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闻三昧》2008,(6):30-31
《全国企业报联播》是本刊从2005年10月开始开辟的一个专页,特聘请中国企业报协会原秘书长,现任常务顾问叶世忠同志、办公室主任陈上奎同志负责策划并主持。可称"刊中刊",随本刊每期出版。《全国企业报联播》主要内容是报道全国企业报的发展动态,工作经验以及重大举措和重大变化等。目的是给全国企业报搭一个平台,为互相交流、互相沟通创造条件。希望大家关注这个专页,不断提出建议,并提供稿件。投稿电子信箱:han8729@126.com联系电话:13366199364组织联络负责人:韩虹  相似文献   

2.
重组改制使石油企业经受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这场变革既引发了企业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人们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也给石油企业报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适应重组改制后的新形势,按企业需要经营好石油企业报?《华北石油报》经过3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摸索出了以新的理念应对改革和市场挑战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梁俊红 《大观周刊》2012,(11):115-11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企业报正在成为舆论宣传的主渠道,成为企业新闻报道的主要载体。其独特有效的舆论引导和耳目喉舌作用越来越得以显示,它的繁荣和发展已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4.
陈柴 《新闻界》2000,(4):55-56
我国大型的化工企业之一的川化集团主办的《川化工人报》 ,从1959年3月17日办报之日起 ,已经走过41个年头了。《川化工人报》深深扎根在基层 ,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为职工文化建设服务 ,成为川化集团两个文明建设重要载体 ,成为全国化工系统、四川省办得严肃认真的内部报纸之一 ,多次受到表彰 ,获得的各种奖励多达60多项。报社90%以上的人次获得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邹韬奋新闻纪念奖、全国化工优秀新闻工作者等荣誉。报社评为全国化工新闻先进集体。服从党的领导发挥阵地作用川化集团有职工1 2万人 ,加上离退职工和家属 ,总人…  相似文献   

5.
6.
在企业中,企业报具有宣传政策、推动工作、传递信息、营造企业文化的功能,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其在企业中的作用更为突出。一、在企业决策层与基层职工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企业报以全面服务企业为宗旨,是企业党委、行政的喉舌,能够迅速将企业党委、行政的大政方针、各个不同时期对各项不同工作的要求通过报纸传递给职工,让职工明白企业当前的中心工作,企业对这项工作的要求。与此同时,作为桥梁和纽带,企业报还能…  相似文献   

7.
钟钢 《新闻三昧》2006,(5):10-11
找准切入点,做优企业报,为企业深化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这是《武钢工人报》遵循的原则。2005年,我们再次荣获全国企业报先进单位称号。一、切入企业重点,有力引导近年来,报社针对企业拓宽市场、降低成本、提高质量、主业重组、辅业改制、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重点,加强正面引导。每年确定一个重大主题,先后开展了“居安思危、转变观念”、“凝聚工程”、“加快武钢改革发展”等一系列大讨论,引导职工振奋精神,树立信心。坚持每年抓“成本效益纵深行”系列报道,推动降成本、创效益活动的开展,促进武钢每年降成本7亿元。去年以来,党的十六…  相似文献   

8.
9.
10.
新闻写作是件十分严肃的事情。针对阅稿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愚以为石油企业报有八种倾向值得警惕,或说,有八忌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12.
杜华赋 《新闻界》2000,(2):54-54
在煤矿企业 ,安全是压倒一切的大事 ,一直被称作为“天字号工程”。那么 ,作为煤矿企业的企业报 ,怎样发挥好它的作用呢?四川《广旺矿工报》的作法是 :加强舆论监督 ,主动介入企业的中心工作。广旺矿区东西长200余公里 ,是全国煤矿战线最长的矿区之一。加之开采条件差(属极薄煤层) ,职工技能素质较低 ,安全意识薄弱 ,井下“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现象严重 ,井下零敲碎打事故较多 ,伤亡事故也时有发生。矿区安全监察、生产技术等部门 ,除了抓好日常管理工作外 ,也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 ,但收效甚微。为此 ,矿务局拟…  相似文献   

13.
周洪 《新闻三昧》2003,(11):44-45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为了求生存、求发展,纷纷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制和变革。作为依托于企业母体、与企业生死与共的企业报,作为企业的喉舌、窗口,并在企业中覆盖率极高的企业  相似文献   

14.
“批评报道难”、“舆论监督难”,眼下时常可以听到新闻工作者发出如此的叹息。对于靠企业生存的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搞点舆论监督更是难上加难。然而,企业报只有敢于对企业中的不正之风给予抨击。对企业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客观公正的批评,替职工群众说真话,办实事,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支持和信任。那么,企业报如何开展批评报道?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体会。 首先,企业报要开展批评报道、进行舆论监督,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承担风险和压力。 卫995年.《钼城报》针对企业管理混乱,废旧钢铁、设备被屡屡盗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16.
社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报存在弱化社论的现象,这对于企业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极为不利。企业报作为本企业党委的机关报,是企业党委和企业的代言人,是反映职工群众心声的重要舆论工具。在企业进行改革、改制、重组  相似文献   

17.
隋冬 《新闻知识》2002,(3):48-49
现在,在企业报业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随着国有企业的改制和私营企业、合资企业,跨国企业的迅速崛起,企业报的概念和它生存所依赖的主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简直可以用五彩纷呈,百花齐放来形容。一些私企以其雄厚的资金和其超前的市场意识,纷纷将本企业的内部报纸(内部资料)办得好生了得,又是精美的彩印,又是对开加扩版,且印数也是一般国企无法望其项背的大手笔:动辄数十万印数。据笔者所掌握的资料,企业报期印量最多的是某制药集团公司,竞创下120万份的纪录。而这些报每增加1份就等于增加1份产品的成本:一是企业报按照国家…  相似文献   

18.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所有的企业报都面临一个不容规避的不利因素,就是新闻报道面相对较窄,新闻资源量相对较少。由于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较为封闭和稳定,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较强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相对比较单调。对  相似文献   

19.
潘昕 《新闻三昧》2000,(1):36-37
企业报的难点,以其客观必然性存在于我们的现实之中。我们却能通过对难点的正确认识,找到解决难点的途径。企业报具有报纸的属性,又具有企业文化的属性。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存在,我们才能更深地体味出这样几对关系:一方面是企业报作用的主宰——企业最高层,一方面是作用的对象——广大员工。最高层对报纸的要求重在其意志的传播,员工则希冀着报纸给予更多有关或有用的信息;报纸作为传媒物、信息的载体,有其自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企业文化则表现出很强的从众趋势,在适当范围内的开展,没有到非必须严格遵循某种规律的地步。从企业报本身来看,  相似文献   

20.
过去,企业报一直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作、编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传统的、本体思维的宣传模式的束缚,在为企业而企业的围城中,为突出“企业味”,自己写自己看,周而复始地唱着“四季歌”,看着“光荣榜”,与读的审美情趣和对新事物的渴求形成鲜明的落差。目前,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石油企业加快了改革的步伐,由单纯的生产型转向了生产经营型,也就是说,石油企业已不再是单纯的石油生产,也是石油的经营。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企业报的新闻工作,应率先冲向商品经济市场,拓宽报道领域,注意观察、搜集、分析、传递经济信息。报纸也应在“企业味”的基础上,多一点“商业味”。做到这一点,采编人员的着眼点不仅要放在石油的勘探开发上,更应该关注那些与本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其他行业的新成就、新产品、新技术、以及其他企业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