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府际合作治理视域,对我国体医融合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体医融合现实困境包括府际法律法规政策细则尚未完善,多元主体的府际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府际间信息和资源共享平台尚未搭建,有效的府际协同机制尚未建构。提出优化路径:完善法律法规,构建体医融合府际合作的制度保障体系;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主体的府际合作网络;政府主导加强顶层设计,搭建府际信息与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府际协调机制,促进体医融合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体质健康是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的基础。以体医融合为出发点,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界定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主要维度,分析了深圳“脊柱健康服务站”模式、上海“体教医”相结合模式、常州“健康促进新模式”的主要经验。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体医融合政策与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政策的关联性不强;政策主体模糊,主体参与的协同性不足;体育健康促进内容松散,标准性缺失;体育健康促进的运动处方库建设滞后。结合体医融合模式,提出优化路径:强化法律效力,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的契合性;明确实施主体,形成多主体协同参与模式;完善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内容结构,建立规范的内容标准;强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运动处方库”,全方位提升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3.
体医融合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跨领域合作。跨领域合作视域下的体医融合是围绕共同目标,通过共同决策、共担责任、共享权力促进体育领域和医疗领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互动合作,相互信任、共同努力形成新的服务统一体的过程。当下中国体医融合存在知识技能标准缺乏,相互认同难;培训主体缺乏权威性,职业资格认证存在壁垒;共识模糊,具体利益冲突;条块分割,责权利难以共同等难题。加强体医学科循证标准研究、建立资质认证体系、探索利益协调机制、统合体制机制是跨领域合作视角下体医融合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社区体医融合作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为国民提供全流程、覆盖生命全过程的发展保障。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审视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机制建设状况和困境。研究发现,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中存在基层治理权责设置失衡、综合治理工具运用匮乏、服务主体协同供给能力孱弱、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话语权缺失等困境。健康中国背景下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治理的实施方案:1)优化基层治理权责匹配,强化治理运行监督力度;2)组合运用多类型治理工具,优化体医融合治理结构;3)深化体医融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路径;4)畅通利益表达渠道,保障专业职能部门和社区居民的参与权与话语权。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围绕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展开研究,从美国的市场化与多元主体协同体系,日本的政府主导与家庭、学校、社区联合监测模式以及俄罗斯新版“劳卫制”下的政策协同与组织过程保障模式中得到启示。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具有主体多元、政府主导、过程渐进、效果有限等时代特征,应在“社会-学校-国家”关系视角下协同推进体医融合,培育核心素养。在社会层面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跨部门推动体医融合政策协同;在学校层面以“教学-监测”双循环同向发力培育核心素养;在国家层面优化制度设计,引入“政府主导-市场监督-家长监督”全监督链条,构建管理创新机制,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6.
美国作为体医融合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协同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等多元主体通力合作,把体力活动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方式,强调医疗卫生与体育非医疗手段深度融合,通过明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权利及责任,构筑整体均衡的合作秩序,走出了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之路。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厘定体医融合协同治理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美国的体医融合协同治理体系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采取顶层设计协同的治理环境;(2)构建多元化健康服务平台;(3)健全治理责任分担机制等协同治理举措。基于此,获得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启示:(1)加强政府部门的核心领导,顶层设计协同治理框架;(2)协同体育和医疗机构联袂,构建体医融合服务平台;(3)建立科学的责任分担机制,明确多方主体治理责任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协同治理有序推进,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强力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区体医融合工作是我国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和促进全民健康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性环节。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社区体医融合的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我国社区体医融合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体质、促进健康关口前移;减轻社区居民负担、节省医疗卫生成本;培养健康生活理念、凝聚全民健身共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迈进体育强国目标。在我国多个城市的社区体医融合实践中取得显著效果,目前形成有社区体质监测中心、社区医体结合、社区政企合作和社区政校企联动等服务模式,但仍面临新体医融合理念欠缺、体制机制与政策资金设施等保障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为此,建议推广居家健身计划,转变体医融合观念,深化社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政策、人才、资金和设施等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整体性治理视域下青少年课外体育培训治理要素、困境,并提出治理路径。困境:主体利益冲突,供需结构失衡,信息共享迟滞,政策体系断层。治理路径:加强政府主导,平衡主体利益;推动行业改革,优化供需结构;整合技术体系,增进信息共享;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9.
基于体教融合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阐述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作为落实体教融合的重要抓手及其联动组织机制构建的现实诉求,构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协同发展联动组织机制,旨在实现协同联动、优势互补共赢的新格局,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强化后备人才培养,推动体教融合的有效落实。其协同发展联动组织机制是在决策层、执行层和参与层的共同参与下,以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龙头,以各省市教育局、体育局为主导,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为承载,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师生为主体,进行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省(市)内联动和省(市)间的联动。在实践过程中,以联动政策为引导,以联动制度为规范约束,以联动资源为载体,共同保障联动机制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梳理英国运动转介计划的发展经验,旨在为我国体医融合提升身体活动水平、促进健康从宏观远景细化为具体行动策略提供方法借鉴。英国运动转介计划的形成是一个不断探寻优化的过程,改变生活方式是英国运动转介计划形成的主要原因。英国运动转介计划在患者筛选、转介流程、计划设计等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指导体系,并从参与主体、人员责任、准入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提供了保障机制。当下我国体医融合推动存在参与主体不全、资源整合不够、从业人员责任不明晰、准入及培训机制不健全、效果评估缺失等问题。英国运动转介计划对于我国的启示是:厘清相关参与人员在体医融合过程中的责任,建立健全准入和培训机制,完善评估体系,制定体医融合干预后的后续措施,搭建数据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现代化是管理理念与方式的优化升级,新时代亟需探求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与实地调研等方法,以精准治理范式为切入点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现代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治理现代化面临实际治理中的精准治理意识缺乏、传统体制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壁垒、数据信息孤岛所致的健康促进信息资源失联、大数据技术薄弱与专业人才短缺、精准治理的配套制度设计缺失等现实阻碍。政府主导推进精准治理理念传播,以数据治理思维引领治理现代化进程;转变治理模式,形成以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数据为核心的靶向型精准治理;完善体质健康数据库建设,构建共享开放的数据信息系统交流平台;探索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与数据技术研发相结合;完善法律监管机制,促成利于大数据嵌入治理的配套性制度环境是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治理现代化日益成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的新诉求。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逻辑与现实困境,提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逻辑转换的创新动力和发展路径。认为:治理主体与结构的重塑是推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善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统耦合为其提供了目标导向;从渐次改进到整体建构是治理现代化的关键结点。在现实中,存在“即兴式”举措多于制度规范导致治理体制法治保障欠缺、“风险控制型”治理方式导致治理路径本末倒置、治理系统内部主体间联动合作匮乏降低治理效率、治理手段与方法难以适应实际治理的复杂化要求等问题。提出:推动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法治化进程,建立治理行为规范体系;以“主动健康”理念为引领,创建“防治一体”全域联动治理体系;融合区块链、AI等新兴技术,实施“数据–智慧”治理工程;构建青少年体质健康治理评估体系,促成“以评促治”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3.
健康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远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扶贫有助于促进体质健康教育公平,促进优质资源下沉、赋能精准健康脱贫。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双减”政策实施为导向,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究远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扶贫的实践困囿及突围路径。结果表明:因远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扶贫过程中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在现实中存在实施利益主体政策缺位、错位现象,目标利益主体实施意愿、参与动力不强和接受度偏低,其他相关利益主体支持力度欠缺等现实困囿。突围路径建议:政府及相关主体战略统筹、完善政策体系保障,加强管理部门及服务者公益本质引导、利益激励及风险分担,增强青少年群体正向宣导、提升认可度及服务质量,激励体质健康教育机构及社会力量主动参与,从而推动远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扶贫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任何组织的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利益相关者视域下的大学治理强调多元利益主体的有效参与,要求大学利益相关者作为权力主体民主参与大学治理,实现大学共同治理,充分表达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民主、参与、合作、利益最大化的制衡关系和价值诉求.从以构建多元治理主体为价值目标,以促进各方积极参与为合作动力,以协调各方协同合作为实体框架,以完善大学治理制度为条件保障四个方面促进大学治理进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体医融合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主要途径。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及当前我国体医融合的发展现状,发现我国体医融合在体医融合政策及跨部门间合作、发展思路及服务模式、试点形式及服务范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数量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体医融合理念及顶层设计、体医融合机制、支撑服务体系、全面发展等方面还略显不足。基于此,提出重塑理念,完善顶层设计;转变职能,构建体医融合机制;强化供给,健全支撑服务体系;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布局,实施系列工程等促进我国体医融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与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多层次治理理论为依据,探讨我国体教融合的发展困境及完善对策。多层次治理视域下,体教融合协同治理框架应包括利益协同、行动协同、制度协同与目标协同四个维度。目前的发展困境:相关部门行动目标不统一;基层政府缺乏行动互通性;实施层面管理缺位,组织实施混乱。完善对策:加强多部门的沟通交流,树立协同精神;创新多层次治理体系的组织结构设计;创设各主体间平等合作环境及利益驱动机制;完善管理监督机制,促进体教融合切实发展。  相似文献   

17.
“健康中国2030”大环境下的“体医融合”是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的重要学科交叉,通过多层设计对体育领域与医疗领域在不同主体方面进行内容融合,相互合作构建成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服务的重要架构。当下我国“体医融合”青少年健康存在应试压力对体育锻炼的影响;体医专业标准对青少年健康划分缺乏认同;医院辐射范围难以满足青少年健康需求等现实困难。完善体医学科健康促进判断标准、建立体医双向资质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体医融合”健康促进路径规划,以期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在“体医融合”的学科交互下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8.
现今大学生体质健康治理中存在精准治理欠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畅、学生主动参与不足等问题。大学生体质健康网格化治理模式有助于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闭环管理体系、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化治理格局、促进从以管控为核心向以服务为核心转变、推动从尊重个体价值多元化向公共价值认同转变。其实现路径包括:学校与家庭联合共育、学校与社区互动联通、学校与企业合作共赢,是达成人人有责的网格化“共建”方略;多元主体参与、合法权利保障、科技创新驱动、体教融合发展,是实现人人尽责的网格化“共治”途径;面向全体学生的资源平等化、服务差异化,是通向人人享有的网格化“共享”方式。  相似文献   

19.
"健康中国"背景之下,体医融合作为健康服务的新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聚焦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供给,结合现阶段我国体医融合健康服务的实践探索,从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产业融合、社会治理以及理论与技术方面对体医融合健康服务进行多维审视,分析了我国体医融合健康服务供给的内在困境,提出了供给侧改革视域下体医融合健康服务有效供给的优化方略。  相似文献   

20.
龙佳怀  刘玉 《体育科学》2023,(8):79-89+97
体医融合研究日趋丰富,体医融合实施(试点)逐步增多,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带来契机。通过文献资料分析和实地调研,剖析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和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内涵,阐释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构建意义和构建原则,审视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现实基础。研究认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构建主要包括平台构建框架、平台主体功能、平台服务体系、平台内容结构及平台运行流程。研究提出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推进路径: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职责;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基层社会健康治理能力;强化政策支持,完善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的体制机制;加强体医融合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完善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硬件设施建设;夯实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数字化赋能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依托国家全生命周期体医融合服务系统平台建设,采用统分模式或统建模式,建设国家、省、市、县一体化体医融合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