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周易》蕴含着丰富精深的教育思想 ,《易·蒙》则是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主要就《易·蒙》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进行探析、阐释 ,以期能为在现代学校中实行主体性教育提供理论资源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读王守仁《传习录》之《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节选)(以下简称《训》),感触颇多。原本只知明代王守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上颇有见地,不想其在教育思想上也多有真知灼见,并且一直穿越历史时空,在如今的21世纪也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周敦颐之《太极图说》与张载之《正蒙》皆为宋明理学中影响深远的理论文献,后世理学家对《太极图说》与《正蒙》论述也很多,对于《太极图说》和《正蒙》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也有人涉及,这片文章则在现代儒家学者牟宗三和劳思光等人的论述基础上,对《太极图说》和《正蒙》作出一定的探讨,认为濂溪勾勒出一副太极演化图,横渠宇宙论颇不同于濂溪。在宋明儒学之发展上,横渠较之于濂溪更注重形上学之建构。  相似文献   

4.
《正蒙》是北宋哲学家张载的主要著作,集中其一生言论之精华,代表着张载的最后定型思想。读《正蒙》,尤其是“太和”、“参两”、“动物”等篇,其中涉及到较多的自然现象及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其主要哲学命题与自然科学的密切关系。 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自然规律的探索,是张载成为“元气论”集大成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上海教育》2007,(11A):63-63
读王守仁《传习录》之《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节选)(以下简称《训》),感触颇多。原本只知明代王守仁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在哲学思想上颇有见地,不想其在教育思想上也多有真知灼见,并且一直穿越历史时空,在如今的21世纪也极具现实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周易·蒙卦》卦和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是我国古代的哲学作,其中也包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周易》中的《蒙》卦是教育教学思想集中的一卦,其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以及教学所采用的方法等提出了设想。孔子在《蒙》卦的启发下,在长期从事教育和教学活动中,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思想,其中教学原则和为师之道等思想,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因素。《周易》和孔子的教育思想,成为儒家教育思想的滥觞。  相似文献   

7.
我校原副教授喻博文同志注译的《正蒙注译》,已经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30余万字。这是建国40年来第一部注译《正蒙》的学术专著。作者参考古代有关文献,包括宋明清各家对《正蒙》的注释,并汲取了近现代的学术成果,对这部艰深难懂的名著作了翔实的注释,每篇后有全篇的主旨和段落大  相似文献   

8.
张子《正蒙》向以难读著称,历代注释颇多,尤以清代为盛。从诠释学的角度来看,流传至今的《正蒙》清代注,包括《宋元学案》、王夫之、李光地、王植、杨方达、张伯行、李元春等,注解特点各异,思想倾向亦各有不同。通过对该时期数种典型注本特点的分析不难看到,学界有关明清时期《正蒙》注解多为程朱化之解的说法是不成立的。自北宋以来程朱化张载诠释的倾向虽至清代有所强化,但并没有影响此间主要通过对《正蒙》的诠释为主要方式的张载哲学研究的独立而多元化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蒙》卦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该卦象在中国教育文化中有很深的底蕴,集中反应了我国古代思想教育的精髓.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颇为迅速,不论是生源质量还是数量都均有大幅度提升,但同样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尝试引用《蒙》卦中的理念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现状,浅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传统文化教育重要内容的经典,是指我们民族历史上那些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思想理念、道德规范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今人智慧的源泉。学习经典,对中小学生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小学经典教育的内容选择,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阶段以传统蒙书为核心,1~3年级重点学习伦理道德类蒙书,如《弟子规》《小儿语》《朱子治家格言》等;4~6年级重点学习知识类蒙书,  相似文献   

11.
《古贤集》是敦煌遗书中一部重要的民间文学作品,也是唐五代民间流行的有关历史知识的蒙书之一。现存敦煌写卷中有九个抄本。学者们之所以将《古贤集》的性质确定为"蒙书",关键就在于其教化作用、教育思想。其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忠孝节义"、"勤学好问"、"友爱忠贞"、"快意恩仇"等方面,这也是我们研究该作品时值得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民族原创文化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周易》教育思想,尤其是《蒙》卦教育思想的简要分析,发现作为中国思想史源头的《周易》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并对后世教育思想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滥觞,有待我们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13.
庄子     
《中文自修》2007,(1):F0002-F0002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蒙国人,曾经做过地方的漆园吏。和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一样,庄子授徒讲学,将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思想发扬光大,著有《庄子》尽录其思想。《庄子》原有五十二篇,流传于今的三十三篇。  相似文献   

14.
北宋张载(公元1020—1077年)著有《正蒙》一书,明末清初王夫之(公元1619—1692年)曾作注释,名为《张子正蒙注》。现在摘录《正蒙·中正篇》中论学的语录和王夫之的注释如下: 原文:学者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则失寡,不察则易,苦难则止。注释:为人,求诸人也,失多者,闻见杂而不精;好高者,自困而不能取益于众;易于为者,不察而为之则妄;  相似文献   

15.
孙子对《周易》军事思想之吸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武的高祖父陈文子精通《周易》,孙子有条件在家族中学习《周易》。春秋时期已有运用《周易》军事思想直接指导战争的事实。《周易》中"师出以律","同人于野","左次无咎","击蒙","罔俘,裕如无咎"等思想在《孙子兵法》中都有更为明确的阐述和发挥。这证实,《周易》是孙子兵法的思想源头之一。了解孙子兵法对《周易》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有益于我们今天对孙子军事思想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有益于运用孙子兵法维护世界和平。  相似文献   

16.
苏辙对苏轼贬谪期间整理和完成了的《东坡易传》贡献较多,其中《东坡易传》里面的蒙卦是苏辙所解。蒙卦蕴含了苏辙丰富的童蒙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要性。苏辙坚持启蒙的根本在于"养其正心",认为固护"中正"是教育的首在,也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重要方式。苏辙的童蒙教育思想可以成为当代进行中小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滕云霞 《中国德育》2013,(23):78-79
"童蒙养正"的思想来源于《易经》。《易经·序卦传》曰:"蒙者,蒙也,物之稚也。""蒙"是事物在幼稚阶段的状态。事物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会有迷蒙,儿童生长规律亦然,"童蒙"即指幼儿阶段的特点,可见古人把对刚开始的教育叫"启蒙教育"。《易经·蒙卦》中"蒙以养正,圣功也"一语道出教育的至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开始的方向,是人生最重要的课程,决定了人生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春秋战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人性解放时代,思想自由时代。然而被人们忽略的是,这个时代又是大一统思想的成熟阶段,君主专制制度的奠基阶段。正是这个时代的改革运动,催生了秦始皇这样专横强大的专制君主。如果说春秋战国是中国的思想启蒙时代,那么它启的不是民主之蒙、科学之蒙,而是专制之蒙、迷信之蒙。因此,春秋战国时代不是中国上升的开端,而正是中国历史下陷的开始。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历史上,蒙学识字教材种类繁多,《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下简称"三、百、千")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三、百、千"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正如当代学人周谷城先生所言":在传  相似文献   

20.
我们平日经常看到,学生在课余时间捧着《品三国》《明朝那些事》《汉武大帝》等书看得起劲。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历史课堂里,除了少数学生呼应老师,学生大多两眼蒙胧、缺少生气。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和追求?笔者在一次教学实践中发现,将漫画素材引进历史教学有着不错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