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唱艺术离不开情感表达。不同的歌曲表达不同的情感,在演唱中,把词曲者以及歌唱者内心蕴涵的感情,通过歌声表达出来,是我们潜心追求的,所以在演唱中不能停留或纠缠在声音的外在质量,而忽视情感的表达。在训练发声技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歌唱时的情感表达,才能感染打动观众,引起共鸣,更加完美的表现好一首作品。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歌唱的灵魂,音调,味道,特色是歌唱的神采。优美的歌声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只有不断地想,不断地实践,才能达到完美的结合,取得自然协调的音色。  相似文献   

3.
感情是心灵的高级表现形式,又借助于动作、表情、声音、语言等载体来表达的。一首作品要能够达到以情动人的音响效果,不仅仅是停留在歌词表达的肤浅情感,而是要通过确切的情感基调、正确运用声乐技巧来完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歌唱情感中的这个问题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杨萍 《科教文汇》2008,(27):181-181
歌唱艺术不是单纯追求歌唱技巧的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的美固然重要,却不能轻视情感的表现。出色的歌唱技巧与情感表现在声乐表演中是相辅相成,互不可少的两个重要因素,只有“声”与“情”的完美结合才能使歌唱成为真正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5.
感情是心灵的高级表现形式,又借助于动作、表情、声音、语言等载体来表达的.一首作品要能够达到以情动人的音响效果,不仅仅是停留在歌词表达的肤浅情感,而是要通过确切的情感基调、正确运用声乐技巧来完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歌唱情感中的这个问题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连有华 《科教文汇》2010,(5):133-133,137
语言既是歌曲创作的依据,也是歌曲演唱的基础。歌唱是语言的艺术升华,语言的处理要服从于歌曲艺术表现的需要。只有明白了它们的内涵与相互关系,在歌唱表演中才能准确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7.
张爽 《科教文汇》2007,(9Z):116-116
感情是心灵的高级表现形式,又借助于作、表情、声音、语言等载体来表达的。一首作品要能够达到以情动人的音响效果,不仅仅是停留在歌词表达的肤浅情感,而是要通过确切的情感基调、正确运用声乐技巧来完成。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把握歌唱情感中的这个问题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祝洁琼 《科教文汇》2012,(16):45-47
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艾青也曾说过:"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没有感情的浓墨重彩,思想也就飞翔不起来了。"因此在我们歌唱的时候就应该像汉姆波尔说的那样"用你真诚的心去歌唱",才能赋予音乐以高度的感染力,才能打动观众的内心。笔者认为: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应重视歌曲的情感的表达,歌唱情感对于增强演唱力、做到以情促声、以情带声、从而达到声情并茂,都有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值得声乐工作者不断地进行探究。本文阐述了艺术情感体验的相关概念及组成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故乡的亲人》阐述了如何进行歌曲的情感体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苏颖 《知识窗》2013,(12):26-26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呈现给听众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者的歌声能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觉艺术,并影响和感染听众。为更好地表现歌唱艺术作品的内涵、演唱风格及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歌唱者必须在歌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一、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歌唱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内心体验,将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度发挥出来的一种形式。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抒发、感受的程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歌唱时要根据作品语言的特点、恰当处理好字与字、字与气息、字与情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声传情、以情达意、声情并茂地演绎作品,把关的声音与语言、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更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通感在歌唱教学中起到了启发学生进行歌唱情感体验的作用。本文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角度出发,提出将视觉、味觉、触觉的经验移觉到歌曲情感中,并通过歌声传递、表达学生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2.
歌唱教学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人类表达、交流情感最自然的手段之一,唱歌能给幼儿的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因此,幼儿音乐启蒙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唱歌,是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核心内容,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享受到歌唱所带来的快乐。  相似文献   

13.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也是幼儿表达、交流情感的重要手段。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唱"起来,是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目前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出现的忽视个体差异、漠视审美体验、轻视表现表达等误区,我们提出并积极实施了在幼儿园歌唱教学中引领幼儿"会听歌、会唱歌、会评唱"的"三会"策略,从理解和感知歌曲作品内容入手,以情感激发,通过欣赏和体悟歌曲作品的内涵美,利用艺术的形式表现美并演绎美,使幼儿在激励和唤醒中,去发现、接纳、欣赏、表达,在歌唱中学会学习、创造、发现和探索,真正体悟"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4.
胡海瑛 《科教文汇》2014,(29):125-126
本文主要阐述了演奏者在演奏时其情感表达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丰富的情感表达才能使观众“情动之中”,才能够让丰富多彩的古筝艺术得以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丁好 《中国科技纵横》2011,(3):234-234,227
在声乐作品的整个创作过程中,语言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一重要性体现在歌词创作、音乐谱曲、以及歌唱表演的每一个环节中。如果说器乐是通过音色、音高、速度和节奏来表达乐思和情感,那么声乐则是借助语言直接传达情意,也可以理解为加上语言后的歌唱,其表达更具有准确性和形象性。  相似文献   

16.
歌唱训练并不单纯是掌握声音技巧,还必须把握语言的规律,借助于语言的功能作用才能完成表情达意的目的。就是说,准确地咬字、吐字、清晰地表达词汇和语句,并用声音技巧塑造旋律的音乐形象,才是歌唱艺术的真谛。  相似文献   

17.
真情实感是作文价值所在,魅力所在。真的情感又表现在儿童那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情趣的童言稚语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才会使作文内容生活化、情趣化,真切的情感得以表露,才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在自由表达中表达真情实感谈谈本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声乐艺术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一门技巧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即使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美妙的声音,也要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而演唱好作品除了一定的声乐技巧外,还需要具体的辅助方式来表达。在歌曲演唱中,充满深情的歌声再辅以与歌曲内容情感一致的面部表情和适当的形体动作,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及作品内容。从面部表情、形体动作等方面来论述在演唱过程中如何使面部袁情、形体动作与歌唱贴切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高度完美统一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歌唱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音乐手段,也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孩子,当他们高兴时,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声音"。让孩子拥有一个能够放声歌唱的快乐童年!  相似文献   

20.
高歌 《知识窗》2013,(14):36-37
艺术是实施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促进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儿童的歌唱兴趣,是音乐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过早地介入技术教育,会使儿童觉得机械、无趣,无法让儿童感受到音乐的美,从而对学习音乐失去兴趣。在儿童歌唱过程中,音准和节奏是歌唱的骨骼。所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