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章采用献资料法,对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排球运动的研究视线投向社会学领域,从其一个世纪的时空领域里的三个维度,即排球化的深度、大众排球的宽度、排球运动社会价值的高度,进行探索研究排球运动中有关社会学的问题。通过阐析表明:排球化、大众排球、社会价值三之间是互相促进、互相关连、互相影响的。其中排球化是促进排球运动发展的社会支撑,大众排球是推动排球运动前进的社会基础,社会价值标志着排球运动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2.
排球运动是比较普遍的一项体育运动,但由于比赛及技术要求特点所限制,参与排球运动必须有较好的技术,传球则是排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3.
邱惠珠 《体育师友》2009,32(3):14-16
运用文献资料、实验对比、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无排球技术基础的学生进行软式和硬式排球教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软式排球较硬式排球技术更易掌握,学生在比赛中的持续性、娱乐性和观赏性更强,中学开展软式排球运动较硬式排球更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4.
排球比赛是一项对抗性和集体性较强的运动,每一个技术动作都具有时间短、技巧性强、空间争夺激烈的特点。同时由于排球规则的不断修改、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更加促使当代世界排坛运动向着“高”“快”“全面”的方向发展,这样越来越显示出排球比赛已成为双方身高、素质、技术、战术、意志的全面抗争,因此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必须根据排球运动的特点和当今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进行。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进行研究。以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分析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的运动现状及动机,借以推动排球运动在河南省的普及推广,落实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共筑全民健康的中国梦。研究发现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参与排球运动的主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为:消遣娱乐、强身健体、提高能力等;客观动机由强到弱依次是朋友影响、学校培养、单位(学校)影响等。河南省高校排球人口运动动机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排球运动场地设施较落后,排球运动项目较少,排球活动的组织形式限制,排球文化精神弘扬力度较缺乏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排球运动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作为体育运动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过不断地发展 ,已拥有自身独立的科学体系。本文结合九十年代以来排球运动、排球学科、排球科研三个方面的情况对排球运动科学进行阐述 ,分析了现代排球运动科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沈阳市部分初级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得出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较差,学生的喜爱程度下降,对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不够全面。排球运动的自身特点、场地设施的局限性、排球教学的不力、有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立体教材等因素是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张明 《体育世界》2011,(7):45-46
与篮球足球并称的排球运动是一项集竞技、娱乐、健身于一体的运动项目,具有较高的锻炼和健身价值,但近年来,我国排球人口成萎缩趋势,排球运动的后备力量存在明显的不足,西安市中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也在下滑。为了解其原因,对西安市中小学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分析得出排球运动开展现状较差,学生的喜爱程度下降,对排球的基本技术动作掌握不够全面。排球运动的自身特点、场地设施的不完善、排球教学手段方法的单一化、学校重视程度不够等因素是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因素对改变这种现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韩宝昌 《健与美》2023,(5):137-139
排球运动是现代体育运动中的明星项目,具有观赏性、运动性、竞技性、互动性等特点。经过对排球运动的动作进行拆解细分后发现,垫球是排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动作,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垫球动作的标准性和准确度对其排球运动的整体动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核心力量训练是运动训练当中的一大有效方法,将核心力量训练应用到排球垫球运动的训练当中,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排球垫球技术的稳定性。为进一步证实核心力量训练是否可以提升排球垫球的稳定性,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核心力量的角度,对排球垫球动作技巧的稳定性训练进行分析,希望以此完善排球垫球运动训练体系,全面提升运动员的排球垫球技术和技能。  相似文献   

10.
试论软式排球在高校女生排球专项课中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女生上排球专项课时传球怕挫手,垫球怕疼的特点提出引进软式排球可弥补这一不足,同时提出女生学习软式排球既是辅助提高硬式排球运动技术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又使软式排球运动得到推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排球作为一项具有趣味性的体育运动,深受公众喜爱,尤其随着中国女排的再次崛起,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排球热潮。但在排球运动中的运动损伤也时常发生,运动损伤的发生往往对运动者造成诸多方面的不良影响。笔者将从排球运动技术的各个方面分析排球运动损伤的成因,并基于此,对排球运动者在运动中如何避免运动损伤提出建议,以降低排球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的几率。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对安徽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150名大学生进行了排球课学习认识状况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由于排球运动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排球较少,且排球运动技术要求较高,造成大学期间学习排球技术有一定的难度。但调查发现他们对排球课的学习有较高的兴趣和信心。同时指出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是提高高校排球教学质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排球传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是利用全身协调力量并通过手指、手腕的弹力去迎击球的一项技术动作.排球传球技术是排球教学的重要环节.根据排球传球的技术特点,笔者在排球教学中利用篮球做辅助练习,实践对比显示,成效较好,尤其是对排球正面传球技术快速提高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排球起源于美国,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排球运动逐渐发展壮大、走向世界。近代早期,由美国军人及商人将排球运动传到世界各地,中国也得以开始排球运动。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逐渐兴起,排球运动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作为人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享受的运动,排球的一些新兴技术与战术在人们享受技击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美国人民喜欢用习语描述排球运动,这也促成了一些带有美国特色的排球术语的诞生。该文主要研究体育英语中排球运动专业术语的特点,通过实例探究排球运动专业术语,总结与归纳排球运动专业术语的特点,以帮助中国排球爱好者能够更好地学习排球运动专业术语的相关知识,进而促进中国排球运动与体育英语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软式排球技术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软式排球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已在我国大力开展并已得到迅速普及。作为排球运动家族新成员能很快被我国各级学校所接受,得益于软式排球的健身性、趣味性及灵活的规则,派生于硬式排球却又区别于硬式排球,对软式排球基本技术教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软式排球与传统排球授课对教学效果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比较研究表明,采用软式排球内容授课较之传统排球内容授课,学生表现出的学习态度更为积极,注意力水平更为集中,更利于学生掌握排球运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梁红 《新体育》2022,(6):85-87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以体育大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有家喻户晓的“女排精神”不断激励着排球运动的进步与发展,但是近年来不断出现的排球运动损伤的发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排球运动的发展。许多排球运动员在受伤了之后就很难恢复到伤前的状态拿到理想的成绩,被迫结束了运动生涯,同时很多初学者在对排球运动没有清晰的认识之前就进行运动时很容易产生运动损伤。因此本文就从探究排球运动进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损伤进行识别,找出导致运动损伤产生的影响因素,对避免损伤发生提出合理化建议,对于伤后的运动者提出针对性康复办法。通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排球运动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有技术动作影响因素、运动者自身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其中技术动作影响因素为排球运动的五项基本技术动作。运动者自身影响因素即运动水平的构成因子分别为运动者自身体能、技能、心理、运动智能。2、易产生运动损伤部位和损伤类型。损伤出现的部位跟技术动作生理和赛场站位有很大的关联,不同的技术练习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磨损程度也不同。3、根据损伤的原因以及生理解剖特点和排球运动项目特征提出康复训练手段,同样进行伤后心理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排球运动发展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探讨,并从哲学角度运用自然辩证法进行论证,发现以寻求攻防平衡为目的的规则改变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排球运动,使排球运动更加激烈、精彩;另外不同时期人们对排球各种功能的需求也有效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它们是推动排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更好地把握和利用排球运动发展的动因能更好地促进排球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车欣彤 《体育风尚》2021,(5):118-119
为建设体育强国,教育部提出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体育专业的学生需掌握多项运动技能,但课时数少,因此需要学生在课余时间内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排球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排球活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排球学生以提高排球技术水平、应付技术考试和丰富课余生活为主要目的;没有同伴、自己技术水平低、没有氛围和课余时间太少等是影响学生参与课余排球活动的重要因素。建议:学生应在课余时间的集中时间进行排球活动,适当增加每次进行排球活动的时间,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使自己的排球技术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0.
王建虎 《精武》2013,(24):109-1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水市甘谷县中学排球运动的开展状况作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天水市甘谷县中学排球运动普及情况,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参加排球运动的情况,学生对排球技术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领导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等方面,并提出以下建议:各级领导加强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重视和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各种形式的排球竞赛,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学习排球的动机,为今后排球运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