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坚持民主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强调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原因。坚持民主思想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是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实践和实现民本思想的根本途径以及依靠力量。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既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又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内涵,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又是党新时期民本思想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本思想的创新成果,对党的十八大报告蕴含的民本思想进行深入的阐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都给我们留下了亲民、爱民、重民、利民的公仆形象,在他们的执政理念中都蕴涵着深刻的民本思想。他们的民本价值取向既有继承性又有创新性,都实现了对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超越与升华,真正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内涵和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是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近代资产阶级民本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我党历代领导人始终坚持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在近一个世纪时间里,不断充实着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丰富内涵,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不断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根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直接理论渊源;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理论来源;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融合的桥梁,更是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理念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民本思想是一种重民、爱民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最精彩部分。但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民本思想是一种民主缺位的“民本观”,它是统治者的用民之道和御民之术。当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执政为民理念,是民本思想在当代的政治实践,是民本本位在当代的真实回归。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源远流长,其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刻独到的见解,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体现了朴素的价值取向,主要包括: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层面,认为人乃"万物之灵";在民与君关系层面,认为民贵君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国整个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占据着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同时,中国传统民本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和人道主义色彩,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点,是孕育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民族土壤。  相似文献   

9.
儒家民本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强调以民为本,重视百姓的福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结合中国国情,通过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形成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习近平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和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幸福、为人类进步作贡献等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开发革命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基础性任务。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开发革命力量的思想理论基础。其中体现的基本理念是以人民为本。以人民为本的基本理念贯通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在治国安邦、统一天下的实践活动中的智慧和卓识的结晶,中国共产党对它的继承与超越,使其具有了全新的理论内容。发掘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对于坚持群众路线,维护人民利益,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下对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孟子第一个对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提出了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其民本思想也一直受到较高的推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学习,我们发现孟子的民本思想的局限,并不是真正的以民为本,社会中的人都是平等的,虽然存在分工的不同,但就其地位上来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为民"思想渊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的民本思想。把以人为本作为执政理念,表明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和决心。胡锦涛"为民"思想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4.
张仲波 《文教资料》2010,(8):110-111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时期,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近代以来,民本思想从封建统治阶级治国安邦的官方意识形态转变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思想武器.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批判地继承历史遗产.赋予民本思想以全新的理论内容。今天。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衍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形成来探讨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以民为本、为民谋利,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体现;民本思想、民生关爱,是十七大报告的精髓所在。  相似文献   

16.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民重民、民为邦本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它直接构成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传播和被接受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人批判地继承了民本思想的合理因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群众路线,并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共产主义道德基本规范。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精华,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其中注入了崭新的时代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述,但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和实行的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都贯穿了这一思想。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初,世界格局风云变化,中国面临外敌欺凌、国内混乱的局面,民族独立自强受到侵害.中国共产党人应时代与人民的要求创建了中国共产党.红船精神是自强不息、民本思想、爱国主义等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时期的体现,蕴含着中国共产党人建党所信奉和宣扬的价值观.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极大地影响了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引导中国早期革...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是习近平民生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习近平的民生思想与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构成其丰富的内容。习近平的民生思想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