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隧道工程中,搞清楚围岩的分级以后,我们还必须要清楚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针对不同因素采取不同的措施,就可以预防一些病害,提高隧道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2.
邱政 《科技风》2014,(14):87-87
膨胀性围岩的膨胀性随时间的变化呈现不同的性质,对隧道的施工带来的危害也不同。本文对膨胀性围岩的膨胀性来的早或晚对隧道工程的影响做了分析,得出膨胀性来得晚较来得早好,隧道在施工时应尽量减弱围岩的膨胀性,在运营阶段的要求则可适当放缓。  相似文献   

3.
膨胀岩属软岩,它具有显著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特性。处于这种岩性中的隧道,当膨胀围岩自有的含水量或工程引起的含水量增加时,围岩将产生较大的变形,同时衬砌结构将承受很大的围岩压力。隧道工程穿越膨胀性围岩地段时,围岩的膨胀性将导致支护结构承受额外的附加荷载,降低了支护结构的安全储备,甚至超过了支护结构的承载能力,造成结构破坏。结合国内时速250km高速铁路隧道Ⅳ、Ⅴ级围岩地段加强型衬砌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手段,模拟不同工况下结构的受力状态,分析得到膨胀岩地层隧道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简单介绍了隧道围岩松动圈,在阐述了地质雷达检测围岩松动圈厚度的原理和方法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采用具体的检测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认为采用地质雷达测试围岩松动圈是可行的,并分析比较不同地质条件下隧道围岩松动圈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围岩压力的确定对于地下工程结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因素众多,通过对岩体结构尺寸、岩体的强度、洞室的形状、信息化施工、洞室埋深与地质构造这几方面进行的分析,得出了上述因素对于围岩压力的影响,为设计中合理确定浅埋隧道围岩压力提供了相关的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6.
当前岩土工程勘察中已取得了很大进展,水下隧道岩土工程勘察的要点在于选择稳定的隧道洞口、适当的隧道埋深、岩体强度和隔水性能良好的隧道围岩,根据判定的隧道围岩类别和预测的涌水量,提出合理的隧道支护和防止水措施建议,为提高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是该工程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圆形断面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合适的地质模型,分析了隧道开挖过程中,隧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规律,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8.
隧道围岩不稳定性一般有:坍方、剥落、滑移、碎裂松动、塑流涌出,膨胀内鼓等等,隧道稳定性就是指抵抗上述破坏,保持隧道围岩稳定和安全的力学性质。因此对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分析是进行隧道工程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本文以现今各种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分析方法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几种主要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详尽的比较和总结,从而归结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劣之处,以及每种方法所适用的围岩种类。  相似文献   

9.
铁路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占有较大比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法不当、组织单一、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易造成隧道部分变形侵限换拱而导致隧道整体施工进度推进缓慢.文章分析了软岩隧道变形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从工艺原理、工法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控制要点、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路单线隧道软弱围岩短台阶法快速成环施工技术.短台阶法快速...  相似文献   

10.
以某公路隧道工程为例,对常见隧道软弱围岩病害进行了分析,并对公路隧道工程中软弱围岩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了研究,希望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前后掌子面不同间距下,非对称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规律、中间岩柱围岩受力变形特征,依托实际工程重庆轨道交通九号线一期工程高天区间工程隧道展开研究;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进行动态模拟,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下洞口切面地层沉降、纵向隧道拱顶沉降、中间岩柱进行分析得出规律性的成果:通过拱顶沉降、中间岩柱变形分析得到前后掌子面最佳的控制距离,受到偏压效应中间岩柱具有明显的叠加性,纵向掌子面间距对于中间岩柱受力具有特定影响范围,施工中通过控制掌子面间距可以有效减少中间岩柱围岩受力,研究结果有效的指导了现场施工,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森 《科技风》2011,(18):169
隧道是修建在底层中的工程结构,在挖开地层并把隧道衬砌修建在地层内的过程中和以后,地层始终对隧道衬砌结构产生作用,本文在提出围岩稳定性基本判据的基础上,着重对公路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隧道施工过程中,V级围岩的合理开挖及其施工质量成为隧道施工技术人员的主要课题。本文以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工程ST09合同段鸡峰山隧道开挖施工为例,重点介绍了V级围岩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要点,以便给其它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刘国良 《科技风》2012,(17):130+156
本文通过对长寿湖隧道的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依据洞段穿越地层的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将隧道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段.借签《铁路隧道设计规范》中的围岩分类方案,将各洞段围岩分为 III 级、IV 级、V 级.最后,对各洞段围岩成洞条件进行研究,可知长寿湖隧道开挖后围岩属于暂时稳定与不稳定情况.建议在坑道的开挖过程中采取承载支护和特殊承载支护等措施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5.
隧道施工会破坏地质岩层结构的稳定性,致使覆盖层的围岩稳定性变差,引起隧道坍塌。所以为了避免隧道坍塌造成施工事故,施工中的力学效应就变得极为讲究。尤其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对于浅埋偏压小净距隧道的施工力学也颇为不同。本文围绕了隧道偏影响因素和不同地质条件下隧道施工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对隧道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中,围岩质量及稳定性的好坏,对设计和施工影响很大。正确评价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部分双线隧道Ⅲ级围岩地段工程实例,对铁路双线隧道Ⅲ级围岩的设计参数优化、施工方法的选择、快速施工组织以及施工注意事项做了一些深入思考,并给出了相关建议,以供今后铁路双线隧道Ⅲ级围岩设计与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成都至兰州铁路成都至川主寺段站前工程金瓶岩隧道3#横洞地质岩性及初期施工支护的详细调查,结合该段隧道的地质环境背景以及现场勘察,探究隧道初期支护后围岩变形破坏的主要特征,同时阐述隧道围岩大变形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隧道围岩大变形发展趋势的预测,认为采取新奥法施工是控制围岩变形、推进施工进度、保证隧道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阐述TGP12超前地质预报在大金山隧道工程的应用,系统介绍超前地质预报原理及施工方法,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该隧道原设计的350米Ⅲ级围岩变更为Ⅳ级围岩,及时地调整了施工方法,保证了工程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20.
以千岛湖引水工程为背景,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针对不同接触段长度、不同围岩等级的隧道与溶洞建立模型,得出了隧道断面不同位置的位移、应力,从拱顶沉降、洞周收敛、拱腰内外壁应力等多个方面对比。结果表明,随着接触段长度的增加,拱腰衬砌的应力、位移显著增加,应力集中现象明显,且在较弱的围岩条件下增长幅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