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5周年,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教育宣传,发挥党史资政育人作用,5月7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与赣南师范大学教育部基地联合主办的第二届"高校党史教育论坛"在赣南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2.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研究和红色文化育人工作,4月2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办的"学习党史传承红色文化研讨会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系列读本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图书...  相似文献   

3.
<正>各高等学校:为推动中共党史、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教育宣传,充分发挥中共党史资政育人作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赣南师范学院拟于2016年4月  相似文献   

4.
<正>櫰《红色文化学刊》是2016年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专业学术期刊(刊櫰櫰号:CN36-1345/D),国内外公开发行,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櫰櫰櫰櫰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承办,是国内外红色文化研櫰櫰究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櫰櫰。櫰櫰《红色文化学刊》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櫰櫰櫰櫰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聚焦红色文化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跨学科创新研究,櫰櫰深化学术探讨,开展国际对话,反映国内外红色文化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创新成果,打造红櫰  相似文献   

5.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联合设立8个"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纳入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复旦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其中之一。研究中心坚持幵放性建设思维,在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全面合作基础上,凝聚校内外党史资源,通过学术委员会、理事会、写作团队等工作机制,形成了一支由教授(研究员)14人、副教授扣人、讲师12人构成的研究队伍。  相似文献   

6.
<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党史研究,全面挖掘琼崖红色文化资源、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2021年6月5日,由中国史学会指导,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南省史学会与琼台师范学院共同主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觉醒时代的琼崖:琼台与海南党组织的诞生"学术研讨会在海口召开。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琼台与海南党组织的诞生"主题,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2013年6月,教育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决定联合设立8个"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纳入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计划,"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其中之一。研究中心成立近两年来,在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直接指导下,认真做好顶层设计,分年度落实研究计划,努力打造研究高地和育人园地。  相似文献   

8.
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客观要求.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的党史教育资源,在新的时代境遇下,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三个课堂",不断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亮起来""活起来""热起来".  相似文献   

9.
赣南红色文化极具地域特色,是革命建设中凝结而成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革命精神和教育价值.环境设计专业极具发展前景,高校应积极探寻提高环境设计专业教学实用性与有效性的路径;挖掘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并将其与环境设计专业相融合可使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提质增效,并使赣南红色文化得以有效传承.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赣南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0.
李霞  钟志宏 《考试周刊》2013,(84):22-23
赣南是我国红色文化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当前条件下,充分利用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创新精神教育,打造全国、赣南高校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基地,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职业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院校,应当把素质教育、人才培养融入到学校的发展规划中,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更需要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党史教育,培植爱国情怀。本文遵循这一理念,以红色经典作品为例,探索如何在语文课程中进一步激发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引领红色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太原大学学报》2022,(1):19-27
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物质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近些年来成为国内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学界主要围绕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和表现形式、红色文化资源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存在的问题、优化红色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对策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开发保护、教师主体、育人机制和实证研究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红色资源承载着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革命史、英雄史、奋斗史,包含着物质资源与精神资源两部分。红色资源内涵丰富,外延广阔,具有极强的资政育人作用。幼儿园若要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活动,就需要围绕红色资源政治引领、全面育人、直观生动、科学创新等特点,遵循实事求是、寓教于乐等原则,立足社会实践,围绕五大领域,拓展教育平台,构建红色环境,引导幼儿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弘扬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
欧俊锋 《家教世界》2013,(7X):265-266
赣南是一块富有优良革命传统的红土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赣南人民在开创苏维埃革命运动实践中,留下厚重的红色文化,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独特和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包装设计的创新、发展趋势以及红色文化在各个时期的相关设计的应用与传承进行分析,提出红色文化与地方产品包装设计存在着共生关系,并重点研究如何在地方产品的包装创意、包装图形设计、包装色彩、包装材料与工艺中应用红色文化。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月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的纪念日。为深入研究、宣传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传承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部高等学校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遵义师范学院联合举办了"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座谈会"。2014年12月13日,座谈会在遵义召开,来自国内相关领域的97名专家参加了会议。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  相似文献   

16.
红色资源分物质、信息、精神三种形态,它记载着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历史,承载着先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对于人民警察的忠诚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承载的革命精神对人民警察进行忠诚教育可以在方法上坚持"三个原则",在方式上构筑"三个教育平台",在途径上拓展"三种培养渠道"。  相似文献   

17.
新的历史时期,党史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居重要地位。民族团结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史的重要组成。高校要理清民族团结红色资源的内涵,明确民族团结红色资源融入党史课程的意义和遵循的原则,探索和研究如何围绕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和中心任务选用民族团结红色资源融入党史课程,赋予不同的育人功能,形成党史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功效,增强各民族大学生“五个认同”,进而汇聚起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18.
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和丰厚的政治资源,深入研究和诠释革命精神对于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发挥资政育人具有重要意义。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革命文化的精神标识。在新时代,如何诠释红旗渠精神,就要从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的家国情怀,从社会主义伟大飞跃的历史进程,从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基本任务的要求进行现代性诠释,进而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红色资源”是党和国家的珍贵财富,它指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革命遗迹、文物、制度、精神、信念、品质等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形态总和。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让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要求与目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丰富教学内涵,助力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似文献   

20.
红色资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形成的文献文物、革命遗址中的精神和物质。传承红色文化逐渐成为各学校活动的主要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精神提供了载体。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