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中的称谓语都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现象. 本文主要分析了汉英称谓语中的语言歧视现象,并阐明了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而提出了消除这种歧视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中外语言文字混杂的现象,认为此类现象有碍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发展,然后探讨了产生此类现象的原因,并针对此类现象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英语学习中的僵化现象一直困扰着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文章肯定了对僵化现象已有研究的贡献和意义,通过对僵化现象的实证研究,总结了英语学习中僵化现象的诸多特点,为克服僵化现象,对今后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秋香 《考试周刊》2012,(34):172-173
新"脑体倒挂"现象是指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起薪低、甚至低于许多体力劳动者的现象。本文分析了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指出了该现象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系列论文《生活语言中几种有趣的现象》的第三篇。系列论文考察了生活语言中的连环现象、顺带现象、随机现象、成语和术语语素颠倒现象 ,初步研究了这几种现象对于表达和阅读的影响 ,探讨了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作用的办法。本文考察的是随机现象。  相似文献   

6.
“回避现象”是学习者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一种的消极的语言现象。本文通过回避现象在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表现,分析了回避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应如何正确认识回避现象,提出了英语写作教学中应采取的相应对策,以防止或减少回避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僵化现象是二语习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通俗来讲就是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时间后,达到某一层次后不能够再继续进步而停滞不前。近年来,僵化现象己引起了应用语言学领域中诸多学者的广泛重视。本文首先从我国学生学习外语时产生的"僵化现象"入手介绍了"僵化现象"的现状、定义及其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僵化现象"的特点、分类及形成僵化现象的原因:内因和外因。最后,根据僵化现象的原因从我国的现状、教育模式和学生特点出发,提出了几点通过提高课堂质量来缓解僵化现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石化现象是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本文探讨了石化现象的成因及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主要表现,分析了英语词汇的石化现象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从而提出一些减少石化现象的对策,并且结合社会发展趋势对英语词汇的石化现象的认识作出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学的十大怪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中国大学出现了一些与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相悖的怪象,它们是:“官本位”现象;定位错位现象;学术量化考评现象;英语与专业学习的错位现象;研究生教育“学店化”现象;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学术行为失范现象;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现象;师资选聘“唯文凭化”现象;“填表教授”现象。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压气机的工作机理,分析了喘振现象发生的机理,并针对喘振现象发生的规律,提出了防止喘振现象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肖瑶 《海外英语》2012,(14):163-164
Confucius’doctrines had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history.Han Wudi rejected other schools of thoughts but held Confucianism in esteem and so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Chinese history was established.Its influence was so extensive in China tha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s indispensable even now,either for studies on Confucius himself or for studies in Chinese history.For thousands of years,Confucianism has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Chinese society,culture and on the Chinese psychology.Its influence has extended abroad and Confucianism has held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12.
汉语摘要英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受汉语“负迁移”的作用,译出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其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因此,译者应仔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以便翻译过程中能够摆脱汉语“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语摘要英译过程中,译者有时会受汉语“负迁移”的作用,产出一些不合英语表达习惯的“不地道”译文。其原因在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因此,译者应仔细对比汉英两种语言表达习惯之间的差别,以便在翻译过程中能够摆脱汉语“负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的声母系统不同于古代汉语,但其间有一定联系。古代汉语的声母曾经影响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语汇和汉字形声字。考察其间的联系,可以开拓汉语教学的空间,使现代汉语语音教学和中古语音知识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对汉字掌握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汉语水平的全面提高。因此,学习汉字被看成是学习汉语必须通过的难关。文章从汉字教学和汉字识记两个方面剖析留学生汉字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6.
从母语为英语的留学生汉语语篇偏误中,特别是语篇衔接的角度研究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情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3以上的汉语语篇偏误是由于母语因素造成的;母语因素影响汉语二语习得有空项影响、对称影响、非对称影响和斜配关系影响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7.
初传汉译佛经对中国小说叙事所产生的影响并非一种显层的影响,而更多地体现在观念影响层面,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影响。其虚构叙事本质对中国小说叙事起到了催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庞德为首的意象派是21世纪欧美一个非常重要的现代诗歌流派,该派与中国诗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里主要从中国古典诗歌对意象派的影响和意象派对中国新诗的影响这两方面来探讨意象派与中国诗歌的相互影响及其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探讨了汉字的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字形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熟悉度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汉字文化对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多有影响,这种影响在西方文化浸入东亚之前尤显强烈,而这些地域对汉文化的吸收亦为迫切。文章选择中国才子佳人小说《二度梅》、《好逑传》为例,来具体考察汉字文化对它们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因地域之不同(文化背景)显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