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韩满琦 《集邮博览》2012,(12):60-61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电脑邮戳出现在邮政业务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电脑邮戳现在基本是用于一些给据邮件的相关凭证上,而并没有用于日常普通函件上。但笔者收集到的一些平常函件上,却出现了一些电脑打印的不规范邮戳。一、邮资已付戳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化的推进,电脑邮戳出现在邮政业务中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电脑邮戳现在基本是用于一些给据邮件的相关凭证上,而没有用于日常普通函件上。在笔者收集到的一些日常函件上,却出现了一些电脑打印的不规范邮戳。  相似文献   

3.
王辉 《集邮博览》2014,(7):70-71
正邮政日戳的使用在邮政作业中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同的邮戳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对于没有盖销邮票功能的邮戳只能加盖在邮政业务单式或信封上,如电信日戳、储蓄日戳、报刊发行日戳等,是不能用于信函业务盖销邮票的,邮资已付戳、投递日戳用于信函业务但只能加盖在信封空白  相似文献   

4.
邮戳和签条     
《上海集邮》2000,(1):41-42
邮戳是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邮政戳记,邮政签条是邮政部门印制,用来粘贴在邮件上的各种标志。实寄封上的邮戳和签条与邮票同样重要,带有记录邮件收寄、分拣、封发、运输、投递过程的信息,成为邮政史集邮的研究对象。 邮戳包括日戳和副戳两个大类。日戳标有地名和日期,具有盖销邮票并认定邮资已付的功能,风景日戳、纪念邮戳、临时邮局日戳都属于日戳的范畴。副戳具有标记、指示、通知、表明责任或宣传的作用,挂号  相似文献   

5.
严峰 《上海集邮》2004,(3):43-43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若干邮政支局在信函过戳机上使用宣传邮戳,与其组合的有普通日戳和邮资已付日戳2  相似文献   

6.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7.
邮资已付日戳2003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本文对建国初期的北京邮资已付日戳进行整理,也是初步探讨,抛砖引玉,供邮友补充。(因该戳年久,复印效果不好,部分戳样作了处理。) 建国初期的北京,大量的邮政业务集中在公安街邮局(原天安门广场东侧),是当时的中心局,因而邮戳几次变动,留下的邮戳也比较  相似文献   

8.
1954年起使用并于1985年重新规定的邮资已付日戳,即将随着95新式邮戳的推广使用而逐渐退出邮政通信领域。邮资已付日戳同其它邮政日戳一样,如何刻 制有统一规定。但各地邮局在实 际执行时稍有变化,给集戳者带 来研究的乐趣。现笔者仅就此类 戳的序号刻法择要介绍,以飨同 好。  相似文献   

9.
1967年1月1日和2月10日,原湘潭县韶山冲邮电支局启用一种邮资已付戳,戳上刻有毛泽东旧居图案,共计20枚,编号(1)-(20)(见附图)。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套特殊的邮政日戳。现将它的启用始末、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便让它在我国邮戳史上有个正确的地位,让邮人了解这段特殊的邮政史。  相似文献   

10.
正《集邮博览》2014年3月号刊登了杨赤兵先生的《无独有偶的"邮资已付P·T"戳》一文(以下简称"杨文"),激起了喜爱收集邮戳的我的极大兴趣,似有久违的感觉,因为自从2003年4月1日起"邮资已付日戳"在我国全部停用后,有关介绍或研究此类邮戳的邮文已很少出现在集邮报刊上。其实,邮资已付日戳在我国使用了很多年,它见证了我国邮政的运转历史,还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拜读了杨文后,我立即把早年收集到的一枚盖有邮资已付日戳的联行封找了出来。此封为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专用封(图1),背面贴有一张"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图2),是江  相似文献   

11.
正为提高邮政通信质量和业务管理水平,邮电部于1992年6月17日以邮部(1992)397号文下发关于"将多种邮资已付日戳合并为两种邮资已付日戳的通知"。通知规定将当时的五种邮资已付日戳合并为两种,一种为中法文对照的邮资已付日戳,适用于国内、港澳、台湾的各类邮资总付邮件;一种为机要通信邮资已付日戳。并要求各局认真做好邮资已付日戳的更换工作,最迟于1993年6月30日前全部更换完毕。  相似文献   

12.
邮政日戳一般都是全国统一规格,分省集中规范刻制。但在实际运行的戳林中,总会出现一些不规范邮戳。特别是微机在邮政企业的普遍运用,电脑打印邮戳的不规范情况更是千奇百怪了。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随着电脑的普及,邮政业务使用电脑越来越广泛,电脑“邮资已付戳”就应运而生。现将笔者收集到的一组用于国内包裹详情单上的电脑“邮资已付戳”介绍给大家共赏。 邮资已付 四川郫县(图1)  相似文献   

14.
福建泉州的万维生邮票艺术馆邮政服务中心于2004年7月11日正式开业,当日启用万维生手迹邮政日戳,其下方“万维生馆”四字中“万维生”三字是他的签名笔迹。这样在同一个邮戳上使用同一种字,却出现两种字体。这种形式在纪念邮戳、风景日戳上多有出现(编按:此处并不专指表示邮局地名的字),但在邮政日戳上极为少见。它集名人、书法于一体,实属难得。  相似文献   

15.
董文秀 《中国集邮》2001,20(10):43-43
带有邮政编码的日戳废除后,原邮电部自1995年开始在全国各级邮政局、所陆续启用新式邮戳。自启用以来却有一些邮政部门未按规范要求刻制邮政日戳,这是少数邮政部门严重的违规行为,应该明令禁止。笔收集到了如下几种不规范的邮戳,现提供给同好,并以此知照相关邮政部门更正为佳。  相似文献   

16.
漫话邮戳     
梁祖炳 《中国集邮》2001,20(10):44-45
“邮戳”是指邮政部门加盖在邮件或邮政业务单式上的各种戳记。广义的邮戳应包括邮政部门使用的各种戳印。随着邮政的产生、发展而屡经变革,因此邮戳种类繁多。狭义的邮戳仅指可盖销邮资凭证的普通邮戳和代资邮戳。邮戳也是集邮对邮政日戳的简称。  相似文献   

17.
(4)新邮戳首日封和旧邮戳尾日封。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的邮政日戳式样曾多次变更。在旧式邮戳终止使用日前一天投寄的邮件,盖有当地旧式邮政日戳的信封,即为旧邮戳尾日封。而在次日,即新式邮政日戳使用的第一天,盖有新式邮政日戳的实寄封,就是新邮戳首日封了。如北京邮政部门自1983年8月10日开办“快信”信筒(俗称“黄帽子”信筒)以来,曾先后4次变更“黄帽子”邮政日戳中的字。最近一次是在1997年2月20日,就出现了旧邮戳尾日封和新邮戳首日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国家邮政部门发出了停用旧式邮戳和启用新式邮戳的通知与新戳样的件,但各地邮局换用新式邮戳的日期极不一致,相差几个月或1、2年的情况十分普遍,甚至有的邮局迟十几年才启用新式邮戳。如1957年  相似文献   

18.
每逢邮资票品发行,不少地方邮政都会启用相关邮戳,而风景日戳启用首日,也有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此启用纪念邮戳或宣传邮戳。[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梁耀华 《上海集邮》2000,(11):28-28
广州市石井邮政所使用的电子邮政日戳,局名“石井”后面缀有一个字号略小的“电”字,表明系电脑打印。这种带“电”字的电脑日戳,以前似未见过(按:广州此类邮戳均有一“电”字)。  相似文献   

20.
“改退批条”上的邮戳通常是普通邮政日戳,如图1为四川白沙的腰框戳。图2为上海嘉定的编码戳,多为投递员或“封发分拣”部门所盖。有的邮局,刻有一些表明邮政业务类别的邮戳,所以在改退批条上亦有加盖“投递”戳(图3,吉林延吉),或“封发”戳(图4,浙江绍兴),还有的加盖相应的天干或地支代号戳。如广西南宁戳的下月牙刻有“丙1”(图5),“丙”为函件分拣代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