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学生好品德的课程,对学生的一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对《思想品德》的教学要有新的改进,无论是在教法,还是在学法上,都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3.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思想品德课,并能真正认识到思想品德课的价值所在,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一点是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这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紧紧抓住生活这一主题,让生活走进思想品德课堂,将思想品德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课堂上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面临的一个新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教改探索,以全新的理念面对思想品德课教学。  相似文献   

6.
<正>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讲究教学方法,推陈出新,让学生爱上思想品德课。《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对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体现思想品德高效课堂的要求,突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功能,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创设轻松愉快的和谐课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愉快学习和接收知识的能力,让思想品德课走进学生心田,成为学生最喜爱的课堂。  相似文献   

8.
在所有学科中,中学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主阵地.而思想品德课要有效地发挥德育功能,关键在于变革创新.惟有这样,思想品德课才能被赋予更强的影响力和更广泛的学科功能.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就是要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充满欢声和笑语的课堂里最大程度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要求教育教学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表演、实践、体验、评价等多种手段,让学生成为思想品德课学习的真正主人,快乐学习。  相似文献   

10.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落脚点和最终归宿是要帮助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为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奠定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忽视了思想品德课的这一带有原则性的要求,出现了“去中国化”的现象,带来了消极影响,让学生困惑,甚至让学生怀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谨慎选择事例、把握教学语言,避免“去中国化”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关注细节,深化思想品德课课堂改革,让思想品德课教育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  相似文献   

12.
赵继保 《中学文科》2009,(18):29-30
根据《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目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文从情感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入手,分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如何注重情感教学,努力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达到促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生命价值不断得以升华,真正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让学生觉得学习这门课程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苏善良 《考试》2009,(5):60-60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在快乐中发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也应当让学生快乐学习,以下是思想品德课课堂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的四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胡邦霞 《教育》2010,(8):54-55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达到对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感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孙芸 《林区教学》2010,(12):53-5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也是中学生成才进步的要求;要结合思想品德课教材特点和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探究式教学,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帮助中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想觉悟水平。只要我们在探究教学实践过程中精心设计,注重问题的创设、合理利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循序渐进,使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灵活,就会让思想品德课成为我们师生探究的乐园。  相似文献   

16.
杨文鹏 《考试周刊》2014,(77):115-115
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对思想品德教师发展的要求。要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生活化,必须创设生活情境,开展开放式、探究式教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接受教育,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强调:“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品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与生活的联系。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让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程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很重要的一门课,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加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缓。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要有所突破,认清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重要性,明确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真正将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中,让学生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更加喜爱学习思想品德课。  相似文献   

19.
王福银 《课外阅读》2011,(12):265-265
思想品德课教学普遍存在三大怪象:一是讲解如山;二是训练如山;三是,问题如山。作为思想德课教师,要自觉跨越“三满”,还思想品德课的真面目。思想品德课是以德育为主的学科,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良好的心理、情操、和行为习惯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及国协改育等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绝不能偏而废止,思想品德课教师一定要扭转一直以来惟分是从的错误观点,要自觉从应试教育的怪圈中走出来,让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和觉悟提高的发祥地和训练场,使思想品德课教学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20.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离不开素材的辅助,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思想品德课"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本文着重论述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对教学素材的有效选择、运用与呈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