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中国西部对外开放近年来呈加速状态,特别是沿边地区和通道地区。本文从"西部与世界相连"、两个前沿地带、核心区域合作与通道区域合作的视角,探讨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并进一步重点分析了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南丝绸之路。文章还对连接西南与西北的"西部高科技金三角"对南北丝绸之路的意义作了阐述。作者认为,南丝绸之路与华南、西南、东南亚紧密相连,与西南腹地和西南大通道紧密相连,具有悠久历史的南丝绸之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从中国西南六省区市合作、长江流域合作、成渝经济区合作、泛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以及10 1、10 3、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区、CE-PA、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等各种区域合作机制,以及在这些合作机制基础上提出、串联和推进的第三亚欧大陆桥构想等不断深化,随着亚欧大陆桥建设的逐步推进、中国"海陆并进"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凸显、陆上国际能源通道的日益拓展,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和地位,南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和地位必将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量知识分子内迁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大后方,并以游记的形式记录下了对重庆的印象与观感。独特的城市建筑形态和雨雾天气加深了内迁知识分子对于重庆作为山城、雾都的自然印象,与此同时,内迁者对于战时重庆的政治、经济地位以及战争下的日常生活和民众抗战精神的认识日趋完整。内迁知识分子在游记中所记录的重庆印象是复杂的,生活在重庆的中国人的抗战精神是坚韧的,这些印象和精神成为后来重庆城市发展的文化内涵之一。  相似文献   

3.
江华 《华夏文化》2001,(4):9-11
西北区域文化古称西域文化 ,具有良好的基础、独特的魅力 ,同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西部”战略决策 ,为西北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而文化价值的引导 ,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文化的支撑和人心的凝聚。在西北区域文化的建设中 ,必须正确处理三个基本关系 :西北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开发利用的关系、西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的西北区域观念的关系、西北文化的自发的民风民俗向自觉的区域学派提升的关系。一、保护中的开发西北地区古称西域 ,具有丰…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通常指的是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的西藏、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10个省、市、自治区,其面积约54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56%;其人口约2.85亿,约占全国总人数的23%;居住有50多个民族,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80%。另外,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尚属欠发达地区,也被列为西部开发地区。  相似文献   

5.
信息     
《中外文化交流》2001,(1):63-64
古剧绽新葩 西北放秦声—— 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举行(文/ 李广顺) 为了振奋人民群众投身西部开发的精神,展示西北各族人民跨入新世纪的风貌豪情,为西部经济建设营造昂扬向上的氛围,中国戏剧家协会和陕西省文化厅等单位于2000年11月在古都西安举办了“首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这次规模宏大的秦腔艺术的盛会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以及新疆等省区的16台剧目参加了演出和评奖。同时还有二十多个秦腔折子戏和近90人参加的秦腔清唱专场晚会举行。金秋的西安,到处回荡着高亢激越的秦声秦韵,粗犷勤劳的西北人可是过了一把戏瘾。…  相似文献   

6.
周运中 《寻根》2007,(6):132-137
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站在凉山望彝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尚林 《寻根》2005,(1):19-23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面积约63000平方公里,北起雅安、甘孜两地州南缘,南接攀枝花市,东西分别与云南省为邻,东北与乐山、宜宾两地接壤。州内设16县1市,西昌市为自治州首府所在地。自治州西跨横断山脉,东抵四川盆地,北负大渡河,南临金沙江,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北部宽而南部窄,以雅砻江为界,可分为两大地形区:西部为高原区,东部为山地区;  相似文献   

8.
中亚粟特人是中古时期一个传奇和神秘的商业民族,在北朝隋唐时期沿着"丝绸之路"大量进入中原内地,由于卓越的商业才能,驰骋丝路,曾在以西北陆路"丝绸之路"为中心的中西交流史上扮演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史料与西北地区的考古资料,分析探究丝路民族——粟特人入华后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接受与认同,主要从儒家文化的开放性、儒家文化对粟特人的吸引力、粟特人以儒家行为准则为要求,并自觉践行等方面展开。入华粟特人虽为"异族",但颇具"华心",甚至以汉地为家,对中华儒家思想与文化形成了高度认同。  相似文献   

9.
和抚怀柔是诸葛亮"西和诸戎,南抚夷越"民族思想的核心思想,其民族政策思想集中体现在蜀汉民族政策当中。针对南中少数民族,诸葛亮坚持攻心为上、心战为上的指导思想:采取了调整郡县设置,以削弱地方大姓、夷王的势力;推行夷汉官吏交流制度,以加强蜀汉政权对南中的管理;重视先进经济文化传播,以推动南中经济社会发展;因俗而治,以笼络南中各少数民族等措施。而对西部、西北少数民族,也是怀柔和抚与军事镇压两手并用。诸葛亮开明的民族思想和切合实际的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的稳定和蜀汉政权的巩固有着积极意义。诸葛亮"和抚怀柔"民族政策思想对当下处理民族和民族问题仍不乏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厄鲁特,即卫拉特。卫拉特人是我国蒙古族的一个分支,现主要居住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长期以来,卫拉特人以辛勤劳动和艰苦奋斗,发展了本地区的经济、文化的同时,开发和建设着祖国的西北边疆,为维护和推动统一多民族的西北边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卫拉特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政府为支援英国军队在缅甸殖民地对抗日本陆军和保卫中国西南大后方补给线安全,而组建并出国作战的国民革命军部队。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立下赫赫战功。1941年12月23日,中英在重庆签署《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中英军事同盟形成。中国为支援英军在滇缅(时为英属地)抗击日本法西斯,保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山青水秀,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它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州,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我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少数民族自治区。其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地貌特征,使它既能便捷地吸收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又可为西南各省提供直接的通道。作为多民族地区,壮、瑶、苗、侗、俄佬、毛南、回、京、水、彝、他借、汉等十二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生活,民俗风情以及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为广西壮民族艺术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相映成趣的参照。在…  相似文献   

13.
巴蜀地区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化中心,巴蜀化在中华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长江上游开发史和西部经济化发展史上影响十分深刻而巨大,长盛而不衰。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巴蜀化,对于继承发扬巴蜀化优良传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现将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巴蜀化研究中心制订的《巴蜀化研究课题规划》(讨论稿)发表,诚请海内外有志有识之士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开创巴蜀化研究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于式玉多次参与边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北部、西北、西南等地区,但对其边疆研究影响最大的当属抗战时期的甘南拉卜楞考察和川西黑水调查。两次考察都从关注民族开始,进而关怀国家。在拉卜楞地区,于式玉带着“研究民族学”的目的而来,却投入大量时间精力于边民教育工作;在黑水地区,于式玉因理番县政府的邀请,参与调查黑水族群情况,却对当地政治、经济、教育等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些都是于式玉关注国家、民族(中华民族)的重要表现,也是她推动“边疆”“化成正常的行政区域”,“边民”“变成正常的公民”做出的时代努力。  相似文献   

15.
怀川话漫谈     
王保成 《寻根》2011,(3):103-109
通常来说,中国有八大方言语系,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粤方言。北方方言习惯上称为"官话",有东北官话、西北官话、晋话、西南官话等。怀川话使用范围虽然在河南西北部,  相似文献   

16.
瑞士的日内瓦是一座美丽的国际城市。这里是世界和平与合作运动的中心。许多世纪以来,瑞士人接待了大批受政治或宗教迫害的人士。许多著名的公民曾是来到这里避难的难民。一些国际机构也在这里设立总部。世界各地的外交家们也云集这里。日内瓦坐落在瑞士西南部的日内瓦湖(即莱芒湖)流出的罗纳河两岸。该市东面有巍峨的阿尔卑斯山脉。北面是较低的汝拉山脉。西部与法国为  相似文献   

17.
“开发西部”的号角吹响了。那么,西部文化在整个西部开发中的地位如何?西部文化资源将在西部开发中起什么作用?西部文化将在经济开发中如何发展?保护西部传统文化应本着什么样的方针进行?记者近日带着对西部文化走向的系列问题,采访了文化部长孙家正。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概述了古丝路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曾经在东南亚、南亚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商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以客观反映古丝路现今沿线旅游资源实体的手法,研究表明了古道沿线具有景观资源种类最多、民族风情最丰、高原风光最美、组合优势最强、开发潜力最大、旅游行程最短等几大旅游资源特点及旅游发展优势,分析表明具有发展观光、度假、生态、科考等复合功能的区域旅游资源经济纽带的巨大潜力;以整体开发旅游线路为先导,带动相关产业或行业的发展,重建南方丝绸之路商贸旅游产业集群,因而提出推动西南山区经济发展,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建设区域经济纽带和民族经济大走廊的战略构想。结论提出四川与云南应加强合作,以整体开发南方丝绸之路旅游资源为导火线,引起古道沿线其他产业的共鸣,建立中国西南内陆直通沿海的国际经济互动纽带,进而促使我国西南山区或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无论在资源、市场还是在政策方面与东部地区相比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然而通过我国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效应的对比分析可知,无论是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还是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并且近几年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在逐年下降,这与西部地区的所拥有的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因此,如何将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比较优势真正转化为竞争优势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是今后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光琼 《世界文化》2006,(12):33-35
享有世界公园美誉的瑞士是一个由26个州组成的联邦制国家。其全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那就是侏罗山区、阿尔卑斯山区和高原区。侏罗山区位于瑞士西部的瑞、法边境,是瑞士钟表业的中心所在。阿尔卑斯山区位于瑞士南部,约占瑞士全境的60%。由于这一地区山势高峻且多冰河,因此仅有1/5的瑞士人居住在这里。而在阿尔卑斯山山前地与侏罗山之间则是一大片有着很多湖泊的高原区。这是瑞士的核心区域,2/3的瑞士人祖祖辈辈聚落于此,在此休养生息。这里阳光灿烂,气候和暖,草木茂盛。在高原区西北部有一个Aargau州,我女儿和女婿现在工作和生活的小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