产生在审美者的欣赏过程中,情感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达·芬奇的不朽之作《蒙娜丽莎》,那动人心魄的温柔微笑与其说是画家对生活的临摹,还不如说是画家将主观  相似文献   

2.
前两年我到德国去打工,在与德国人的交往中,我感觉他们单纯善良,对人的信任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一次,邻居罗拉夫人敲开了我租住的房的大门,对我说:"小伙子,你能帮我个忙吗"我有些意外,像我这样连个固定住所都没有的异乡人能帮她什么忙呢她说:"我要到法国去旅游,大概一个月后才能回来,你帮我照看一下我养的热带鱼好吗"我有点犹豫,但看到她恳切的目光实在不忍拒绝。她热  相似文献   

3.
温暖的错误     
前不久我刚刚买了新房。搬了家之后,我有幸认识了许多新邻居,他们对我都非常友好。圣诞节来临之际,我觉得应当为新邻居们做些什么。我数了数,叫得出名字、经常跟我说话的邻居一共有9位,他们的家我全都认识。我决定在名单里再添一个人,凑成整数。我加上的是住在街另一头的一位女士,每天早上我开车都能看见她步行去上班。她总是热情地向我挥手,脸上的笑容充满感染力。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甚至连她住哪座房子都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我依然活着     
那时候我真的不知道能活到今天,我那时并不懂得什么是活着,只知道活着是要呼吸的。可我知道什么是死——闭着眼睛,脸色苍白,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任凭自己的亲人怎样哭喊。死的情景是我在医院里看到的,我见过和我住一个病房的孩子死了。我几乎不去想活着的事,我太小了,只有八岁。但我已经朦朦胧胧地觉得活着不好:我要打针吃药,要做手术……那一切太可怕了。其实最可怕的还是孤独,还有夏天,没有电扇。妈妈上班前,让我倚着被子坐好,把一个盛满凉水的罐子放在我身旁,她说你要是热了就把手伸到水里。我守着一罐凉水过了一天又一天,每天都那么漫长,都让人不耐烦。我没有玩  相似文献   

5.
要说子怡的事,肯定要涉及到我的父母亲。我的父亲叫章元孝,我的母亲叫李涿生。父亲在北京电信部门工作,是个很正统的党员、干部,母亲原来是幼儿园老师,因为身体不好,现在退休在家。母亲年轻的时候也算个美女。记得我们小时候在宣武区那儿住,邻居都管我妈叫“小华侨”。父亲就对我们说过:“你妈年轻的时候真漂亮。”  相似文献   

6.
闲来无事时问过几个秀外慧中的女子同样的问题:其一:美女和平庸的女子,你喜欢做哪一个,当然是美女了。几乎是同一个答案,而且毫无迟疑。我微笑,这分明是天性。其二:一般的美女和四大美女那样的,你选择做哪一个?一般美女吧……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做个中等美女就行了。虽然有些犹豫,言辞略带闪烁,但我总能得到这样的回答。为什么呢?女子不是最爱美的吗?为什么不愿做绝色美女呢?  相似文献   

7.
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我在上班的途中恰巧碰到一位准备去上课的教授,我们便边走边聊. 走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这位女老师不但长得漂亮,而且极其爱面子.她此时穿着一双高跟鞋,袅袅婷婷地走着.细细的鞋跟伴着雨滴声敲打着水泥路面,像在演奏一首与水有关的音乐.我和教授不禁放慢了脚步,远远地跟在她的后面,像看芭蕾舞一样欣赏着她那轻盈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玉如意 《文化博览》2006,(10):18-19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理所当然地要求她有着显赫身份的爸给她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说,你做梦吧。李暖暖没想到最要紧的关头,她爸不管她,不仅不管,还不许任何人管。李暖暖不止一次踉她爸说,如果你真不管我,我就去最贫困的地方教书,我在那里找个农村男人嫁了,这辈子都不回来。李暖暖她爸对女儿这样的威胁不屑一顾。李暖暖没有办法,就赌气去了西部做志愿者。  相似文献   

9.
为爱祈祷     
胡平 《文化博览》2005,(4):48-49
我的妻子爱珍是在冬天去世的,她患有白血病,只在医院里挨过了短短三个星期. 我送她回家过了最后一个元旦,她收拾屋子,整理衣物,指给我看了放证券和身份证的地方,还带走了自己所有的照片,后来她把手袋拿在手里,要和女儿分手了,一岁半的雯雯吃惊地抬头望着母亲问:"妈妈,你要到哪里去?"  相似文献   

10.
正当俄罗斯姑娘遇见杭州,她以诗记录留学生活俄罗斯姑娘唐曦兰的中文诗作,6月续集出版了。她说:"艺术家与诗人都是自然的情人,艺术是一种信仰,而诗歌是一种生活方式。我用艺术去表达自己心中的色彩;我用诗歌去表达对中国、对祖国、对爱情的感悟。"  相似文献   

11.
女娲氏,神话中人类的始祖,传说她用黄土造人,并炼五色石补天,人类才得以产生绵延。女娲应该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美女,因为她用黄土造出的人类中,从古到今美女如云,她自己若不美,美女的美从何而来?假如没有女娲这个美女,我们人类还不知道要在黄土中摸索多少年。女娲把我们人类从黄土中分离出来,使这个以土为基本构成的地球从此有了精灵,有了有别于其他星球的生命,这是地球发展史上的奇迹,可以假定没有女  相似文献   

12.
妈妈在家里威信很高,平日,她的话虽不多,却句句点着要害。10年前,妈妈生病,我把她接过来住了一阵。有一次,记不得是什么原因,我在饭桌上朝她发了脾气。妈妈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你看看,你怎样对待我,以后,妞妞也会怎样对待你。"我看了一眼桌边的女儿妞妞,她正眨巴着天真的眼睛,似懂非懂地听着。我被妈妈的话吓着了,赶紧收敛起来。年轻时气盛,做事根本不考虑后果;有了后代,好像看见了自己的翻版,看见了世事轮  相似文献   

13.
我欠的债     
现在我是一个人过日子,一个女儿一星期来看我一次,拿拿报纸,送些食品,还帮助做些零事。有一次,我忽然向她道歉:几十年前,我狠狠打过你一次。"我早已经忘了,爸爸,我一点印象也没有了。"可不是,她的儿子已经上大学了。我极不耐烦地对待过妻子李叔华(当她病重的时候)。她子宫里长了一个肉瘤,流血不止,躺在床上不能动。她对我说:"在床旁柜子抽屉里有一瓶云南白药,可以止血,你帮我找一找。""这半夜三更,怎么找"我近乎咆哮了。她只温和地回答了一句:"将来你要后悔的。"现在她死亡已经二十几年。我追悔无及。我们  相似文献   

14.
给师兄道歉     
师兄:很对不起,我刚才骂了你的学生。一个自称你的研究生的女学生昨晚电话向我请教武侠小说问题,说是写论文用。我对那个问题不大了解,约她今晚七八点钟再打给我。今天上午我特意看书,准备了一下那个问题。晚上我有个聚会,她不到7点就打电话问我,我说等我回家你再问好不好?她追问几点,我说你9点钟再打给我。我聚会完匆忙赶回家,要办许多事情。而那位同学从8点半开始连续打了四次电话,我都没有  相似文献   

15.
住在宾馆里     
一年当中因为出差开会,我总要有好几 次机会住上宾馆。各地的宾馆实在太多,够档次的和不够档次都可以叫宾馆。然而大大小小的宾馆好象客房里的房形和家具布置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进门先是一条窄道,里面两张单人床中间夹着一个床头柜。对面是一个贴着镜子的办公桌,另外还有一对单人沙发和一个圆茶几。卫生间一般都是在门口窄道的一侧。有时人去外地出差还没有动身,坐在家里就能想象出所住的宾馆是什么样子。等到从服务总台领到钥匙,打开房门一看,跟自己原来想的几乎一样。顿时出来的新鲜感就被削去了一大截。  相似文献   

16.
新生     
峻锋 《职业圈》2008,(19):80-83
唐路放下手里的杯子,笑着对秦建立说:“没问题,我老婆你知道吧,自从来了美国就没工作过,对于电脑除了知道按开关外,什么都不懂,可是她的第一个工作就是软件测试,只干了半年,现在已经是很称职的软件测试工程师了。她行,你有什么不行的?你如果连我老婆都不如,那你还来美国干什么?  相似文献   

17.
洗脚     
女友许红约我去做按摩,说她刚办了一张按摩年卡,而且已经用它做过面部美容和腹部减肥按摩,感觉特好。这是一种目前时兴的我不曾尝试过的休闲方式。我并不想把自己和时尚隔离开,就随她去感受一下这种“新生事物”。 路上,她问我想按摩哪里,我想了想说,按摩脚吧,我觉得自己  相似文献   

18.
璇美人触电     
走到哪里都要掀起一阵新闻旋风的前奥运冠军刘璇,继奥运金牌旋风、美女封面旋风,申奥旋风、北大新闻旋风、上海广告旋风之后,眼下又将掀起一场新的旋风——电视剧旋风、被新闻媒体称为璇美人的她,又在一部反映体操队员生活、名日《我和我的父亲》的电视连续剧中担纲女一号,对于刘璇来说,这不仅是她接拍的电视剧处女作,也是她首度自己演自己。  相似文献   

19.
赚了点钱,我周围的许多人都开始了寻找,寻找山清水秀的地方,买房置地。这没错,但结果与美好想像往往存在差距。道理很简单——你去了,他也去了,大家都去了,山清水秀的地方往往就不再风光旖旎。有一个外国人也在寻找,不过他是从寻找爱情开始的。这个加拿大的小伙子爱上一个中国姑娘,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选择了长江边的一个城市住下。但很快他就觉得无法适应中国城市的喧嚣。在他的坚持下,小夫妻将家安到了沿海的一个小渔村。  相似文献   

20.
姜钦峰 《文化博览》2006,(10):40-41
紫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的新人,试用期三个月,正式录用后薪水翻番。从收到录用通知的那天起,她就制定了一个宏伟的"五年计划":一年加薪,三年成为业务骨干,五年内做到部门经理。上班的第一天,她去人事部报到之后,被安排在行政部。同事们见了她只是淡淡地打个招呼,就各忙各的去了。紫烟无所事事,心里隐隐感到有点失落。第二天,她就主动跑去向经理请战,得到的答复是:"你才来上班,主要是多看多学,现在也没什么特别适合你的事,你就见机行事吧。"过了些日子,紫烟渐渐忙碌起来,终于明白,所谓的"见机行事"原来就是打杂跑腿。一会儿张三说:"紫烟,帮我打份材料。"一会儿电话铃响了,李四说:"紫烟,快去接电话。"再过一会儿,办公室的纯净水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