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萨格勒布世乒赛郭跃获两金一银2003年.不满16岁的郭跃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在巴黎,她获得了一枚女双银牌,进入了女单8强。2005年,郭跃当时的主管教练韩华为她定下了上海世乒赛的指标:一二三。最后,郭跃获得混双冠军、女双亚军和女单季军。如果说.巴黎世乒赛属于王楠,上海世乒赛成就了张怡宁,那2007年萨格勒布世乒赛的女主角则是刚刚成年的郭跃。  相似文献   

2.
萨格勒布世乒赛连拿两枚金牌,世乒赛上的第三个冠军,王励勤凭借自己稳定和全面的技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牢牢占据着男子乒坛一哥的位置。已经第三次拿到世乒赛男单冠军的王励勤是现在中国男乒的绝对主力,当他出现在首都机场国际到达大厅的时候,马上成为各路媒体围追堵截的主要目标。尽管在萨格勒布连拿两枚金牌,但是与那些眉飞色舞的队友不同,王励勤脸上平静异常,淡淡地表示还没想好如何庆祝这次胜利,因为回国之后队里第一件事情肯定要总结,但是顿了顿又说:"如果休息的话我想还是回家吧。"  相似文献   

3.
年度意外     
郭跃,李晓霞会师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在王楠、张怡宁两个大满贯得主,世界杯女单冠军郭焱参赛的情况下.第一次和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单项)的李晓霞、郭跃能够会师女单决赛.不得不说是一种意外。这种意外恐怕和1983年37届世乒赛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韩国运动员梁英子连过中国队耿丽娟.童玲、黄俊群三关.闯进决赛.一样令人猝不及防。这种意外恐怕和1989年40届世乒赛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的中国运动员乔红夺得女单、女双冠军.一样令人吃惊。意外的背后,是世界女子乒坛发生的一场悄无声息的技术革命:前三板积极、主动、凶狠.有高质量的相持能力,在打法层面上呈现出快速、凶狠、均衡三者集合雏形的李晓霞和郭跃,逐步打破了过去女子乒坛以稳为主的技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决赛郭跃4比3李晓霞郭跃,19岁.第三次参加世乒赛单项比赛,首次进入女单决赛。发球变化多.前三板出色,正手弧圈球上手速度快,质量高,反手偏弱。李晓霞.19岁,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单项比赛。相持能力强.正反手弧圈球质量高,打法没有明显漏洞,但战术变化不多。参赛经验、技战术综合能力略胜一筹的郭跃在1比3落后的情况下逆转李晓霞。  相似文献   

5.
王庆生 《乒乓世界》2007,(10):56-57
2005年8月29日,在韩国济州岛进行的第17届亚锦赛女团决赛中,中国香港队以3比0完胜东道主队而夺冠。第三个出场的江苏镇江籍选手柳絮飞,面对韩国直拍新秀文炫晶,打得积极主动,高抛发球抢攻、落点变化和关键球处理都占优势,完全控制了场上局面,以11:7、13:11、11:3完胜对手。接着,她又在女单比赛中4比3淘汰郭跃,4比2战胜上届冠军牛剑锋,虽然最终在决赛中负于队友林菱,但这一金一银的佳绩已经让她十分开心和满足了。同样,香港女队连续两届世乒赛女团亚军的过程,以及今年萨格勒布世乒赛柳絮飞拼到女单和女双1/8决赛的努力,都见证了柳絮飞的实力以及她对乒乓球的无比热爱。  相似文献   

6.
相信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样一幅图片:萨格勒布男单决赛后,王励勤高高跳起。王励勤背对着我,但我肯定他的表情是兴奋、激动。不过我认为这张图片是经典的原因,不是王励勤那一跳,而是那位坐在摄像机旁高举拳头叫好的老人。他不是中国人,但在体育面前,人无国界,这位老人也不仅仅是为王励勤叫好,他是在为乒乓球喝彩。乒乓球是体育运动,体育无国界,那么乒乓球又怎么会有国界?有国界  相似文献   

7.
王庆生 《乒乓世界》2014,(7):131-131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上,奥地利世界冠军施拉格在十年后又出现在赛场上。已经41岁的他,第11次参加世乒赛,成为大赛中少有的几名参赛次数最多的“高龄”选手,自然引起国内外乒坛较大的反响。 中国球迷不会忘记,在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上,时年31岁的施拉格状态神勇,连续淘汰上届冠军王励勤和悉尼奥运会冠军孔令辉,又在决赛场上击败韩国的“黑马”朱世赫,首次登上世乒赛男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成为奥地利首位男单世界冠军,同时也被中国队列为备战世界大赛时的主要对手之一。  相似文献   

8.
年度冷门     
萨格勒布世乒赛女单半决赛,张恰宁0比4郭跃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冷门之战。冷在大满贯得主张怡宁竟然没有从郭跃手中拿到一局。冷在擅长后发制人.意志坚韧的张怡宁竟然没有翻盘的机会。冷在张怡宁往日固若金汤的防守和近乎弹无虚发的防守反击竟然在郭跃快速、高质量的进攻体系面前土崩瓦解。冷在平素比赛时有波动的郭跃竟然没给张怡宁任何喘息的机会.将优势变成胜势。此前.在她参加的三大赛的比赛中,张怡宁只在2001年46届世乒赛和2003年女子世界杯的比赛没能进入最终的决赛。  相似文献   

9.
王楠/张怡宁从个体看.两代天后王楠和张怡宁无疑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都有点儿失意。王楠没能跻身女单4强,张怡宁在半决赛惨败给郭跃。但从整体看,她俩却创造了一个历史:连续在47、48、49三届世乒赛上问鼎女双冠军.她们将获得复制的波普杯。这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获得的第四个世乒赛复制奖杯。前三个复制杯分别是圣·勃莱德杯(庄则栋)、兹·赫杜塞克杯(王涛/刘伟)、吉·盖斯特杯(王楠)。如果算上45、46届世乒赛和李菊搭档获得的两个女双冠军.王楠已经成为乒乓球历史上最为伟大的女子双打球员。  相似文献   

10.
1982年,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第六届世界杯体操赛,"体操王子"李宁一举席卷六枚金牌,创下体操运动史上的奇迹。25年后的2007年,前南斯拉夫不复在在,在克罗地亚萨格勒布,第49届世乒赛单项赛,昔日的"体操王子"携"李宁"公司的员工见证了又一奇迹的诞生。萨格勒布席卷五金之后,中国乒乓球队创造了至少五项新的纪录……继36、43、45、46、48届世乒赛后,中国队第六次包揽世乒赛五个单项冠军;中国乒乓球女队在世乒赛的历史上首次完成女单、女双两项比赛对外保持不败的壮举;王励勤成为继庄则栋之后,第二个在世乒赛上三次捧起圣·勃莱德杯的中国人;王楠第五次捧起波普杯,并由于和张怡宁在47、48、49届世乒赛上三次登顶,而将获得国际乒联颁发的复制"波普杯"。同时,这是王楠参加的第七届世乒赛,迄今为止,她共获得了20个世界冠军头衔。她也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中,唯一一个获得两个复制杯(吉·盖斯特杯,波普杯)的人;由于中国选手的出色发挥,欧洲人直史以来第二次(第一次为大阪世乒赛)在世乒赛五个单项的比赛中与奖牌无缘。  相似文献   

11.
49界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中国乒乓球队席卷萨格勒布,包揽所有项目的冠亚军,充分显示出中国队的强大。在此次5个世界冠军中,有一位年仅19岁的女孩,包揽两项冠军,一时间,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她就是人小鬼大的中国女队队员——郭跃。在本届世锦赛中,可以说中国女队单打夺冠的几率比男队大得多,通过此次比赛我们看到,如今在世界范围内很少能有其他国家的女运动员与中国对抗。但在出征萨格勒布时,究竟是谁能够夺得女单冠军,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是球队中的大师姐王楠、是女乒一号张怡宁、还是同一水平线中的郭跃、李晓霞,球迷都在期待一个新的世界冠军诞生。  相似文献   

12.
叶楠 《新体育》2005,(5):2-3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竞技体育领域里,第二名往往就意味着失败。一位中国体育界的金牌教练曾经直言不讳地说:“一百块银牌也顶不上一块金牌。”虽然残酷,但这的确是现实。从1995年到现在,整整10年,在王励勤的乒乓生涯中,有多少次是站到了领奖台最高处,大概连他自己也数不清了。但其中真正记忆犹新的也许只有两次——悉尼奥运会的男双金牌和大阪世乒赛的男单冠军。然而,对于一位像王励勤这样的选手来说,这似乎还远远达不到人们对他的期望。至少, 在5月的上海——他的家乡,所有的欢呼与掌声都在等待着他高擎奖杯的一刻。王励勤没有理由让人们失望。在世界乒坛的最前沿奋战了10年,经历了几乎所有的挫折与痛苦。失败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降临在他的身上。当所有的歧路都已走尽,这一次在他面前展开的没有理由不是一条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3.
巅峰对决2     
《乒乓世界》2007,(9):106-107
世乒赛男子单打决赛连续两届出现同样的场景——王励勤对马琳。马琳已经是第三次进入世乒赛男单决赛,其大胆果断地进攻帮助他率先大分3比1领先。第五局7:1,距胜利一步之遥时,却被王励勤翻盘,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但赛后从王励勤的表现来看,他的夺冠绝非偶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刘国正无疑属于这种人物。 1998年,当他的同龄人王励勤、马琳早已名震乒坛时,他还默默无闻。直到2000年,或许是新千年的钟声敲醒了他的灵感。对于他,这是幸运的一年。先是在1月16日,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中夺得了男子单打冠军,接着他又凭此战绩将闫森挤出了世乒赛团体阵容,如愿代表中国队赴马来西亚参赛。虽然  相似文献   

15.
《乒乓世界》2013,(5):41-42
2003年打世乒赛前,我的状态还可以,世界排名仅次于王励勤排在第二,是夺冠热门之一。那几年刚改了大球,我在国内外的战绩都很好,急于在大赛中展示自己,很想拿到冠军,所以备战时心情很焦虑。另外,总觉得公开赛、联赛都拿了冠军,又已经是自己参加的第三届世乒赛,似乎到了应该拿冠军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6.
乒乓圈     
李瑞环勉励乒乓健儿再创辉煌 6月19日,中国乒乓球协会名誉主席李瑞环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在萨格勒布世乒赛上包揽了全部5个单项冠亚军的国家乒乓球队健儿代表,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副局长蔡振华列席。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副主席李富荣、杨树安等参加了接见。在男队主教练刘国梁和女队主教练施之皓的带领下,王楠、张怡宁、郭跃、王励勤、马琳、王皓等队员,身着本次世乒赛出征服列队在门口迎接,李瑞环微笑着问好并与教练和队员一一握手。  相似文献   

17.
“在世界乒坛女运动员中,有没有瓦尔德内尔式的人物?有!她就是不满13岁的辽宁选手郭跃……四年以后郭跃肯定会成为最年轻的世界冠军。”2000年,这位号称“中国通”的意大利记者吉纳罗·博扎,用一篇《关注郭跃》引起了国内乒坛对于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女孩的关注。 2002年是郭跃横空出世的一年,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便在奥地利公开赛上打入四强,成为国际乒联历史上进入巡回赛四强最年轻的选手;年末的瑞典国际乒联总决赛上她一路杀进了决赛,最终负于张怡宁,世界排名也从年初的39位飚升至第9,媒体把各种赞誉毫不吝啬地给了这个看起来虎虎生威的14岁小丫头。 2004年多哈世乒赛团体赛,16岁的郭跃凭着拼劲和自信,在最后时刻挤掉了队友郭焱。决赛中她犹如一股喷薄而出的新生力量,拿下最后一分之后,郭跃亲手打下了这个世界冠军,也让四年前博扎的预言变成了现实。国际乒联新闻官撰文称,“郭跃是未来女子乒坛的领军人物”,而国内舆论更是把她定为”王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8.
石小娟 《乒乓世界》2006,(10):56-57
2006年7月23日,健胜苑大奖赛札幌站比赛决赛,雅典奥运男单冠军柳承敏以4比2战胜上海世乒赛男单冠军王励勤,并获得500万日元(约为人民币35万)的冠军奖金。至此,堪称世界乒坛盛宴的日本健胜苑大奖赛,宣告曲终人散。  相似文献   

19.
拳头,是王励勤在逆境重生后高举着的自信,是这位微笑王者偶露峥嵘的张扬:轻吻,是乾坤落定后的怅然释怀,是告别了青涩恣意的一种成熟大度:上海。王励勤的主场,多少家乡人的期望如排山倒海压在了他的身上,他丝毫不能推脱:心魔,这“心理素质”的纠葛让他一度成为反面典型,又难免英雄扼腕的悲凉:华彩,还是由王励勤在世乒赛上奏响,在经历了重重磨难之后,他终于用一种巍然屹立的方式重回世界乒坛之巅。  相似文献   

20.
在党和人民的关怀培养下,我国乒坛人才辈出,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世界冠军,在这众多的世界冠军中,曹燕华是一个成绩、个性、经历突出的人物。她曾是三次获得世界锦标赛团体冠军的中国女队主力队吊两次存得自打无军与蔡振华合作获男女混双冠军。在第三十六届世乒赛上,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