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资料上解释: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它涵盖着社会各个领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应该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研究的问题。我认为以下两方面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一个企业或个人,要想可持续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创新能力,教育也是如此。我们教育工作者,肩负着为国家民族培养合格人才的光荣使命,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结合中学历史教学实际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孩子们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目的,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认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每一次进步离不开创新。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交错、组合,创新的结果是产生新颖、独特的新成果,所以江泽民说,“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推动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8.
人类的历史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为了拥有这个“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我们的教育必须努力培养广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作为活动主体的人具有的产生新思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而它的培养离不开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即能够产生新成果的思维)的培养。历史是一门思维的科学,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具有突出的作用。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此谈一点看法,求教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9.
王炳霞 《山东教育》2004,(29):22-2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高中历史教学中创新思维的运用,就是要求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在大量已知的历史信息中产生一种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通过知识创新、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开掘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1.
徐伟阳 《课外阅读》2011,(10):260-260
创新,发明,都是人类固有的创造能力。也正是人类特有的创造力才使自己从蒙昧走向文明。“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总书记的这些朴实的话语,依据时代的发展而提出,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樊红星 《教师》2011,(30):108-108
在人类发展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各种认知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而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态,是人类智能的最集中表现,也是科学工作者成才最重要、最基本的心理品质.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使学生具有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经,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途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发展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高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各种认知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验与创新     
小学科学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特殊的优势。“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6.
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能够打破常规,积极向上,寻求获得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发展的不竭动力.迎接科学技术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中华民族要立足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必须具有创新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此,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王文集 《考试周刊》2013,(77):126-126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教育肩负着培养21世纪创造型人才的重任.创新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核心,是人们发现或发明新事物.提出新理论的思维过程。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对已有知识从若干角度重新“发现”,提出富有独创性的新见解。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人人皆有的一种潜在心理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