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磊 《时代教育》2013,(12):176
针对当前偏科现象,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学生们自己掌握了方法,愿意主动去学习之后,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2.
偏科是中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困扰家长、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简单分析了偏科现象的成因,探讨了一些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期对指导中学生的学习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由于众多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升上初中以后。出现偏科现象.尤其是数学科目。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甚至有许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这种偏科现象并不是少数。因此,如果想要有效地提高数学课堂效率.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项不可避免的任务和工作。如果想要转化学困生.首先要做的是认真分析、全面了解、掌握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相似文献   

4.
偏科是指学生各门学科学习成绩发展不平衡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若得不到及时调整和弥补,将对学生后继学习及全面发展带来很大影响。通过对初中阶段学生偏科现象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物理偏科现象尤其严重。本研究从智力和非智力两种因素方面,分析物理偏科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结果表明,根据偏科成因形成的针对性策略,是成功转化偏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乡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普通学生通过升学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在逐渐减小,初中生(特别是城乡结合部或农村中学)偏科现象越来越多,如何促进偏科生全面发展的问题日益引起老师及家长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今年秋季,我又被安排到补习班教学,而且兼任高三22班的班主任.高三22班是补习班,学生的升学压力很大.对照当年高考成绩和9月入学考试成绩,发现22班存在着一个对升学考试来说是致命的问题:学生偏科现象太严重.同年级其他班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程度的偏科现象.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许多高中教师可能都有相似体会,那就是高中生的偏科现象,特别对于语数外的其他科目,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较差,兴趣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广大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在新课程的形势下,笔者认为,提高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要转变生物教学观念,创新和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偏科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面对的一个问题,偏科现象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因素,而能否很好的转化偏科是提高该科成绩的重要保证,因此,做好偏科现象的成因分析及转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部分偏科学生自我效能感问题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科现象是影响学生学业效果的一个常见问题,它使学生的自我评价下降,甚或造成情绪抑郁,影响其它科目的学习和学生的日常交往。出现学生偏科现象有多种成因,从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出发看偏科学生的种种表现,解释其心理成因,提出可能的针对性教学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偏科是中小学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违背我国基础教育理念。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偏科的形成。Kirk认为偏科现象一般可以诊断为学习困难,  相似文献   

11.
偏科是我国中小学生常见的和长期存在的教育现象。偏科的产生与性别差异、社会性别刻板现象有关。长期以来的性别教育差异、不平等又加剧了偏科的发展。从人才多样化发展的视角,我们应该允许偏科现象的存在,并采用双性化教育方式给予学生阶段性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产生偏科现象的主要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帮助学生,对偏科现象放任自流,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一部分学生,其他各科成绩均比较优秀,唯有数学学习十分吃力。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应分析其学习偏科的成因,进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一、学生学习偏科的成因分析(一)学生主观原因1.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部分学生由于小学时学习数学就很困难,并且一直没能克服这一困难,随着知识的逐步增加以及缺乏社会经验,不能够将数学  相似文献   

13.
学生出现偏科现象怎么办?肥西县高刘二中张圣祥偏科,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某些学科(或某一学科)的学习,不重视甚至放弃某些学科(或某一学科)学习的现象。由于受升学考试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偏科现象较为普遍,中学生尤其突出,如重理轻文,或重文轻理等。改...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教育中,中学生学习偏科问题一直是困扰学生、老师以及家长的一个问题。调查研究表明,34%~6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偏科现象,学习偏科会让学生对于不喜欢的学科产生厌烦情绪,失去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学习偏科对于学生的个人发展会产生致命的影响,在中考、高考中一门成绩的落后就会导致全盘皆输。本文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解析中学生学习偏科的原因。影响中学生学习偏科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一、条件性情绪反射;二、认知同化效应(意义学习);三、学习策略对学习偏科的影响。从原因入手并提出了几条克服学习偏科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小学生偏科问题成了教学中老师关注的重点。小学是学生全面打基础的阶段,要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就要尽量避免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保证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次考查下来,将每个学生的各科成绩统计、对比,我发现一些学生的成绩发展不平衡,有偏科现象。面对这一情况,该采取怎样的措施,矫正他们的偏科现象呢?一、调查研究寻找“病”源发现学生偏科了,当然要纠正,但有些授课教师习惯的方法是不加分析研究,一味批评,这样...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教育工作的目标,但是偏科现象却成为制约很多学生发展的一个“毒瘤”.本文结合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分析了产生偏科的坏处及原因,论述了在合作教学中解决学生偏科可采用的对策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问卷调查形式以及实地走访形式向中学生及家长和老师收集了大量中学生偏科现象的相关信息.并对资料和数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较为深入地了解了中学生偏科现象及其成因,并对中学生的偏科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引导,以使他们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学生偏科这一普遍现象进行研究,从教师、家庭、社会及学生自身等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学生偏科现象的成因,并针对这一现象讨论,提出了一些意见,旨在帮助中学生从人才成长过程中探索出纠正偏科的办法和措施,以有效地指导中学生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20.
人的自我效能感会随着成功体验的增加而不断提升,进而形成一种稳定的自我效能,而且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一些外在或者内在的干预机制迁移到相似的领域中去。本文通过对106名初三学生的研究发现,通过一些外在的干预机制,可以把物理学习的自我效能感迁移到数学学习中去,从而提高数学成绩,减少数学偏科现象。建议教师关注有偏科现象的学生,并利用相似学科之间学生自我效能感的迁移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各科都得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