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牛顿的自然观、力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中所蕴含的科学美思想作了初步的探析。笔者认为,牛顿的科学美思想是一笔丰富的科学遗产,应该予以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揭示出《墨经》中有关科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光学和数学;后着重探讨了墨家思想存在科学之维的原因,从社会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作了说明,从而对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何以可能的问题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牛顿的自然观、力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中所蕴含的科学美思想作了初步的探析。笔者认为, 牛顿的科学美思想是一笔丰富的科学遗产, 应该予以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牛顿的自然观、力学理论和科学方法中所蕴含的科学美思想作了初步的探析.笔者认为,牛顿的科学美思想是一笔丰富的科学遗产,应该予以批判继承.  相似文献   

5.
伽利略是力学科学的奠基人,他在研究工作中展示了非凡的唯实、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创立的实验和数学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成为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程序和经典方法,在力学的研究上确立了科学的自由落体定律、相对性原理和惯性定律的思想等,这些不仅为近代力学的建立。而且为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谈《力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如何培养学生献身科学的优秀品质;如何加强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怎样培养学生观察、动手和思维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如何选择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法进行力学教学;以及教师自身素质如何提高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在力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阐明力学科学及其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力学科学的逻辑状况问题,特别讨论了当前的一些热门话题,以及力学原理所表现的逻辑模式与传统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本拟就引起加世纪物理学伟大变革的最深层次、最具本质性的原因——物理科学思想的十大进化,作一简要的探讨。无疑,它对思考21世纪科学的走向能够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陆与香港地区高中物理教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红 《物理教师》2004,25(4):47-49
物理教材是物理思想、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品质的载体.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对物理教材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大陆地区的各科教育受前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甚深,而中国香港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教育模式上基本与英国相似,因此,我国两地区的物理教材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本文试以人民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生《弹塑性力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不断革新传统教学观念、适应现代先进教育环境,从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的合理组建、探索科学的课堂模式、人文精神的渗透交融、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模式等方面进行诸多实践与探索,在加强研究生力学基础、培育研究生力学素养、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惠钰 《物理教师》2006,27(5):34-36
通过对英国剑桥高级科学《物理1》力学部分的基本结构和思想方法的分析及英国教师使用该教材的情况介绍,对目前高中物理新课程教材的使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电磁学教学中,人们往往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忽视物理思想和方法在其中的渗透。本想从牛顿力学思想和方法对电磁学的影响来谈谈这一问题,以期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纵观科学发展史发现,数学和物理有着不解之缘,自这两门学科诞生起,它们就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互相帮助并一道发展.物理问题需要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同时,物理问题和方法也能促进数学的发展.实际上,前者有时能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巧妙与简洁.我  相似文献   

14.
自物理新课程标准颁布及修订以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学案的编制、校本教材的编写、课堂教学实践、学习过程性评价、考试评价等环节中均要遵循新课程标准,始终坚持以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核心素养为中心.另外新编的高中物理教材重视科学探究活动,注重科学精神的熏陶,全面体现STS的思想与高考命题强调突出创新情景、探究意识、深度思维的指导思想有惊人的相似性,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概念辨析、情境创设、模型构建,变式创新,学会融会贯通,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知能并重,真正实现“由理念到学生素养”的创造性转换.文章通过利用矢量图形问题的研读、分析、重组、探究、创新、迁移等手段来实现学生的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十七世纪建立起来的牛顿力学体系,开创了科学时代的到来,诠释了科学方法。从此科学真正的登堂入室,一路繁花似锦的走过了三百多年的辉煌历程,为后来的其他学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是也为后来的相对论力学和量子力学作了奠基性的贡献。文章从历史的角度叙述了力学和它的发展,为我们纵观力学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力学发展史和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分析比较了经典力学三种形式的特点,同时对经典力学向现代物理学过渡这一理论上的逻辑发展过程作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刘树田 《物理教师》2013,(12):32-34
物理思想是中学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对高中力学部分的主要物理思想进行了解读,具体包括时空思想、相对性思想、极限思想、因果观思想、理想化思想和等效替代思想等.  相似文献   

18.
张友金 《物理教师》2004,25(5):2-24
近年各地中考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切实加强了与实验相关内容的考查”.题量明显增大;考察范围既注重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又包括了许多演示实验.更重要的是做到了“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注重了对学生的操作、处理数据、分析故障、设计实验等相关能力的全面考查,并且融合了不少科学方法和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中,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最为晦涩的概念之一。这一概念佶屈聱牙,教材的解释也语焉不详。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有不解之缘,其兴衰可谓"成也原子论,败也原子论"。从原子论入手考察,能很好地揭示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背景、理论内容及思想局限;对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条分缕析,能促进学生打通古今唯物主义传统、融合科学和哲学知识、领悟哲学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20.
普物力学是大学一年缀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基础课,它既包含着系统的物理知识,又反映了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思想,是中学力学的加深和延展。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这种现象;教师讲课时,学生懂,自己解决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经分析有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