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在话筒前面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收视率.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你说得过火,你的节目才会够火!  相似文献   

2.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是,在话筒前面的,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收视率.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你说得过火,你的节目才够火!  相似文献   

3.
有人曾说过,电视展现的就是说话的人头。这话虽说有点太绝对,但却也道出了说话对电视的重要性。一是电视离不开人说话,二是说话水平的高低基本就决定了电视节目好不好看。在电视中说话的人当然是林林总总,不胜枚举,但其中最具有话语权,对电视节目的话语质量、效果具有绝对影响力的人当属主持人了。本文将从主持人中的对话入手,探讨让电视谈话更精彩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说话,是主持人表达节目内容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也是一个节目能否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因素.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说话方式的要求不尽相同.新闻播报类节目需要的是沉稳庄重;娱乐类节目需要的是诙谐幽默;少儿节目需要的是活泼欢快等等.作为主持人,只有掌握了适当的说话方式,才能成为节目内容与电视受众之间最好的桥梁.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也直接影响了电视节目的说话方式.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要求主持人由"播"变"说",由"照本宣科"变"连说带评".尤其是当"讲故事"成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结构方式时,这种"连说带评"的说话方式就成为了这类节目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5.
一段时间以来,很多播音员被称为主持人,而有些主持人也被称作播音员或者是主播。那么如何界定呢?弄清这一点,对于主持人和播音员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 1.说话的角色--主持人:"我";播音员:"我们"。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以"我"的口吻,与广大电视观众包括现场的嘉宾说话、交流的,观众看到的主持人的提问,听到的主持人的观点,都被毫无疑义的认为是主持人自己的设问和  相似文献   

6.
有人说"主持人是节目的主要操作者,是节目与观众之间感情和信息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也有人说"主持人是方针的体现者,内容的组织者和节目的主播者"。归根结底,不论是美国主持人还是中国主持人,节目主持人是在电视节目中以个体行为出现,用形态、有声语言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传播对象的心理需求而出现了一种媒介人物-节目主持人。因为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区别,同时也因为人文环境的各不相同,中国和美国的主持人又有着各自的理念。当经济全球化逐步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时,节目主持人开始从最初的单一形象,向现如今的多元化迈步、挺进。不管是中国的主持人,还是美国的主持人,它们都有各自的风采和一套属于自己的主持艺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谈话节目是主持人和嘉宾或现场观众通过"听"和"说"的形式进行直接交流。美国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人拉利?金曾经说过:"谈话的首要规则就是听,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好的谈话者,你必须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听者",可是长期以来很多主持人忽视了  相似文献   

8.
微博越来越火,有人说微博是"网络民主",也有人说微博是网络大字报。微博究竟是什么?怎样认识微博?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媒体舆论平台和舆论媒介?微博实际上是传播意识形态微博作为一个舆论媒介,带有一种什么性质?比如我今天在这里说话,远的、近的  相似文献   

9.
在世纪之交、千年更替的重要历史时刻,浙江大学迎来了第一个百岁寿星陈鸿逵教授的生日.浙江大学档案馆领导手捧鲜花,抢先一步向陈教授百岁华诞表示庆贺,并衷心感谢他对档案工作的支持和关心,亲手送上"浙江大学首批名人档案--陈鸿逵教授档案目录(计150件,10326页)".陈老先生接过这份"礼物",两手顿时合抱胸前道谢,连声说:好!好!好!陈老先生的女儿说: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档案馆做了一件大好事.  相似文献   

10.
崔海莉:各位网友,大家好!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讲讲邀请本期嘉宾的一段小插曲,当我以<名家访谈>栏目主持人邀请本期嘉宾时,他回复我: "我不是名家,你访×××吧!"我说:"我们只访教书的."他又回复:"我院名家众多,我真的不能算名家."直到我解释说别人自有别人会去访,他才算是接受了访谈.  相似文献   

11.
芦锦霞 《青年记者》2006,(20):62-63
说到主持人"海选",其实央视《挑战主持人》栏目已经带有"海选"的色彩,但这档节目的播出是常态化的,选拔出优胜者并没有专门的用途,只是为决出高下而进行的才艺竞赛.本文讨论的重点不是这类常态化的主持人选秀节目,而是某一特定电视栏目为招聘主持人而组织的全国海选,如最近颇具声势的为《开心词典》征集男主持的海选活动--《魅力新搭档》.  相似文献   

12.
"我从小不会说话,总会说些不该说的话,也没办法……",这是方大同《小小虫》里唱到的,第一听到感觉自己和这歌里唱的很像。可是,已经作为广播主持人的我,怎么还能够像小时候一样"不会说话"呢?于是笔者开始学习怎样在广播节目中营造一个轻松、娱乐、自然的听觉氛围。尤其是在前些年做的一档全民参与节目——《动感麦克风》中,每天都和很多听众调侃,从对话中发现亮点,给了笔者不少对于问答方面的启发。  相似文献   

13.
赵金  许林  曾璜 《青年记者》2008,(13):32-35
主持人:许老师、曾老师,两位好!"广场鸽"、"藏羚羊"、"华南虎",新闻照片造假成为最近一段时间社会舆论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4.
酒精依赖是一种病;酒鬼,是需要帮助的病人"大家好,我是一名酒鬼!"孟小军高声说道。"你好!"其他人高声回应。第一次参加的人,很难接受这样的坦承。然而时间一久,便会为这个团队所吸引。它大概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人人平等的团队,不用交会费,没有领导、会长、组织者,参加者有企业老板、公司职员、医生、律师、教师,年龄从20多岁到50多岁……如果非要分出"级别",标准便是他们与酒瘾抗争的时间,有人"停酒七年了",有人则说,"今天是第三天,请大家帮助我"。讲到"如何变成一个酒鬼"时,常常有人声泪俱下,谈起"与酒瘾搏斗的经历",也有人自嘲,但永远不会有人讥讽他们,  相似文献   

15.
喜欢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有人说,应当要有"孩子的立场",于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甚至比孩子还"萌"。我只赞成一半。如果说要有"孩子的立场",那么就得有"成人的立场"。落实到言行上,就是既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又要站起来带孩子走路。  相似文献   

16.
向杨 《视听界》2010,(4):109-109
一、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副语言 1.目光语 人的目光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交流喜怒哀乐。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要善于运用“眼语”来说话。凡是主持人与嘉宾或观众交谈时,都要善用目光语向对方传递各种信息,让对方感受到主持人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另外,主持人是对着摄像机说话,应把镜头当作观众的眼睛,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真诚地为观众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7.
刘峰 《声屏世界》2005,(4):37-37
要准备“说”的提纲 一名“说”得好的主持人.应该坚持参加采访和写作.用自己撰写的提纲说话,即使是编辑写好了解说词.事先也要认真准备一番,在充分理解、消化、记忆后,把它变成自己的话才能形之于声。切忌读稿、背稿。  相似文献   

18.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次日,全世界的媒体都给予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高度的评价,就连一向对中国过于挑剔的欧美媒体,也罕见地一致称赞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称这是"艺术之美的杰作", "中华文化的缩影",形容词也是一个比一个有意思--法新社的"Spectacular"(壮观的),路透社的"Dramatic"(充满戏剧性的),<澳大利亚人报>更是说的好:"Confucius says:Letthe Games begin!"(子曰:让奥运开始吧!).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广播节目以主持人直播的形式出现,还是在1986年,珠江经济台首开先河。这之后,中国广播界掀起了一阵"经济台旋风"。1991年,沈城的上空也出现了直播的声音,这一新颖的广播形式,立即吸引了听众。一时间,主持人炙手可热,参与节目的听众趋之若鹜。直播节目中"主持人"的形象也不再是高高在上,主持人别于"播音员"的声音更加平实,说话方式更加轻松自然,更易让人接受而有亲切感。另外,广播节目的内容也随之有了很大变化。与听众的互动节目增加了,比  相似文献   

20.
电视台的主持人,靠一张嘴吃饭,能说会道是起码的,但是,在话筒前面的,都是能说会道的,所以还要看谁的表达更有个性。有人说,主持人“会说”,节目只是温吞水;主持人“敢说”,节目才会有关注,才会有收视率。业内人士则直言不讳:你说得过火,你的节目才够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