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 要问 我 世界 上最 长 的峡 谷在 哪里,我 是 回答 不上 来 的。我也 曾看 过这 方面 的 研 究 文 章 ,如 称 怒 江 大 峡 谷 为 世 界第 一 长 峡 谷 ,读 后 认 为 在 科 学 上 不 大 立得住 ,只 好暂 放在 一 边。 这篇 提出 怒 江峡 谷为 世 界第 一长 的稿件 ,是 我的 一位 记 者同 行传 真 给我 的,希 望 我 能 给 以 认 可 。里 面 有 两 段 是 这 样写 的 :“怒 江 大 峡 谷 位 于 青 藏 高 原 东 南缘,分 属 印度 板块 与 欧亚 板块 的 华南 、印支、泰 马 、羌 塘 和 昆 仑 5大 地 块,在 此 碰撞、挤 压 、汇聚 ,造 就 了怒 …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档案馆工作人员,每每看到阅览室里空空荡荡,最多也不过三四人时,心中总不是滋味.我一直在想:该怎样改变这个状况?许许多多的出路都堵在档案信息自身的滞后性这一点上.  相似文献   

3.
方联燕 《湖北档案》2002,(10):12-12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太快",快得让人目不暇接,一不留神,这世界就变成全球一村了.  相似文献   

4.
身为一名档案人,30多年来的档案生涯,默默演绎着无闻的档案人生,静静记忆着清贫的兰台生活。这就是我们档案人特有的“情怀”。30多年来,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我们流下的汗水和走过的足迹,组织没有忘记,我倍感荣幸和激动。  相似文献   

5.
身为一名档案人,30多年来的档案生涯,默默演绎着无闻的档案人生,静静记忆着清贫的兰台生活。这就是我们档案人特有的“情怀”。30多年来,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但我们流下的汗水和走过的足迹,组织没有忘记,我倍感荣幸和激动。  相似文献   

6.
2012年4月6日,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我却意义非凡,在为一位查档者提供了他所需档案材料后,本人累计接待查档者正好满10000人。我很激动,也很骄傲。六年来,查档利用工作使我变成了一个平心静气、耐心细致、喜欢钻研业务的档案人,我感谢这个岗位,真心喜欢和珍惜这  相似文献   

7.
王建双 《档案天地》2010,(10):12-12
很多年前我在《正大剧场》中看过一部美国的老影片.故事的开场就是父子两人在夕阳下翻看老照片.回忆过去的点滴.当时的温馨场面让我感动不已。多年以后我自己从事档案工作.才明白.哦,这也是一种家庭档案,才意识到家庭档案也会带来无穷的乐趣.才真正有意识的收集整理自己的家庭档案。  相似文献   

8.
真诚的回报     
张炜 《中国档案》2004,(1):58-58
山东省档案馆是我大学毕业后踏进的第一个部门,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多的时间。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段人生经历,馆里的领导和同志们与我结下了很深的友谊,就连这座建筑物也让我充满了感情。我调离后很长一个时期,还恍恍忽忽觉得自己仍然在档案馆工作、是这里的—名专业人员。时间很快,一转眼就过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我一直关注我们的档案馆,发现她日新月异,越来越兴旺,各项事业越办越好,兵强马壮,可爱的新面孔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我常常因为在这里工作过而自豪。我很想念当年在一起工作的朋友,想念朝夕相处的情景。我…  相似文献   

9.
刘伟 《档案管理》2003,(1):6-12
1巧媳妇能做无米之炊 "巧媳妇能做无米之炊",我这题目一念出口,必定有人认为我念错了,或有人认为我糊涂了,是东拉西扯,无稽之谈,或认为我"左"劲不退,说无根无底的话.不错,再巧、再伟大的人,如若手中空空,要求他(她)做出更多更好的东西来,恐怕是异想天开.  相似文献   

10.
两年前,晓峰同志根据组织安排调离自治区档案局时,我在高兴之余也曾不免有些遗憾,因为自治区档案界少了一位专心从事档案事业的热心人、有心人。然而,两年来,晓峰同志在内心深处始终珍存着一份浓浓的割舍不断的档案情结,这又使我感到欣慰,因为档案人毕竟又多了一位知音。  相似文献   

11.
一、火灾事发: 1991年10月13日上午9时许,由上海化纤公司设计室设计、东阳三建公司总包、我公司分包设备安装的总投资为2400万元的兰溪永进化工厂1500吨/年锦纶长丝技改工程前纺车间施工现场,我公司电焊工在焊接空调器冷却管时,引燃了喷涂在楼板底下的聚氨脂保温材料,发生了一起重大火灾,造成了1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财产损失约百余万元的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12.
沈阳市档案局开展的“档案进家庭”活动,让我对自己保存的众多档案材料进行了认真的整理,那些保存多年的珍贵历史照片也得以第一次与公众见面。在我们家20多卷家庭档案中,最珍贵的是两本影集。这两本影集里珍藏着120多幅记录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辽宁视察时留下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的照片,其中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30余人的照片。一位普通百姓的家里,如何会收藏到那么多这么珍贵的历史照片呢?这还要从我的个人经历说起。1954年我在沈阳市公安局警卫科工作,1963年又调到辽宁省公安厅警卫…  相似文献   

13.
连续两天,家住秦淮区凤游寺的杨女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我是一个老老实实的人,在单位兢兢业业工作了30年,现在就要退休了,档案里居然记录我坐过2年牢,而且上学的时还和男生搞不正当性关系。经过调查,这一段档案不是我的,档案的主人与我同名同姓。”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藏品中,有一件册页是我珍爱的,这件藏品不仅我喜欢,大凡见过这册页的人都对它赞许有加。册页正面是福建档案系统的书法家郑伟,用清秀小楷抄录的我在《中国档案》杂志2001年第10期发表的一篇《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到档案本质属性》的论文。册页背面是著名画家李平野先生的画。整本册页由广东省博物馆装裱,装裱得很精美。广东省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艺术史学博士王璜生先生观此册页后,在上面题跋道:“学术科学之严肃与艺术审美之精彩二者的完美结合实为人生境界之至高体现,此册之内容及形式为此完美结合之追求。”能得到王馆长…  相似文献   

15.
张兴木 《湖北档案》2000,(11):16-17
读了近期<湖北档案>杂志上刊登的谈宣传工作的文章,和省档案局专门召开研究宣传工作会议的消息,我这颗退休老人的心,受到了很深的触动.为此,我也想就省局领导十分关心的这一问题,谈一点过来人的感受与看法.  相似文献   

16.
赵杰 《黑龙江档案》2014,(6):145-145
在第二个“6·9国际档案日”到来之际,我很高兴与档案局全体同仁相聚于此,一同庆祝属于我们档案人的节日,用嘹亮的口号高唱档案人的赞歌.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档案事业源远流长,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档案工作者也得以“兰台人”这一美称.  相似文献   

17.
切莫把“发现”仅当成一种荣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之茂 《中国档案》2003,(12):35-35
这是一个老话题。老话之所以重提,是因为翻阅档案报刊,我们还是能够经常读到这样一些带有轰动效应的消息:“××档案史料在××档案馆被发现”。接下来,作者会有足够的理由说明该档案史料是多么重要,“填补××史料空白”啦,“证明(或推翻)××史研论断”啦,云云。反正不外乎世上独有,弥足珍贵。沉睡已久的档案被唤醒,物尽其用,同时又能令人心服地说明档案馆藏品丰富宝贵,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忽一日,有朋友对档案馆里发现档案的“新闻”不以为然,竟说出使人添堵的话:“我对你们档案馆是做什么的有些不理解了。田野里发现庄稼,教室里发…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名退休未退岗的档案工作者,今年60岁,转眼间我已退休5个年头了,但我一直没有离开过我热爱的档案工作。1983年,我开始从事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我刚接手这项工作时,面临诸多的困难,文革结束后,干部人事档案从没有进行过整理,每个人的档案材料里装的五花八门,按着省委组织部的要求,要对全校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全面的清理,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我克服了各种困难,利用1年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正>在2010年11月19日的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术研讨会并作会议交流发言。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学术研讨会,我感到很兴奋也很新奇,半天的会程让我大开眼界,深切感受到这是一次别开生面并让人难以忘怀的学习之旅。  相似文献   

20.
尺牍情怀     
姚玲 《档案天地》2012,(11):8-8
身为一名档案人的我,异常喜爱建立"家庭档案",喜欢在"家庭档案"中寻觅那逝去的往昔和青春岁月。在我的书桌里,珍藏着一个木箱,约一尺见方,里面全是信件。珍藏不为别的,只为珍惜和保存这一份份美丽的纯真和浓浓的情意,让岁月留下一份记忆。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