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义词的形成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热点话题。对于词义的发展与变化,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在谈论词义变化的原因时,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这些固然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是他们只是外部因素,其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的认知思维。长时间以来,不断有语言学家试图用各种方式来解释多义词的产生根源以及产生多义词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2.
词义变化是词义发展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词义的研究,不应侧重于变化的外部原因.更重要的是变化的内部原因--语言内部规律.语言系统对其自身内部词汇的价值因素积极进行选择和限制,从而使词汇价值发生变化,进一步词义开始演变;同时每个词在词这级语言单位中,也会通过自身所形成的价值平衡系统来进行价值因素的选择,从而使词义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的形成是语言系统内部因素与语言系统外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词义的引申发展、事物的命名角度、复音词的产生发展等语言系统内部因素以及特殊的文献内容、社会等级制度在语言词汇中的渗透、客观事物本身具有多样性的表现特征、地域因素等语言系统外部社会历史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今文《周书》同义词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4.
杜雪娟 《文教资料》2009,(24):54-55
传统的语义学在分析词义的演变和发展时,更多地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外部因素,未能把握词义演变的本质.认知理论认为词义演变的内因来自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只有认知因素才能说明词叉演变的内在机制和可能性.本文探讨分析了认知隐喻学对于词义演变现象的解释及其对语言教学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世平 《文教资料》2008,(26):47-49
本体论关注语言与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本体论角度进行词义对比,就要从各民族人们的存在状态出发,从词义产生、发展的"外部"原因、"内部"原因以及由此形成的实际过程入手,从词义结构、词义演变的"外部"依据、"内部"依据以及由此形成的深层状态入手,考察人们如何建构自己的文化世界,考察其如何引导、制约新词语的创造.  相似文献   

6.
英语词义发展的转喻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词义发展的原因,传统的词汇语义学偏向于将词义的变化归于历史的、社会的因素。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受认知环境和社会环境制约的,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语言使用者的认知思维,通过人类认知手段(如转喻、隐喻)由一词的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词义发展现象进行转喻解释,并讨论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词义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原因,而且每种原因中又有诸多因素。本从词义变化的方式和结果这两个方面分析了现代哈萨克语词义扩大,缩小和转移的因由。  相似文献   

8.
词义演变的原因十分复杂。一般认为有社会方面、认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语言内部等多种原因而促使词义演变。从心理方面来分析词义演变的文章似乎  相似文献   

9.
关于心理技术发展动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技术的发展有其外部、内部动力。内部动力是内因,是指心理技术手段与心理技术目的之间的对立统一,外部动力是外因  相似文献   

10.
成语内部形式论周光庆关键词成语,内部形式0.1作为一种音义结合的定型性语言符号,作为特定语言系统中的一个简单的意义单位,词,不仅有其外部形式,而且有其内部形式。词的内部形式,是词义自身的表现形式,亦即词义最初形成时反映对象特点所采取的形式,它为词的外...  相似文献   

11.
具象性是以具体实在、表象可触的客观事物作为心理延伸的基点,来表达丰富内涵词义的一种特性。在汉民族语言中,这种特性普遍存在,尤其是名词往往运用这种方法来构词。方言中的名词也不例外。这些词语通过相关联想和相似联想把外在词形和内在意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并有不同的功能类型。汉语中的名词之所以有这种特点,是因为深层的汉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习俗在造词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词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原有词形创制新词既符合语言自身的规律也符合人们的心理习惯。但是客观的社会因素与主观的心理因素只是促使旧词产生新义的外部条件,语言系统本身的变化才是其产生的内部因素。  相似文献   

13.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social cultures, and the social culture of every nation is develop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 languag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social culture, which enables language to possess nation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Word is the smallest, independent, meaningful linguistic unit of language. It can well reflect the national and histor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synchronic asp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 on word meaning is mainly embodied in conceptual and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word. The incorrespondence of word meaning is a phenomenon that exists in both conceptual and associative meanings of word among different languages. From diachronic a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ulture causes some changes of word meaning to some extent. Therefore, social culture plays a key role in vocabulary learning and mastery of a language.  相似文献   

14.
近4年来网络新词语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一些网络四字格新造词的出现为网络语言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诸多网民传达信息、交流情感的新工具.它们的形成都有成词的理据,即词的表达形式与词意之间具有某种联系,依此可推断出词的含义.从外在形式上看,这与模因论中不断复制、传播的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内在原因剖析,则是新时期语义内容的复杂化与汉语结构的简约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一词一义的形成过程是词的制造者为一个意义选配一个“词的语音形式”的过程。一词多义的形成过程是新的词义与旧的词音相结合的过程。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都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地“引进”到同一个“词的语音形式”之中的。词的本义不能“产生出”或“带出”词的新义, 故词义不可“引申”而出。“词义引申”说未能真实反映多义词中本义之后的义项进入同一词中的客观过程。古汉语中的多义词皆词义引进所致。词义引进表现为“一义一进”和“一义多进”。  相似文献   

16.
过去对于"把"字句语法意义的几种解释都没有把握这种句式意义的基本特质。我们认为"把"字句的基本语义要求是表明行动的主动性,并因为叙述视点不同形成了外向和内向两种语义传递模式,由此演化出一些具体的句义类别。"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基本语义、语义传递模式和具体句义类别构成的层次性系统。  相似文献   

17.
汉语流行语中存在着大量的语言变异现象。流行语语言变异的诱因有多方面因素,既有语言自身的内部原因,也有语言的外部原因,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的语用心理等是催生流行语的主要的外部诱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仿拟从修辞手段发展为造词手段的现象,要点有四:汉语重意合的特点是语言系统内部的原因;对新事物、新现象进行指称的需要与旧有造词手段造词的有限性和滞后性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仿拟发生功能转变的外部原因;联想和类推的思维方式则是认知上的理据;历代文人用典、化用是仿拟造词法形成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