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言”与“德”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对重要范畴,孔子认为语言与伦理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孔子语言伦理道德标准有:1.“言”要“得体”;2.“言”要合“礼”;3.“言”要合“仁”。孔子还就语言伦理道德规范问题提出了许多独特的见解。孔子认为言语道德的理想境界是“行君子之言”,符合“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作家弗拉基米尔·索罗金被誉为"俄罗斯后现代主义小说三驾马车之一",其小说《暴风雪》的创作既传承了19世纪俄罗斯经典文学的优良传统,又加入了后现代主义反讽、荒谬、夸张、颠覆、怪诞的写作元素。作家以独特的后现代视角尖锐地提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人性"与"道德"主题。作家对加林医生一类的知识分子的伦理道德与职业道德描写展开反讽策略,使其荒谬性发挥到极致,同时对小说中人物的人性善恶重新解构,在善中存恶,恶中向善的永恒回归中不断探索人性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3.
田正利 《丽水学院学报》2006,28(6):10-12,15
孟子对“性”和“人性”有着严格的区分。“性”指人的生理欲求,被视为导致恶的根源;“人性”则是仁义礼智等良好道德的发端,被看成使人为善的内在根据。孟子主张的只是“人性善”,而非“性善”。基于这一认识,他提出了“扩充善端(人性)”和“抑制恶源(性)”的道德修养原则,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搞清孟子思想中“性”和“人性”的概念及二者关系,有助于准确把握孟子一些重要论述的涵义及其在研究、探索人性和伦理道德问题方面的思想特色和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4.
张炜在《古船》中通过对洼狸镇四十年苦难历史的叙述,反映出现实的伦理道德,并进一步揭示人性的美丑,探寻苦难的根源,意在用道德走出一条救赎苦难的坦途。但作家对传统家族文化既批判又认同的态度,以及他的道德理想的不切实际又会给人带来新的压制。  相似文献   

5.
莎士比亚多种艺术手法构建自然、和谐的伦理道德体系,追求真善美一体的终极道德伦理鸟托邦。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莎士比亚悲剧《李尔王》进行解读,展现剧中人物制造的伦理道德的荒原,体验李尔的人性复归及其对亲情的守望.认为考狄利娅这一形象承载了莎士比亚道德伦理鸟托邦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伦理是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存在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是非常讲究伦理道德的礼仪之邦。自近代以来,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所展示的思想文化现象,可以从伦理的视角略见一斑。全面肯定传统道德和全盘否定传统道德构成了冲突的两极。现在看来,我们既要反对以传统伦理为中心的道德决定论,又要反对一切"重建"的道德虚无主义,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紧跟世界潮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先进伦理思想,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伦理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作品重点塑造的两个形象的意义世界中,陈忠实既反思传统文化,又透过这种反思寻求到所向往的东西:那就是把人性和社会伦理道德要求、社会责任相统一,个人能从社会的索取中承担一定的义务,且具有坚挺的人格气质的人格道德模式,而这种探寻,究其实恰恰是儒家文化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在《小鲍庄》中,"仁义"呈现出三种不同的面孔,分别是纯粹的仁义、传统的仁义和现代的仁义。想要彻底辨识这三副面孔,首先需要全面认识《小鲍庄》的主题,其次还要结合《小鲍庄》中具体的人物形象,进一步透视和比较这三种"仁义",在此基础上,探寻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仁义"。  相似文献   

9.
“仁义礼智信”作为概括和抽象的道德范畴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份极其珍贵的遗产.高校是文化的传播地,高校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不但影响学生的道德水准,而且在当代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商品经济条件下高校教师师德相对缺失的情况,我们仍可以借用“仁义礼智信”道德范畴形式,吸取其精华,赋予其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内容,构建既具有现代高校特色又能够充分体现我国传统伦理道德范畴的师德内化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三言”作为冯梦龙社会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他丰富复杂的道德思想。他的道德观主要体现在对仁义、情爱的人性化的关照与反思。一方面冯梦龙肯定符合人性、人情的情爱、仁义行为;另一方面大胆否定和批判虚假淫秽和忘恩负义的不道德行为,在两者的对照中形成了自己的道德判断。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韩、孟的仁义观、人性观和养气说对韩、孟的思想观念作了一些探讨,认为韩、孟在仁义观上的一致性体现的不仅是做人的道德原则,而且是政治理想。在人性观上,韩愈超越了孟子的性善说,但没有改变性善的仁义品质;孟子的养气说在韩愈这里也发生了演化,既有人精神气质的培养,又体现了文章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2.
“四书”广义伦理道德词语有三百多个。文章对小于词典义的语境义进行归纳,穷尽分析、着重研究了6个最重要的高频词。“仁”不就是爱,其根本在于对尊长的孝悌。“义”不同于正义,重在表达“使”和“事”的规范。道家对人性没有要求,拒绝行仁义。“礼”具有稳定既成秩序、压制个性的功能。“事”、“孝”是对尊长的奴隶般遵奉。“信”的讲求有许多条件.诚实的概念尚未明确建立起来。道德观念可分为私宜和公宜两个阶段。儒道两家都处在私宜阶段,并特别趋附强势中心。另外这个概念体系还有血族中心、奴役侍奉和冷血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宁波市镇安小学创办于1920年,是一所奉行"德育为本"的百年老校,是全国文明办"做有道德的人"联系点学校,是宁波市重要的"道德讲堂"试点学校。国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人道和仁义的大智慧,是"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中很好的教育内容。如"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交淡如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警世名句。2010年学校创设"甬  相似文献   

14.
儒家关于伦理道德的学说,以修身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以适度为要,是儒学最光辉的内容之一。所谓伦理。也就是道理的意思。儒家学说中有关家庭的伦理道德,人们社会交往的伦理道德,在社会经济利益方面的道德都表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具有极强人性美的魅力。不仅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恪守的道德准则和基础,而且对促进当今社会的和谐稳定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个人与个人、与社会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道德和经济密不可分。"经济生活不可能脱离社会价值判断和避开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沪教版《经济常识》教材,通过对宏观经济以及金融活动的教学,将在社会经济交往中所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原理融于学习内容中,在传授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16.
<边城>和<围城>在人文景象、爱情观念、生命意识三个方面所呈现出来的审美意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边城>描绘的是一个乡土乌托邦、优美的爱情观和供奉人性的道德乌托邦,它是以营造"乌托邦"式的边城来呵护人性,以"美"的意象来供奉"善"人性,<围城>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混沌大都市、世俗的婚姻观念和亵渎人生的"围城"世界,它以"恶托邦"形式来考问人性,以"恶"的形式呼唤人性"美"的回归.  相似文献   

17.
韩国学者赵骏河教授所著<东方伦理道德>一书的特点,不仅在于以天与人性为核心价值探讨了韩国儒学伦理道德的诸多问题,而且在于它以韩国儒林及儒道会同韩国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论争为背景,揭示了韩国儒学从原先参与"儒教资本主义"模式转向致力于儒学伦理道德教育等走势.韩国儒学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并没有沦为"衰落命运",而是担当起解读和考量西方文化价值观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9,(4):67-70
孟子性善论的建构逻辑是从"四端之心"到"仁义礼智"的过程,而"四端之心"实则是自然情感,"仁义礼智"是道德情感,性善则是从自然情感到道德情感的过程,这一过程应当是人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善的,但是由于偶然因素的存在,导致发展受到阻碍,所以需要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进行向内的探求,因此孟子提出了一系列的修养工夫。另外,孟子提出性善论是从根本上肯定了人的内在价值,同时也为人的存在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体现了孟子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9.
追求和向往讲道德、尊道德和守道德的生活,不仅是社会良性发展之所需也是个人立足社会之所需。通过对阿格妮丝·赫勒在《日常生活》中关于道德定义、道德特性和道德知识(道德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伦理道德的逐层次分析,比较清楚地揭示了道德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着什么样的作用以及如何对日常生活进行引导,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要过讲道德、尊道德和守道德的生活。赫勒有关道德的相关论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当前我国道德评价新标准具有新启示以及我国伦理道德建设的方向有一定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20.
冯积岐是一位用严肃的态度进行人性思索的作家,他以"松陵村"为背靠点,用作者的良知和对生命、人性的彻悟,为浮躁的当代社会奉献了一部部形式多样又力透纸背的作品。《粉碎》是他2012年的新作,作者在三个维度上阐释了"粉碎"的三重含义,循着作品"破碎"的结构,人物的肉体、人性和伦理道德相继"粉碎"得灰飞烟灭。"爆竹"在文章中反复出现,作为一个意象贯穿着作品始终,并且预示着人物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命运。作品让人掩卷沉思,颇有意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