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速览     
《新闻实践》2014,(8):4-7
新版记者证7月15日起开始换发申领人需签保密协议 新华网7月15日电: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14日在京宣布,2014版新闻记者证换发工作7月15日起全面启动,计划于10月30日结束。本次换发记者证的新闻单位首次增加了纳入试点核发记者证的新闻网站,首次要求新闻单位提供申领人员与所在新闻单位签署的保密承诺书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换发结束后,全国将有25万名新闻记者领到全新设计的记者证。  相似文献   

2.
<正>7月14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布启动2014版新闻记者证换发工作。本次换发记者证的新闻单位首次增加了纳入试点核发记者证的新闻网站,并首次要求新闻单位提供申领人员与所在新闻单位签署的保密承诺书和职务行为信息保密协议。  相似文献   

3.
“为 新闻来源保密”是指为向记者提供有关新闻事实的线索、情况、资料的采访对象保密。通常情况下 ,为了证实所报事实的真实性 ,记者在报道中是要交代新闻来源或新闻根据的。但是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记者在报道中需要使用业务技巧有意识地隐去新闻事实的来源或根据(隐名消息来源) ,不公开线索提供者、被采访对象的可能被识别的有关信息 ,如工作单位或所在学校、家庭住址、职务职称、有关证件号码等等。这是因为 ,在采访过程中 ,被采访者为了说清事件的来龙去脉 ,可能会谈及一些内幕情况或涉及自己和某些人的名字 ,有些内容一旦披露 ,将会…  相似文献   

4.
《新闻实践》2009,(3):52-52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决定从2009年2月25日起统一换发全国新闻机构的记者证。通知称,为保障新闻采访活动的正常开展,维护新闻记者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对新闻记者和新闻证件的管理,做好监督和服务工作,按照新闻记者证每五年换发一次的规定,决定从2009年2月25日起统一换发全国新闻机构的记者证。  相似文献   

5.
传媒动态     
新闻出版总署决定换发记者证新闻出版总署日前下发通知,决定从2月25日起统一换发全国新闻机构的记者证。按照新闻记者证每五年换发一次的规定,总署决定2月25日起统一换发全国新闻机构的记者证,6月30日结束。7月1日起,将通过中国记者网统一注  相似文献   

6.
保密活动的有效开展和保密目标的实现,建立在及时准确定密的基础上.定密准确,才有明确的保密目标,保密措施才能针对性落实.定密是依法行为,以保密法规为依据,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需要为目的,严格制定定密权限,规范定密程序,全面系统分析文件内容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根据涉密文件重要程度和泄露危害程度划分密级.  相似文献   

7.
蔡迎东 《新闻窗》2011,(3):30-30
体验式报道就是记者深入新闻现场、亲身体验新闻采访对象和新闻事件而采写的一种新闻报道。与现场报道相比,体验式报道用记者亲身经历而非普通的采访方式,强调记者的"参与"和"体验",给读者以真实可信之感,被不少媒体应用,也颇受受众欢迎。近年来,我和我的同事有幸去尝试了体验式报道,同时也感受到了这种新颖的采访方式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8.
漫画漫话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保密则关系到国家和军队的安全。在新闻工作中必须贯彻既保守军事秘密又有利于宣传报道工作的方针。宣传报道要服从于军事秘密的安全,只有不犯规、不触雷,才能保证宣传报道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我们军队来说,保密就是保打赢。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也不能用新闻的真实性来冲淡军事秘密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2014年10月29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网站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决定在已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一类资质并符合条件的新闻网站中换发新闻记者证。从这天起,一直在新闻一线进行采访,却始终没有持证上岗的互联网媒体记者,终于有了自己的合法身份,并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本文通过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记者证换发的几次重大制度调整、历史沿革及相关背景的研究,得出伴随记者证的发展,我国媒介管理体制方向的变化,用以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变化做出基本判断与现实展望。  相似文献   

10.
动态资讯     
《新闻界》2005,(1)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3月1日开始实施日前出台的《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3月1日开始实施,这是近日完成换发工作的新闻记者证。新闻出版总署这次换发的记者证共有两种,深蓝色为全国新闻机构记者使用,红色为新华通讯社记者专用。新闻记者证由新闻出版总署统一印制、统一编号并核发。新闻记者证上,分别加盖新闻出版总署印章、新闻记者证核发专用章、新闻记者证年度审核专用章和本新闻机构钢印方为有效。新闻记者证实行年度审核制度,未经年检的新闻记者证一律注销。新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今后,新闻记者证将每五年统一换发一次。我国…  相似文献   

11.
汪群 《新闻实践》2011,(2):60-61
要做一名合格的摄像记者,我感到至少要扮演好三种角色。 首先,摄像记者应是一名"快枪手"。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件,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在尽可能快的时间内赶制出新闻报道。那"快"到底有多快呢?有一位资深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国家领导人出访德国时,有重要外事活动,按照国际惯例,媒体只允许在开场的规定时间内完成拍摄任务。  相似文献   

12.
"每天早晨醒来,一想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开发的技术将会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和变化,我就会无比兴奋和激动。"比尔·盖茨的这句话阐释了他对工作的激情。由工作激情联想出去,我想到了著名记者、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说过的一句话:"激情,是新闻记者的宝贵品质。失去了激情,也就失去了记者的生命。"激情对记者工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新闻实践告诉我们,激情有利于记者工作面貌的常新,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探讨新闻出版审读环节的保密自审。对保密审查的法律依据,保密自审的定义、对象和重点、主体、原则、操作流程等进行了论述。认为新闻出版行业应高度重视保密工作,新闻出版单位应建立健全保密审查制度,新闻出版从业人员应提升保密素养,切实加强审读环节的保密把关,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相似文献   

14.
裘志伟 《新闻实践》2012,(10):82-83
开栏的话: 从本期起,本刊与省记协新闻摄影工委联合出品的"图片检阅"专栏与大家见面了。这是为各媒体和记者开辟的、以一家媒体呈现"一月图片精选"的形式为载体,与大家共同分享图片的魅力、交流摄影心得的平台。我们试图通过这一互动平台,活跃并进一步提升浙江新闻摄影的学术交流与探讨的氛围,展现媒体记者创作的精彩作品,呈现各家媒体新闻摄影的理念、手段和实力。同时,从今年起,我们还将通过这个平台,产生《新闻实践》浙江新闻摄影年度大奖及提名作品。  相似文献   

15.
新闻传播与信息保密从来就是一对矛盾体,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国家秘密的生成必须是合法的,如果国家秘密并未涉及大部分公民的利益,就不能打着国家秘密的旗帜限制新闻报道和信息公开,即便在战时非常态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应该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兼顾到媒体的传播权和公众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我国解密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秘密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时空性,某一国家秘密产生后,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是应当保密的,超过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其特性就发生了变化,密级和保密期限就随之发生变化.解密是指把那些不再具有国家秘密属性的国家秘密事项从国家秘密中分离出来,不再以国家保密法律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记者韩阳)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从2月25日起,将在全国统一换发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证。7月1日起,旧版记者证将全部作废。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韩阳)新闻出版总署近日发出《关于2009年换发新闻记者证的通知》,从2月25日起,将在全国统一换发报纸、期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的新闻记者证。7月1日起,旧版记者证将全部作废。  相似文献   

19.
对记者来说,丰富的新闻源固然必不可少,但要沙里淘金,出"活"新闻就不是那么容易了,需要记者深入生活,多"接地气"。唯有"接地气"方可广交朋友聚人气,方可随时捕捉到灵气漫溢的"活"新闻。一天,鄱阳湖候鸟保护区多宝保护站的李春如给笔者打来电话说,他们那儿的夏候鸟已经来临。去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20.
孙丽 《新闻传播》2010,(4):120-120
人们往往认为"出镜记者"就是在节目开头交待一下时间、地点、环境,把他所说的话与"新闻导语"相混淆。"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也不是场外主持人,他的出现,一要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二要增强新闻的现场感,三要利于引导观众更好地理解新闻内容。"出镜记者"就是新闻发生的参与者,是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是观众派往新闻现场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