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整理关于教育叙事问题的材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教育叙事”、“教育叙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的研究”的概念,在学者的论文中多次出现,为避免混淆滥用,有必要再对此进行一下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2.
本文借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后现代小说叙事理论,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小说中运用的“重写”和“戏仿”叙事策略.从而揭示了这种策略对解构传统男性中心叙事话语和建构女性主体性话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本分析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发现其立足于当下社会发展的现实语境,在新闻话语社会化转型中叙事题材偏向社会生活领域、关注社会底层民生,叙事原型聚焦社会特殊个体、倾向于典型人物的塑造,形成了“叙事时间上妙用叠合时序方式”“根据文本的叙事需要,采用不同类型的叙事者进行讲述”“采用以放射式和沙漏式为主的表层叙事结构”等叙事伦理上的技巧特色,以及“多元视角丰富长篇叙事呈现,公开叙事者建构公正客观表达”“叠合叙事时序增强叙事起伏感,混合叙事结构提升叙事层次”等叙事伦理上的经验策略。在新闻话语权开始分散化和平民化的社会化生产下,以腾讯新闻“谷雨实验室”为代表的非虚构新闻叙事平台在改革新时代想要更好地讲述中国社会故事,则可以从新闻文本上引入媒介变革技术实现多元化叙事表达等方面,改进叙事模式固化等生产掣肘。  相似文献   

4.
坚定历史自信既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关键所在。“纲要”课教学必须着眼于由历史选择到历史自信的主题提升,既要形成以历史梳理为根基、以理论阐释为主线、以价值塑造为目标的多维立体的教学“矩阵”,又要探索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时空叙事、“中国”与“世界”相统一的比较叙事、宏大与微观相一致的方法叙事,通过教学内容的整合和叙事策略的更新,提升“纲要”课教学坚定历史自信的整体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引导大学生形成坚定文化自信、发挥历史主动的认识自觉和行动自觉。  相似文献   

5.
族群“历史”叙事有三种“结构”,即“范式化情节”、“文类”和“历史心性”。“文本”(text)产生于特定“情境”(context)之中,而“情境”也因此文本而强化;在类似情境下,“文本”常依循既定之叙事模式以产生类似“文本”;叙事符号虽循特定模式构成文本,但不同社会情境与个别作者的情感、意图,皆造成叙事符号及其组合差异,以此反映或造成社会变迁。与一般族群或民族历史一样,作为族群“历史”的“弟兄祖先故事”,其内部蕴含血源、空间与时间等叙事符号。  相似文献   

6.
与张爱玲的早期作品不同,《小团圆》在叙事上所表现出的“杂乱无章”、“结构松散”,其实是张爱玲有意识坚持的一种“反时间”、“反因果”和“反情节”的“反传统”叙事.从小说叙事的技术层面上看,《小团圆》出现了两个叙事者,体现了张爱玲“穿插藏闪”和“平淡而近自然”的晚期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抗日战争是整个民族史上最为惨痛的记忆,抗战文学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萧红的《生死场》反映了东北沦陷区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台湾作家赵淑敏所著的《松花江的浪》在当代和平语境下对那段历史进行了追溯。萧红和赵淑敏作为东北籍的女作家,其作品表现了不同时代语境下“抗战叙事”的不同风貌。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表现内容三个方面,来分析二者“抗战叙事”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纵观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叙事诗的成熟是在两汉时期,其代表作是两汉的乐府诗,而“叙事情结”正是两汉乐府诗的一个重要特征。造成中国古代叙事诗“失语”的关键就在“叙事情结”的丢失。  相似文献   

9.
要成功地实施“做中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提高素质。结合“做中学”的实施情况写“叙事故事”、“案例研究”是尽快提高教师素质十分有效的途径。教师通过写“叙事故事”、“案例研究”等方式,同样经历“做中学”的过程,就会对“做中学”的理念体会越来越深,对“做中学”的实施越来越到位,从而与“做中学”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10.
底层书写是葛亮小说中的一个重要母题.“温情书写”是葛亮的一大特色,叙事技巧的运用渗透着作者独具匠心的考量.儿童成长视角的切入显示出作者平等而真诚的创作姿态;“再现”和“讲述”的叙述模式,体现出作者的深情与矜持,同时也营造出若即若离的艺术美感;复合而舒缓的叙事时间,使叙事节奏缓慢绵长、温情动人.  相似文献   

11.
《水浒传》的时间设置带有鲜明的“夜化”倾向,并且给人以增强性的叙事效果。首先,从叙事机制来看,为了把故事讲得头头是道,《水浒传》不仅将故事的发生时间具体到“是夜”、“当夜”等时间段,而且还细化到更次明晰的“三更”、“四更”、“五更”等更次,乃至“已牌时分”等时刻,既增强了故事的紧张感和惊险度,又增强了结构的逻辑性和严密性。其次,从叙事视角看,作者善于通过灯光月色的设置,来打开文本人物的内部限知视角,从而增强了读者对人物行踪的身临其境质感。再次,从叙事意趣看,作者善于通过将人物活动布设在灯前月下,给人以“加倍”的视觉效果,从而达到增强故事审美意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躯体化”文本叙事范式的审美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女性文学所描摹的女性形象切实不再是以柔弱无力、羞羞答答、半遮半掩的身份忸怩呈现而是洋溢着对权贵、金钱、性欲的强烈希冀并演进为“颇能折腾”的一代精英群体而充满了野性、生机和魅力。可以说,“身体写作”、“欲望话语”、“裸奔叙事”、“隐私窥探”等女性躯体文本叙事范式正渐趋演绎为众多女性作家的创作性灵、叙写姿态、生命意趣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13.
在叙事理念和叙事技巧上,格非试图通过“共谋”、意象组合、空白利用等小说叙事手段,以一种曲折的隐喻方式表现现实的某些征象,来突破已经达到巅峰的“复调”叙事。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以“精通现代叙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精通的现代叙事艺术除了常说的“电报式”对话和叙事视角,还有卓越的修辞手法,如反讽、对比和象征。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对欧关文坛影响深刻的“海明威式”文体。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领域,有关中西音乐互动的碎片化研究比比皆是,但从整体上观照“中国近代音乐转型过程”的总体叙事阙如。《海上乐事》的出版不仅还原了该时段长期缺位的历史史实,同时从学术观念与叙事范式的视角思考音乐史问题。该书以大量晚清新闻媒体的前沿“另类”史料,将上海音乐置入世界范围的整体观之下,采用了一种全景式年代下的主题叙事体例,不仅改写了前人囿于资料所定论的某些历史,还在叙事方式上使材料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各个主题,清晰地展现出自身叙事的发展轨迹,更为音乐史书写提供了较大的综合叙事空间。  相似文献   

16.
“披蓑衣、戴斗笠、骑黄牛、拿木笛、指明路”的牧童形象一直为学界关注,文章试以明清通俗小说为主体,探究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牧童指路”,从小说文本中“牧童指路”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此类形象的叙事功能三个维度展开,以期对“牧童指路”事象作初步探讨,拓宽对古代小说叙事的认识维度。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信息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得越来越依赖传播媒介,真实与非真实的区别越发模糊不清.“虚拟现实”科幻电影以当代社会中的媒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叙事基础,形象传达了人们对信息技术和人的发展关系的哲学思考.在突出探析“虚拟现实”科幻电影的双重叙事结构的基础上,深层次解读了此类电影对于当代社会的人文思考.  相似文献   

18.
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构成“梁庄三部曲”。“梁庄三部曲”通过“在场”与“隐蔽”的多重叙述,致力对乡村现实生存图景的还原。“梁庄三部曲”重视民间话语,以作者自我言说与农民的多重口述实录形成复调叙述,实现从“我”到“我们”的集体叙事。作家以亲历体验和宏观的历史视野审视乡村发展进程及其困境,并对公共经验予以微观表达,具有灵活开放的跨界性叙事特征。梁鸿在反思“梁庄三部曲”的叙述局限中探索创新,其创作呈从“非虚构”到“虚构”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旨在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和各民族的交流,不断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西少数民族文学的小说作品多次获“骏马奖”,不同时期获奖小说中民族地域叙事与主流话语的交融方式有所不同。民族地域叙事与主流话语交融,能够革新广西小说的叙事模式,实现创新与发展,并从文学创作方面推动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20.
《故乡》以“相隔两千里”、阔别“二十余年”开篇,一举确立了时间与空间并肩前行的叙事构架。整部小说就在空间位移与历史时间的理念中展开叙事:相比“过去”的幻想与“现在”的悲凉,对“未来”的期待更具现实意义。“我”原以为闰土“崇拜偶像”是无可救药,可自己期盼的“希望”不也是“手制的偶像么?”由此突破主客相关的世界认知意识,实现了“自我”的世界观变革。它承接《狂人日记》中寄“希望”于“孩子”的主题,拓展历史时间的认知理念,开启了一系列“归乡”叙事模式的新篇章。同时,以空间的时间性审美叙事为线索,对开辟鲁迅文学不断超越“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哲学命题,具有奠基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