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引言一位教师发现上课时举手的学生很少,于是想法设法鼓励学生在上课时要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但效果并不明显。一次,在学生的一篇周记中,他偶然发现了学生举手少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名学生在周记中写到:"老师一直鼓励我们上课要举手发言,我是很想举手回答问题的。但一看我们的语文科代表很多时候都不举手,我有什么资格举手呢?"原来,很多学生在举手之前都把目光先瞄向语文科代表,他们认为,在语文课上,语文科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了正比例意义之后的一堂练习课上,我让学生举例说明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量,学生纷纷举手,我一连点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能准确地做出回答。这时,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位男同学还在坚持举手,我又请他回答。  相似文献   

3.
去外婆家     
有一次片级公开课,我开课后不久,就针对课文提了几个思考题,请学生思考后回答。片刻,我请思考好的学生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我想:好几个问题,思考确实需要时间,加上许多老师听课,难免不敢举手。所以,我又鼓励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不要怕回答,说错了也没关系。可是过了一会儿,仍无同学举手,就连平时爱回答的学生也不举手。就这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只好点名,而回答中也多有吞吐、错误。原本设计好的一些构思,也只好由我孤家寡人演戏,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在沉闷中结束。我不禁想问,他们为什么都不愿举手呢?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公开课的沉闷有一次片级公开课,我开课后不久,就针对课文提了几个思考题,请学生思考后回答。片刻,我请思考好的学生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我想:好几个问题,思考确实需要时间,加上许多老师听课,难免不敢举手。所以,我又鼓励道:想好了就可以举手,不要怕回答,说错了也没关系。可是过了一会儿,仍无同学举手,就连平时爱回答的学生也不举手。就这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只好点名,而回答中也多有吞吐、错误。原本设计好的一些构思,也只好由我孤家寡人演戏,一堂公开课就这样在沉闷中结束。我不禁想问,他们为什么都不愿举手呢?二、问…  相似文献   

5.
让我从一件小事谈起吧。初一年级的一个学生,在一次语文课上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只说了两句就支支吾吾说不下去了。这时,班里许多同学都高举着手,叫嚷着“老师,让我说吧!”这位学生感到思想压力很大。但礼出老师并没有叫他坐下,也没有另叫别的同学替他回答,而是制止了同学们的喊叫,并耐心地诱导启发他继续讲下去,终于使他基本上回答了那个问题。这位学生十分感动,后来,他在一篇作文里与道:“……那时,我真恨自己,悔不该举手来着。我站在那里,低着头,慌恐地不知怎么好,心里真盼老师让我立刻坐下,但又怕老师真的让我坐下……忽然,周围同学争着回答的喊叫声  相似文献   

6.
<正>一、案例背景阮某某是我今年所带的四年级的一名男生,刚开始接这个班的时候,我并没有注意到他,因为他上课时他并不突出,甚至可以说很沉默。可是,在几次考试之后,他就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每次考试他都是满分,要知道考一次满分容易,次次考满分就真的很不容易了啊。于是,我开始特别的关注他,我发现,他在课堂上虽然也很认真听讲,但却极少回答问题,当其他同学都在争先恐后的举手要表现自己的时候,他却很淡  相似文献   

7.
我清楚地记得,那次学校听课,我讲得挺卖力,学生配合得也是相当默契。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一再声明,请每个同学都大胆地举手,答错了没有关系。当然,我的选择目标仍是那些尖子生。在一次次的提问中,我注意到东北角的一个学生频频举手,碍于情面,我只好提问了他。每一个尖子生的名子都脱口而出,惟有他,我用了“那个同学”四个字。言毕,众目睽睽之下,我不禁脸红了,我竟然不知道那个乐于回答问题的同学的名字,因为他不够优秀。我想,当时这个同学该多么遗憾、失落,老师竟然不知道我的名字!我伤害了这位同学的自尊心。其实,我何止…  相似文献   

8.
那天,我们旁听一位老师的课。当 他刚问完问题,一名学生就“刷”的举 起了小手,他笑了。但随着那位学生丢 三落四的混乱回答,笑在他的脸上慢慢 消失,没等这位学生说完,他就不客气 地说道:“难道你不懂应完全想好了才 举手回答吗?”“难道我不能先举手才 去想怎么回答吗?”学生也为老师打断 他的话而懊恼, 嘴里喃喃的说道。 “妙!”我心里不禁暗暗为学生的回答 喝彩。“完全想好才举手回答”与“先举 手才去想怎么回答”这是多么奇妙的哲 理啊! 记得前不久从报上看到一则真实的 故事,说的是1973 年…  相似文献   

9.
我的英语成绩不太好,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回答问题。有一次,王老师提出问题后,微笑着望着我,鼓励我勇敢地举手回答。她的笑容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我的心田。我勇敢  相似文献   

10.
新学期开学,我接了一个新班,好多学生的名字都还叫不出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几天来,我发现教室的角落里坐着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挺腼腆的,不爱多说话,上课时似乎很胆怯,一般很少举手回答问题,间或有一两次想回答问题,手也是似举非举,低着头,显得非常自卑。一次,在他刚想举起手的时候,我就果断地请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站起来了,可回答问题的声音跟蚊子似的,我站在讲台上根本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周围的学生也哄笑起来,全班同学的目光都落在了小男孩的身上。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老师,他可笨了,什么都不会。”“老师,他是个不算分的学生。”我顿时一愣,因为我知道“不算分”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注视着这个小男孩,这时,他惊慌地望了我一眼,我感到那慌乱的眼神中有一种委屈的神情,他的脸红了,头也垂得更低了。于是,我连忙制止了同学们的喧闹,大声问道:“同学们,有谁告诉老师,他回答得正确吗?”同学们都默不做声了。这时,有一个女孩勇敢地站起来说:“老师,他答对了。”我便又一次鼓励男孩:“请你再大声回答一遍。”男孩又回答了一次。这回我听明白了,便格外大声地对全班学生说:“这位同学回答得很正确,他和我们大家一样,是一个非常聪明的...  相似文献   

11.
机会     
小时候,我总爱表现自己,上幼儿园时,每当老师提问题,我总是第一个举手。可从一年级开始,我学会了等待,不论问题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我都不会举手,我只会等老师叫我。但是现在我改变了看法。三年级时,我的成绩逐渐好起来,可还是不想举手,不想被老师叫到。有一次上课,老师提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我本想举手,可还是欲举又止,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便点名要我说。我一听到我的名字,心跳便开始加快。我紧张地站了起来,同学们都向从来没有举过手的我投来诧异的目光,教室里一片寂静,只有我紧张而急促的心跳在耳边咚咚作响。这是我第一次上课回答问…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 数学王子高斯上小学时,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1 2 … 100=?老师刚写完算式,高斯立即举手回答说:"5050."这使得其他同学感到十分惊奇.老师问他是如何求得结果的,他回答说:"我观察这个和式是对称的,所有首尾两数的和都是101、一共50组,即101×50=5050."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之友》2013,(12):16-17
小童是个坐不住的人,最夸张的一次,一节语文课报告了五次“我要上厕所”,气得语文老师直接打电话给家长让他去医院检查,而检查结果当然是什么毛病都没有!有一次,我咬咬牙没批准他的上厕所申请,四十分钟后下课了,我问他怎么还不去上厕所。他回答:“现在我又不想上厕所了!”“可你刚才明明举手说要去上厕所的啊?”“那是因为我刚才喝了很多水,我以为我要上厕所的。”我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14.
王忠喜 《湖南教育》2004,(15):13-13
在一次数学考试评卷分析后,我要求学生对批阅过的试卷提出疑问。一位平时胆小从不举手回答问题的男生举手发问:“有个地方老师少给分了。”我感到惊奇,仔细查看了他的试卷,发现有个小数点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墨迹的颜色深浅不同,而且我记得很清楚,这道题全班只有二个学生做对。  相似文献   

15.
掌声     
在我的记忆中,清晰地记着一次掌声。就是这次掌声,使我开始自信。一年级时,我胆子特别小,有时老师提的问题我明明知道答案,但因为不敢举手而错失良机。有多少个晚上,我暗暗发誓:明天一定举手回答问题。可第二天上课时我还是不敢举手。在一次语文课上,老师问我们:“这个生字大家认识吗?”我抬头一看,恰好我认识这个字。我犹豫着举起手,又放下,再举起手又放下,最后,我把手伸到耳朵旁,那样子就像举手投降。细心的班主任老师好像看透了我的心思,叫了我的名字,请我回答。我站起身,看见大家都望着我,顿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像有一头小鹿在撞。…  相似文献   

16.
一次老师要求用"有……有……还有……"造句。一学生是这样写的:昨天去奶奶家,奶奶给我拿了个鸡腿,我吃完了问奶奶还有吗,奶奶答:"有,有,还有!"上地理课老师提问:在地球外面那一层是什么。班里有很多人举手,连平时考试不及格的我也举了手,老师和同学都很惊讶。老师跟同学们说我难得一次举手,由我来回答问题,也让他们给了我  相似文献   

17.
怎么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昕昕是个爱举手、好表现的孩子,只要老师提问,他都会举手。请他回答,他说的常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没完没了;不请他回答,他的手仍然高高地举着,嘴里不停地说着“我我我”。尤其是有人观摩活动的时候,老师更觉为难。您认为应该怎么处理呢?  相似文献   

18.
夕阳 《师道》2004,(6):17
一次,笔者在参加某教学公开课时,发现上课老师神采飞扬,不时提问,而学生均举手频频。但能被老师提问到的学生不多,面不广。有部分学生被连连提问到,而大部分学生则没有那么幸运。课后,有几名学生连说没意思,笔者当即询问了几名学生,回答的是:“因为要上公开课,老师要求我们,提问时大家都要举手。能回答的举左手,不能回答的就举右手。不然的话,要被老师‘秋后算账’的。”那么举手情不情愿呢?不少学生回答说不愿意。再问其原因,回答说是不少老师平时很少或从不提问他们,举不举手都一样,老师认为他们学习成绩差,问了也白问。这一情况引起我的…  相似文献   

19.
<正>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借班教学《倍数和因数》,一个胖胖的男孩态度积极,教师的每一个问题都主动举手,即使有不少问题只有两三个学生举手。于是,一节课在全班回答仅32次的情况下,这个男孩被请到8次之多。当然,每一次他都给出了令教师满意的陈述。他让我想起《淮南子》有这样一句话:"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见微知著,《淮南子》说的当然有道理。  相似文献   

20.
考上高中后,我从乡下到城里寄宿读书。城里的学生很有钱,成绩也很好,因而我总是很自卑。上课老师提问时,城里学生都抢着回答,我却从不抬头,也几乎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的物理基础很差,物理课上,老师几乎每堂课都要提问,但很少叫坐在后排的我回答问题。有一次,老师问了一道我不懂的问题。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我想,反正我举手老师也不会提问我。受虚荣心的支配,我也举起了手。结果,老师偏偏叫了我的名字。我起立后哑口无言,当众出丑。同学们哄堂大笑。放学后,我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琢磨那道题,耳朵里始终回响着同学们的哄笑声,不争气的眼泪掉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