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读过一篇《我这一辈子》的小文章:“我12岁的时候,从母亲的钱包里拿了两毛钱买冰淇淋。母亲拿皮带要打我,爷爷袒护我说:‘别打他,他还是孩子,不懂事,长大了就知道了。’……”这是一些家庭“隔辈人袒护孩子”的形象写真,  相似文献   

2.
即将开学时,一位家长带着她5岁的儿子来幼儿园要求入托。只见这孩子戴着“耳机”一样的东西,在他母亲身上爬上爬下,一副淘气样。我走近轻声地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呀?”他却像没听见似的,不理我。他母亲赶紧俯在他耳边大声地说:“快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这时他才呜呜噜噜地“回答”了我,可我却怎么也听不出他“说”的是什么。这时,我才明白他是一个聋儿,他耳朵上戴的是助听器。由于孩子情况“特殊”,园长让我自己决定是否收他。我从孩子那好奇的眼神中,看到了他的聪明与希望;而从他母亲那焦急的  相似文献   

3.
文摘     
采用强制性办法“关心”孩子的父母,并未能促进孩子智慧上的发展。三宅和夫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这种情况。他以四岁孩子和他的母亲为一组共六十六个小组为研究对象,让母子一道玩玩具。有的母亲和孩子一起玩;有的让孩子自己玩,母亲去做其他事情;还有的是以孩子为主玩玩具,母亲从旁指点帮助。三宅和夫发现,有些母亲总想教给孩子点什么,她们经常对孩子说:“说说看,这是什么颜色?”“这是三角形。”“数数看,这里排列着几个白色的?”这些母亲还往往强制孩子“做做这件  相似文献   

4.
很多心理杂志都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母亲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来看心理医生。这位母亲说:“我生这孩子的时候不太顺利,医生不仅给他吸了氧,还告诉我这孩子以后可能会出现智力问题。这不,这孩子9岁了,和别的孩子确实不太一样。因为先天不足,他脑子太慢,有学习困难,成绩一直倒数。我真担心他会有智力低下的问题。”母亲越说越激动,“我带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做了很多检查,可都没查出什么毛病。”“但他肯定是脑子有问题,我生他的时候落下的病根。”母亲一直在反复强调。而当医生向孩子本人询问时,孩子竟也不假思索地说:“我脑子有问题,所以学习不好。”  相似文献   

5.
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沮丧地回到家里,猛地扑到母亲的怀里“哇”地大哭起来。他哽咽着说:“妈妈,老师说我是个笨蛋,他不要我去上学了。”那位母亲不禁一愣,片刻后,她坚毅地捧起孩子那流泪的脸蛋说:“孩子,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我亲自教育你。”经过一番安慰,那个孩子很快破涕为笑,安静下来。这个孩子就是一生有两千多项发明,极大地造福于人类世界的发明大王—爱迪生。他在被老师赶出校门之后,在家里跟母亲学完了小学课程。母亲“你比任何一个孩子都强”的话鼓舞了他,赋予了他自尊,成为他童年甚至一生的心灵支柱。爱迪生母亲的话是一句暗示。…  相似文献   

6.
原题:《遥远的蝴蝶》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一崔露儿时的我特钟情于蝴蝶。听妈妈讲,在我两个月时,爸爸捉了一只蝴蝶,用细线系好挂在我小床的上方,我看见翩翩起舞的蝴蝶,嘴边露出了两个小酒窝。我笑着笑着突然“嗷嗷”大哭了起来,这时母亲才发现那只蝴蝶“扑扇”着翅膀在拼命地挣扎。于是母亲抱着我,解开细线,推开后窗放飞了那只渴望自由的蝴蝶。望着远飞的蝴蝶,我竟“咯咯”地笑出声来。从此后,每当我吃饱睡足时,母亲就低吟着“蝶儿飞……”的歌谣,抱着我站在后窗前,观赏那远处的青山和远处的彩蝶,而母亲则瞅着我那张充满快意的小脸。原题:《江南…  相似文献   

7.
有个小孩对母亲说:“妈妈你今天好漂亮。”母亲问:“为什么?”小孩说:“因为妈妈今天一天都没有生气。”—原来要拥有漂亮很简单,只要不生气就可以了。有个牧场主人,叫他的孩子每天在牧场上辛勤工作。朋友对他说:“你不需要让孩子如此辛苦,农作物一样会长得很好的。”牧场主人回答说:“我不是在培养农作物,我是在培养我的孩子。”—原来培养孩子很简单,让他吃点苦头就可以了。有一家商店经常灯火通明,有人问:“你们店到底是用什么牌子的灯管?那么耐用。”店家回答说:“我们的灯管也常常坏,只是我们坏了就换而已。”—原来保持明亮的方法很简…  相似文献   

8.
近日,读过一篇《我这一辈子》的小文章:“我12岁的时候,从母亲的钱包里拿了两毛钱买冰淇淋。母亲拿皮带要打我,爷爷袒护我说,‘别打他,他还是孩子,不懂事,长大就知道了’。”  相似文献   

9.
野望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很热,我住处的前面有一群孩子正在捉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0.
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家访 ,一位平凡的母亲给我的感动让我体会到了身为幼儿教师的幸福……那天 ,去马啸林小朋友家家访时 ,他的母亲谈起了这样一件事 :一次 ,她去幼儿园接孩子 ,孩子跑过来不高兴地说 :“刚才我和许多小朋友一起帮老师摆放小椅子 ,老师表扬了他们 ,却没有表扬我。”看着自尊心极强的儿子 ,母亲本想安慰他几句 ,可她却对孩子说 :“这是你应该做的事呀!你瞧 ,老师多辛苦 ,你当了老师的小帮手了 ,你应该高兴啊!”母亲的一句话马上令孩子开心了起来。从那以后 ,孩子每天都会向妈妈“汇报” :我又能帮老师做哪些事了。听了这番话…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边风。直到16岁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  相似文献   

12.
杜鲁门当选美国总统后不久,有位记者前去采访他的母亲。记者说:“有哈里这样的儿子,你一定十分自豪。”杜鲁门的母亲赞同地说:“是这样。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他同样让我自豪。”“是哪位?”记者掏出笔准备大书特书。“噢,他在外面挖土豆呢。”母亲深情地说。读了这则故事,我惟一的感受是,杜鲁门的母亲真是一位好母亲。养育儿女是一项艰辛而又快乐的工作,父母对子女充满期望是很自然的事。孩子尚未出生,父母已在心中有了一个理想宝宝:漂亮、健康、聪明而又乖巧;孩子出生后父母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出色,听话,受大家欢迎。因此天资优异和…  相似文献   

13.
八月的一天下午,天气很热,我住处的前面有一群孩子正在捉五彩缤纷的蝴蝶,这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4.
航航两天没来幼儿园了 ,我决定去家访。一进门就发现母子俩都有情绪。孩子母亲向我诉说 :“我本想要个像超常儿一样的孩子 ,我虽尽了最大的努力 ,这孩子还是样样都不如别的孩子 ,所以我一直都发愁。你看看 ,他今天又闹肚子疼 ,每顿只吃一点点饭 ,甚至不吃饭 ,整天无精打采的。我见他这样子就埋怨说不要他了 ,重新再生一个。哪知这话一说 ,儿子就哭个不停。”我给航航妈妈使了个不再说话的眼色 ,顺手把航航拉进玩具屋去玩了会儿橡皮泥 ,待航航情绪稳定后 ,我问航航哭啥 ,航航说 :“妈妈骂我笨蛋 ,不要我 ,所以我不吃饭 ,说肚子疼 ,想哭。”我…  相似文献   

15.
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而且因为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歪向一边,还有一只耳朵失聪。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书上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要做一只美丽的蝴蝶。”后来,他能流利地讲话了。因为他的勤奋和善良,他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1993年10月,他参加全国总…  相似文献   

16.
晚上,妻在批改作业,她把一个作业本摊到我面前。这是一个小学一年级孩子写的日记。这天,妻布置的作业是用“最”字说几句与亲人有关的话。这孩子的第一句话是:“我最爱妈妈。”第二句话———“我最()爸爸!”原来写好的字又擦掉了,仅留下一点难以辨认的痕迹。用括号把感情隐藏起来,只有那又粗又长的感叹号,表明感情是多么强烈。妻想在括号里帮他填写一个字,我说:“这个字,他是不敢写还是不会写?还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字?应该把准了他的脉。”于是,我与妻拜访了他“最爱”的母亲。他的母亲给我们讲述了他们家的故事。她和孩子的爸爸G原来是大学…  相似文献   

17.
曾读过一些母亲教育孩子的小故事,让我久久难以忘怀。在此列举一二,与大家共享: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小时候口吃,别人的嘲讽让他很自卑。但他的母亲却说:“孩子,这是因为你的嘴巴无法跟上你聪明的脑袋之故。”后来,杰克·韦尔奇在自传中写道:“这是我听到  相似文献   

18.
一天,我送孩子们出校门,眼前全是接孩子的家长。小A的母亲见孩子未在队伍中,知道一定是又被留下来补作业。于是一边和我一起上楼一边向我诉说:“这孩子其实很聪明,表兄弟一起学滑板,他一会儿就会了,可是你若问他上课的内容、回家要做的作业,他就不知道了。我们小时候还做点家务活,现在的孩子,四个大人为他服务,给他买了辅导书,可就是不见长成绩,反而长了脾气。”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我带着孩子从美国回来探亲,和朋友谈及国内孩子的教育及学习时,我深深体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的含义。独生子女的教育、成长和前途,牵动着每位父母的心,也深深打动了我的心。我谨以母亲的身份,谈谈在美国公立学校的孩子在放学之后都干些什么,也许能对老师和家长有所启发。记得我的孩子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每天下午两点半左右,就背着小书包蹦蹦跳跳地回来了。他把书包放下后,吃点东西、喝口水,就到外面玩。我叫住他:“先做家庭作业,再去玩。”“我没有作业。”孩子的回答显然带着快乐。开家长会时,我向老师提出布置家庭作业的要…  相似文献   

20.
家永 《家长》2006,(Z2)
编辑同志:我的孩子今年16岁,他与外婆的感情很深,因为他自幼就与外婆生活在一起外婆很疼爱他。记得在孩子10岁时,外婆就对他说“:孩子,只要你好好学习,我就给你1万元钱。”孩子当时回答“:外婆,我还小,你就把这1万元钱存入银行,等我上大学时再用吧。”不久前,我的母亲(孩子的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