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存在一些缺陷。政府和社会应充分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更新观念、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尽快制定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2.
韩新宝  李哲 《学会》2010,(2):10-14
发达国家在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发挥政府的扶持引导作用、加快农民合作组织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农民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重视农民素质提高是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3.
崔美花 《今日科苑》2006,(12):72-7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科技素质不高、农民心理素质和观念存在一些缺陷。政府和社会应充分了解我国农民素质现状,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制定提高农民素质的总体规划、更新观念、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和尽快制定农民工培训费用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制度,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根本举措,对于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政治生活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和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要求的农民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系统阐述农民素质基本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比较分析了山东农民素质的现状,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加快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闫红梅 《中国科技信息》2007,23(14):193-194
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根本举措,对于培养现代新型农民,实现农业转型,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农村城镇化发展,以及全面提高农民经济生活水平和社会政治生活地位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时期,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特点和农村、农民全面发展要求的农民职业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文章简要分析了培育新农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了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文化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韩新宝  叶淑芹 《学会》2010,(9):3-6,16
农民培训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民合作组织在农民培训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该文在分析农民培训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农民培训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子女的教育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农民子女的教育的角度,探讨教育在"农民问题"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就当前农民子女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子女的教育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农民子女的教育的角度,探讨教育在"农民问题"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就当前农民子女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农民阅读导读是指导农民提高对知识阅读意识理念的认识,培育农民阅读兴趣,辅导或指导农民如何进行有效地、快乐的阅读.把持农民阅读导读的思想基点,就是导读者给农民以正确的阅读方向与目标、给农民以有效地阅读方式方法.农民导读的思想基最应该为促进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农民提高科技文化水平,为农民更好地休闲娱乐等提供精神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王锋 《今日科苑》2007,(4):13-13
基于农民流动与分化所形成的不同特点,实行分类实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是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3.
徐剑  徐倩 《科教文汇》2007,(7X):32-32,54
子女的教育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农民子女的教育的角度,探讨教育在“农民问题”中起的重要作用,并就当前农民子女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5.
樊志伟 《情报杂志》2012,31(5):150-154
我国正处在农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农民信息需求的满足程度是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决定性评判标准。在调查统计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状况、研究热点两个方面,对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状况调查、特征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农民的生产、农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佥.金融在农村的发展程度,决定了农民、农业发展的速度.我国已经颁布了针对农村地区特点的金融管理办法,但是农民在筹措资金方面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最重要的表现是:人多而穷、素质不高、“能力贫困”。本文剖析农民问题,指出转型期农民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缺失,进而分析农民问题中教育因素作用,最后提出教育视角下解决农民问题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百万农民大培训“川军”品牌叫响全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是“民工潮”的主要源头。现有人口8700万,农业人口6800万。其中,农村劳动力3800万,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万,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科技致富任务十分艰巨。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结合四川实际,以推进农民知识化为重点,以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为目标,大力开展百万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致富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民法律意识的现代化是实现农村法治化的关键和核心。从经济、文化、法律三方面阐述了黑龙江省农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经济知识、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成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管理素质、道德素质、民主素质、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