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锦锋 《甘肃教育》2008,(16):49-49
一、牛顿第一定律的形成 1.伽利略、笛卡儿的结论是形成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使他得出这样的推论:当一个物体在一个水平面上运动,没有碰到任何阻碍时,它的运动是匀速的,并将继续进行下去,假若平面是在空间中无限延长的话。之后,笛卡儿对此问题作了进一步补充: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伽利略、笛卡儿向世人揭示了物体的运动来自于物体自身,外力不是运动的原因,从而使人们从亚里士多德结论的禁锢中走了出来,开创了动力学的新局面,为牛顿构建动力学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五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一、从定律的发现过程去理解。最早,亚里士多德认为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错误的。17世纪,伽利略得出了“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大小不变”的正确结论。后来,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指出:“一切...  相似文献   

3.
一、境空题1.伽利略经过实验和推理,得出:物体受到阻力为患,它的速度将,这时物体将、永远运动下去.2.法国科学家苗卡儿进~步指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不仅速度,而且也不变,将沿着.匀速运动下去.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4·我们把物体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同性,物体具有惯性与它是否运动.关·5.用铲子送煤,铲子在沪前停住,而煤却进入炉灶内.这是因为:煤在没有离开铲子前,与有运动速度,当铲子突然停住,由于惯性要运动状态,所以煤就沿着铲子的.进入炉…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O分.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2.a、b两物体从同…  相似文献   

5.
1中学教材中的“伽利略斜面实验”在中学教材中多次提到了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表述如下. (1)初中物理教材“牛顿第一定律”中的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给水平桌面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体,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由此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相似文献   

6.
<正>长期以来,人们凭经验认为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直到三百多年前伽利略通过观察斜面实验推断出"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才揭开了力和运动的真实关系,最终由牛顿利用逻辑思维分析事物得出惯性定律,确定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至此人类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就离不开了对力的分析。如何才能正确进行受力分析呢?下面具体分析。一、遵循规范的受力分析步骤选择研究对象→按照先场力(包括重力场、电场、磁场)、再弹力、最后摩擦力的顺利  相似文献   

7.
I卷 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选出下列各题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并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括号内,每题2分,共30分) 1.若物体抛出后,不受任何力作用,它将:( ) (A)速度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B)速度大小不变,运动方向改变。 (C)速度变大,运动方向不变。 (D)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变化。 2.立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与原来的砖相比较:( ) (A)压力和压强都增大。 (B)压力和压强都减小。 (C)压力减小、压强增大。 (D)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3.用一个动滑轮提起物体(不计滑轮重力和任何摩擦),人做功100焦,使物体升高4米,则物重为:  相似文献   

8.
假设法是物理学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教材中利用"假定不动"的参照物研究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由运动着的物体不受摩擦力的合理假设与推理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在平时的解题中,我们也可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讲授牛顿第一定律时,大多数教师的教法是:讲述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过程,重点演示伽利略的双斜面实验,最后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课堂平淡无奇,学生的情感体验非常少.笔者听过几次这节内容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有的设计了实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体验物体由高处滑到水平面上时,水平面粗糙程度对物体滑行距离的影响;有的改进了伽利略斜面实验,使学生在观察实验时更直观.但是伽利略是怎么想到将两个斜面对接呢?为什么要先研究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小球会运动到等高点,然后把另一侧斜面倾角变小直至平面  相似文献   

10.
“力和运动”一章是学习了最简单的运动规律,在建立了力的概念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综合研究,从而初步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章涉及的概念有:惯性、摩擦力和二力平衡;要求掌握的基本规律有: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的条件.本章是初中力学的重点内容,也是继续学习力学的基础.本文拟对“力和运动”一章的重点进行分析、研究.一、考查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概念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  相似文献   

11.
力和运动     
·考点复习·一、牛顿第一定律1 一切物体在的时候 ,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 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其研究方法是在的基础上 ,通过进一步的出来的 .这个定律不可能用来直接证明 .二、惯性、惯性现象1 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 一切物体在都具有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 ,而不是“受到”的也不可能被“克服”掉 .3 人从向前行驶的车上跳下来 ,着地时容易向方向摔倒 .如果站在汽车上的乘客突然向后倒 ,那么说明汽车正在运动 .三、二力平衡1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 ,如果保持或 ,我们就说这…  相似文献   

12.
一、从力与运动的关系谈起表一是中学涉及的力与运动的关系指速度减为零以前的情况.判断一个物体作什么运动,首先要看初速度是否为零,再看所受合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若是恒力,还需看合力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夹角,才能确定其运动形式.总复习就是要把分散按章节学习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就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的加速运动而言,若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变化,而方向不变;若物体作匀变速运动,则它的速度大小一定变,速度方向可能不变、也可能变化(抛体运动);若物体作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初学“惯性,惯性现象”时,感到抽象,不易理解、掌握,特别是用惯性知识解决相关问题时,尤其感到无从下手。现就学习、理解、应用惯性解决问题,谈谈几点看法。一、理解牛顿第一定律,认识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以原有的速度运动下去。这表明,无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静止也是一种运动状态)不变的“习惯性”,这种性质就叫惯性。从牛顿第一定律出发,我们就能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同学们可认为“惯性”就是一种“习惯性”或“惰性”。二…  相似文献   

14.
备忘清单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意义: ①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③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知识梳理1.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方向.其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是变速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零,且合外力的方向(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若物体所受合外力为恒力,做匀变速曲线运动;合外力为变力,做加速度改变的曲线运动.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与速度方向成锐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增大;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成钝角时,物体运动速率将减小.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分运动与合运动是一种等效替代关系,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是研究曲线运动的一种基本方法.(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各…  相似文献   

16.
一、惯性是无处不在的真实现象,而惯性力是人在非惯性系中的一种感觉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揭示了保持原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一物体本性,牛顿把这种本性叫做惯性,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能使惯性定律成立的参考系称为惯性参考系(简称惯性系),相对某一惯性系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参考系都是惯性参考系,相对某一惯性系做加速运动的参考系称为非惯性参考系.惯性力是非惯性参考系中的假想力,例如站在客车车厢里的乘客,当客车突然加速时乘客会感受到一个与车加速运动方向相反的"力",这个"力"试  相似文献   

17.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靠力来维持.物体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物体受到了阻力.对牛顿第一定律中"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可以理解为: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改变.  相似文献   

18.
1.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C.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D.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图12.如图  相似文献   

19.
浅谈惯性和惯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对“惯性”一词也许并不陌生 ,日常生活中常把惯性理解为习惯性 ,即人们按自己的固有习惯办事的本性 .其实科学上也是如此 .下面从科学的概念上来浅谈“惯性”和惯性力的问题 .一、无处不在的惯性早在三百年前 ,科学家牛顿就提出了力学上的三个定律 ,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关于惯性的定律 .他指出 :世界上任何物体 ,在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时 ,就要保持自己原来的状态不变 .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着的物体仍以原来的速度 ,沿原来的方向做直线运动 .或者通俗地说 ,就是世上万物如果在无外力作用时 ,“静者恒静 ,…  相似文献   

20.
思考题 2.1)在伽利略之前,很多人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们说: “一个球在地平面上运动,若不继续施力于小球,则小球的速度将减慢,最后停止。”你如何分析这种看法? 2.2)有人说:“若加速度为零,第二定律就变成惯性定律,所以后者是前者的特例,惯性定律是可有可无的。”究竟惯性定律的必要性是什么? 2.3)既然牛顿三定律中的物体都是指质点而言,而质点又是忽略了形状大小的,那么强调“外”力,是不是无的放矢?对于质点,到底有没有“内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