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过程中的"错误"是指师生在认知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失误,它总是伴随在教学过程的始终."错误"中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和已有的经验,它客观地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因此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基于"错误"的教学也必将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教学中,学生的一些错误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环节弱化导致的,致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或理解困难,不能将知识迁移到新问题解决中.教师要剖析自己在教学中导致学生错误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文章以此分析教师教学中弱化环节导致学生问题解决时出现错误,并给出改进教学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设计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在教师的意料之中,但作为教师,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学生中出现的或提出的问题在教师的意料之外,有时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而一笔带过,失去了一次探究的机会;有时则通过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探索,从而得到意外收获,既培养了学生思维,又提高了自己的认识,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笔者在一道习题的教学中曾遇到这种"意外".  相似文献   

5.
美国心理学家罗斯说过:"每个教师应当忘记他是一个教师,而应具有-个学习促进者的态度和技巧.借"题"发挥是一种改变学生思维定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强调模式教学,学生常因"思维定式"而出现错误(或费时费力)的事情时有发生,作为教师应给予及时关注,想方设法帮助学生跳出已形成的固定思维模式,开辟灵活、发散的解题思维.  相似文献   

6.
学生学习数学概念,解答数学习题,描绘函数图象,画出几何图形等,常常会出现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或可能出现的错误,教师处理的方法往往有以下两种:一是发现学生的错误后,对错误之处进行数学辨析;二是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在教学中将某一内容的错误归类,加以讲评、纠正,以防止错误的发生.这两种方法无疑是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的缺陷在于不能充分暴露错误过程,学生不能获得错误的心理体验.我在教学中采用一种"有意差错"的方法,即在解题过程中,根据学生容易忽视或弄错之处,有意将解题过程"不露声色"地讲错,最后引出矛盾或说明解答是错误的,然后师生共同纠正错误.这样充分暴露了错误过程,让学生在"情理之中"惊呼上当,使学生加深对错误的认识,在知识上来一次再认识,在能力上得到一次再提高,从而达到预防错误、提高解题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说到体育课上的"放",人们总是习惯地把它和"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等同起来,所以体育教学到了该"放"的时候也不敢"放",惟恐沾上口诛笔伐的"放羊"式教学之嫌.其实这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放"."放羊"式教学教师是旁观者,教学无准备或准备不充分,学生无目的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相似文献   

8.
"主动纠错行为"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在错误可能被预见的情况下,当学生的语言错误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教师主动地就可能发生的错误进行讲解的教学活动.在一般的教学活动中,提示与纠正错误是有益的教学行为.但是,在初级汉语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主动纠错有时不仅无益,反而妨碍了学生的语言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本质上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出现认识的偏差或者失误,教师也会出现"有意"或者"无意"的教学错误,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错误资源",有着重要的教学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学生的错误、善待学生的错误、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错误、善于预计可能出现的错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积极的思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在课堂上有些教师往往为了教学流程及任务的完成,总是极力回避学生的错误,把学生的出错现象简单理解成学生能力、技术的不足;有些教师因为有了预设的答案,有了规定的思维行进路线,还可能把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一些创见当作错误而抛弃。基于以上的认识,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一、宽容错误,引发"思维风暴"著名特级教师李烈说:"孩子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因此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允许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生命科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生物知识中繁多的概念、复杂的结构、深奥的理论以及生僻的字词,常会出现解答错误、读音不准、讲解不透等现象,从而出现教学失误。作为教师在处理这些失误时,应本着实事求是、沉着冷静、因势利导和真诚的原则,用教学机智巧借"失误"为"资源",以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不能文过饰非、或反过来训斥学生;而应当实事求是、心胸坦诚,或承认自己讲错,或从错误中引出教训,使大家认识更深,或设法巧妙地更正错误。  相似文献   

1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当学会引导学生在不断的纠误过程中完善自我,增强自身能力。本文阐述了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待"错误资源"的态度,提出正确利用"错误资源"完善初中语文教学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典型错误,经过教师的多次纠正后,在做题时仍重复出现,我们称这种现象为"错误重复现象"."错误重复现象"是教师最感头痛的问题.许多教师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多次纠正过,而且指出错误因为时学生也明白了,为什么学生仍会再次出错?  相似文献   

14.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无论课堂还是作业,学生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有的可能是我们再三强调的,有的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面对学生暴露的错误,我们是否认识到这些可能会成为教学资源呢?如我教学"圆环的面积"时,课堂上就有这样的一个小插曲.  相似文献   

15.
<正>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们会达成一种共识:学生的错误就像是误差一样不可避免。这严重拷打着教师们的完美情结,他们常常感慨错误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很显然,学生的成长之路上,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但问题的症结不在学生,而在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错误观。错误也许是障碍,但换一个角度,更可以成为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不要简单地将之归结为"坏家伙",而恰恰可以将之看做是一个另辟蹊径的教学切入点,这往往能  相似文献   

16.
正由于心理年龄的制约以及"解决问题"本身的复杂性,低年级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错误现状,加强对错误的梳理和纠正,避免"就题论题"的片面做法,探寻充分利用错误资源的有效措施,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全面提升。一、预错——实施细腻指导为了让学生的读题过程能够外显化,方便教师的检查与督促,让学生养成细心读题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一直  相似文献   

17.
刘霄 《教育探索》2001,(1):51-51
一、善于预见的心理策略  善于预见的心理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根据学生学习变化的苗头,预测其学习问题和结果(正或负的效果),并针对情况作出及时处理。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数学公式后,估计到学生做练习题时可能出现的错误,预先安排不同类型的作业题。学生在课堂上做作业时出现错误,教师及时在黑板上进行纠正,就使学生在课下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提前排除,既减少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又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时间。  教师教学的预见策略在讲课时能发挥作用,是因为他们在备课时就已做了准备。这种对教学效果的超前预见能…  相似文献   

18.
有专家指出:学习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每天要面对许多学生在练习、作业、试卷中的各种错误,甚至会在课堂内讲过多遍,结果他们还是错.教师应如何及时捕捉各种"错误"这一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总结、分析和纠正提高学生的效率及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作为一名物理教师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物理基本操作的指导与训练。现指出较普遍出现的操作错误 ,并明确正确的操作方法 ,希望能引起重视并对可能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纠正。1 刻度尺的放置出错点 :零刻线或整刻线不对齐物体边缘 :尺子放斜。正确方法 :零刻线或整刻线要对齐  相似文献   

20.
严万辉 《成才之路》2014,(30):38-39
正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或教师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但面对这些"错误",教师是如获至宝还是袖手旁观呢?布鲁纳说:"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数学教学中的"错误",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去亲历探究的全程,获得宝贵的数学思考和经验。所以,教师必须以平和的心态容忍错误的存在,将其作为一种可用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巧妙的利用,以促进学生成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