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红 《西藏教育》2009,(2):17-18
怎样才能让语文教育找回失落已久的人文性,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意味,让语文基础教育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人,对提升人的精神文化品格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呢?那就要从小学语文教师做起,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做起。通过每一节语文课教学,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和心路历程,注重学生道德情操、人格精神的形成过程,从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本求,每一位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师,都应具备语文课堂人文教育实践的意识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张国芳 《小学生》2013,(11):104-104
人文性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内在特质,能够让人文性在语文课堂中得以体现,这应当成为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然而,在现今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点却并没很好的被落实,人文性的失落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种缺失,让人文性能够得以回归应当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要教学任务。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具体谈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与回归。一、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失落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最基本也是最根  相似文献   

3.
诵读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必要凭据,诵读能使小学语文教学生机盎然,让学生语感培养有了凭借,让学生人文素质得以培养。合理运用诵读,小学语文教学必然会事半功倍,灵活自如,得心应手。基于此,诵读,可谓小学语文课堂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明确了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把握好语文课本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具有快乐的语文学习体验,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打造活力性小学语文课堂,让小学语文课堂有自由、有乐趣,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人文熏陶,才能让小学生的才华与人格都得以升华。文章以小学语文活力性教学为主题,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人文因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凸显人文教学呢?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挖掘人文底蕴,从而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文之美。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作为提高学生人文修养、陶冶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平台,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有效性,从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些策略,以期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生命是自然界的奇迹,也是人的根本。教育是关于人的教育,通过接受教育,人不仅能够认识世界、了解生命,同时也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语文教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更加注重人文教育,尤其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来说,人文教育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而将生命教育渗透进小学语文教育,则能够实现语文教育实践性、人文性以及科学性的有机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增强小学语文课堂的人文氛围,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要求。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点睛讲解和适时的提问,而且设疑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问题引领,使学生徜徉于文本,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堂需要教师的点睛讲解和适时的提问,而且设疑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紧紧围绕教学目标,通过有效的问题引领,使学生徜徉于文本,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不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和语文素养,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学习的基本学科和主要学科,以其深刻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独自屹立在小学生的课表之中。而小学语文作文更像是语文课堂上的一朵奇葩,让每一位躬身于语文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挠头,更让实践语文知识的小学生们头疼。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小学语文课程是对小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启蒙课程,它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气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塑造学生的人格,陶冶学生情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让语文课堂充满人文气息。  相似文献   

12.
<正>在“国学热”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传统文化再次变成社会热点话题。而语文教学是引导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最佳方式,和个人素养提升密切相关。为了让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充分融合,本文从四个角度深入探讨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渗透策略,以期构建充满人文色彩的小学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3.
牛雪梅 《学周刊C版》2019,(24):102-102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结合教学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以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现状,从渠道拓宽与人文关怀等方面,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策略,旨在为高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搞新的形式主义.必须体现教学的价值。我们必须思考如何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转化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实践.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度。因此.需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回归课堂价值这个原点.回归语文学习这个本体.回归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这个落脚点。在策略上.我思考从六“度”出发.来探寻小学语文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核心素养旨在将学生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而语文核心素养则将这种要求具体落实到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之中。从语文课堂出发,从学生核心素养角度谈起,科学建构有效的语文课堂,有序开展个性化教学,从课堂语言的精彩落实做起,让核心素养搭载课堂语言的飞舟,尽情飞扬起来。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师一直把“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作为教学重点,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系统性的同时,却忽略了课程资源其他方面的整合与挖掘。其实,“语文即生活”,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在语文课堂中抓住恰当的时机进行德育渗透,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7.
李治宾 《考试周刊》2012,(45):31-32
语文课堂怎样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语文焕发出应有的生命活力,本文从关与效率的两个角度进行探索.既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又肯定了它的工具性。  相似文献   

1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语文是母语课程,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也受到情感陶冶、道德教育,小学语文教师丰富而有艺术的口头评价能使学生受益匪浅,既能获得知识的拓展、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渗透进小学语文课堂。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新型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本文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人文素养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0.
<正>人文因素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一个亮点,语文学科不仅要让学生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那么,语文课堂如何凸显人文教学呢?这需要教师深入教材,挖掘人文底蕴,从而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文之美。一、深挖人文因素,陶冶人文之美纵观收录于苏教版教材的作品,不少作品都流露出作者的真情实感,作品融入了作者的心血。虽然有些作品远离学生的生活,但通过作品,学生仍然可以感受其"温度"。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