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在几年的业余写作中体会到写稿要“三快”,这就是“想得快、写得快、忘得快”.这“三快”之间是有联系的,它是一次写作到另一次写作的整个写作链中的一个环节,只有做到“三快”,写稿的数量和质量才能提高得快。想得快——我们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思维活动,要想得多想得快.如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或是在谈话和采访中,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这其中有很多可以构成写作的内容,我们要及时捕获,迅速用几个字(只要自己明白就行)记录下  相似文献   

2.
通讯员的职责就是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当好新闻单位的耳目,为新闻单位撰写稿件、提供新闻线索。为党报当一名通讯员,责任是重大的,任务是艰巨的。有时,听到一些通讯员讲:“工作太忙,没工夫写稿”。也有人说:“工作是硬指标,不干不行,写稿是份外事,写不写都可以”.从而把工作和写稿对立起来。我觉得工作和写稿表面看来是一对矛盾,但,实际上两者是对立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做工作,也就没有新闻线索,当然也就谈不上撰写稿件。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这对矛盾。我在实践中做到了:写稿促进工作,工作促进写稿。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个新闻写作爱好者。近一年多来,我发稿虽不多,但几乎篇篇都命中。有人说我写稿扎实,把握性大,我想,这大概也要归功于我的“资料库”和“信息网”了。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通讯员,没有自己的资料库是不行的。除了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写作技法外,我想,资料库恐怕就成了通讯员的一大“资本”。我的资料库包括: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基层通讯员最关心最想了解的是应该怎样写稿,笔者结合自己的新闻实践谈一谈这个问题,以帮助通讯员改善写稿质量,提高见报率. 这里我想分析一篇稿件,稿件原文是这样的: 手持电脑采信息居委会变成“百事通”汉阳琴断口街建成社区“人口信息”数据库 本报讯 昨日,汉阳琴断口街七里一村社区借助节假日期间,完成“人口信息库”信息采集和录入工作.该人口信息库,比公安系统的户籍底页资料全面,不仅可破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难题,还将广泛应用到教育、卫生、公安、统计等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农工,业余嗜好就是每天爱翻看新到的报刊和写稿。提起写稿还有段来历。 1984年7月,我从职业高中毕业后,暂时没有分配工作。待业期间,感到无聊,每天拿起书本翻看,感到自己的知识太贫乏,于是提笔写了篇《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体会,投寄《塔城军垦》报社。没多久,这篇习作印成了铅字,心里很高兴。可是许多冷嘲热讽跟着来了。有的说:“你这个黄毛丫头就会吹牛,你是这样想的吗?”还有的说:“连里没一个写稿的,就你爱出风头!”这些话好似一盆凉水,泼到我的头上。  相似文献   

6.
基层通讯员队伍中有一大部分是农民通讯员或业余通讯员,文章写的是与农民息息相关的事,因而被称为“土记者”。 我做为一名基层文化工作者,业余时间写稿已有7个年头。一直把自己当作“土记者”来看待,每年写稿近200篇,在市级以上用稿100多篇,稿件命中率达98%。别人总认为我和报社编辑有关系,发的是“关系稿”。其实,我写稿不离“土记者”身份,每篇稿件具有二种“土味”。一是文章  相似文献   

7.
读贵刊去年第七期“通讯员经验谈”栏中沈耕夫同志撰写的《初作写稿“三字经”》,细细品味这篇经验中字里行间的含义,联想起自己这些年写稿的体会,不禁拍案叫好!这是一篇为初学写稿者“对症下药”的好文章。我是从1980年开始写稿的。刚动笔那阵子总是为置身小小的乡村无材料可写而苦恼。没有办法,我只好写信给具有二十多年坎坷写稿经历的农民通讯员沈耕夫,向他求教写稿“经”,耕夫同志就把他多年来摸索到的写稿“三字经”(即“土、真、小”)原原本本地介绍给我,真令人敬佩。自从得到他的“三字经”,我就开始留心发生在左邻右舍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果真写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稿件,象《刹一刹“药鱼风”》、《有感于“拾芝麻壮斗”》、《小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已从事业余新闻写作四年。四年来,我坚持工作和写稿两不误,并以写稿推动工作,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先后在《湖北日报》、《中国企业报》、《法律与生活》、《财政》、《新闻知识》等国内九十家报、刊、台发表了四百多篇稿件。现就零碎体会谈一点。时间,来自“化零为整”众所周知,写稿需要时间。我几乎一直从事办公室工作,近年又被“提升”为办公室负责人,工作是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名畜牧兽医技术干部,只有小学文化程度,但我经过多年学习和实践,对写科普稿件很有兴趣,一年下来总可写二三十篇。从内容和形式上说,有通讯报道,有科普文章,还有对话、快板、调查报告和建议等。这些稿件,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畜牧生产。我写稿的体会是: 一、写稿推动工作,工作促进写稿。我写稿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工作,写的范围是畜牧生产,写的中心是农户现代化养鸡技术。因此,我十分注意写工作需要的东西,群众需要的材料,自己熟悉的和新鲜先进的技术。一九八二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在《经济参考》报上的“烦人琐事”栏目中,看到一名通讯员发表的《写稿与‘偷报’》的文章,说他为寻找自己被录用的稿件,不惜到外单位“乞讨”,甚至采取“偷”的做法。原因是某些新闻单位不向作者寄“样刊”、“样报”。我写稿的历史至今已有30年  相似文献   

11.
我搞新闻报道虽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每年在市以上新闻媒体发稿多篇,且写稿热情与日俱增。在这些年的写稿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优秀通讯员,只凭一时的激情不行,写稿要有三股劲,即热劲、钻劲和干劲。热劲。在于热心学、热心写,持之以恒。要努力学习新闻业务和科学文化知识,深刻理解“工夫在诗外”的深刻内涵。几年来,我始终坚持认真写心得和采访笔记,多方并分门别类收集典范文章和优秀新闻标题、导语,用大量积累来“武装自己”。钻劲。在写稿中勤动脑子,仔细推敲,“切”中新闻素材的“脉”,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去表现主题。写稿时,看…  相似文献   

12.
改革呼唤着一门崭新的边缘科学的诞生,这就是“新闻美学”。我想从五个方面谈谈关于新闻美学的问题:是“写稿匠”,还是“美的创造者”长期以来,我们新闻工作者被人称为“写稿匠”。比起作家们虚构的小说来,人们往往把记者的工作看作是写大白话,有闻便录,没什么创造性,更谈不上艺术性。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年间,新闻在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越来越展示其重大的历史作用和华采飞扬的英姿。在改革中.记者们深入实际,贴近人民,他们所撰写的大量新闻佳作保持着自己无可替代的独特的历史价值和风采。曹丕曾在《…  相似文献   

13.
刚写稿时,我以为只有设法向有关编辑表示表示“意思”,才能多用稿。正当为“写稿难”,“用稿难”发愁时,我无意从一本书中读到苏联作家高尔基与《铁流》作者的谈话:“每个作家是能够写出更好的作品来的,如果他是真诚的,如果他心灵里有着经过熔炼的金块的话。”我的心灵震动了,通讯员不是为个人、为稿费写作,应怀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真诚地对待自己的采访,写作。接着,我抓紧业余时间学习,阅读一些中外名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电工,平时酷爱通讯报道。开始,能被录用者寥寥无几,因而总以为自己身在一线,搞通讯报道路子窄、信息少.抓不到什么大”活鱼”,所以常羡慕在科室工作或脱产的“笔杆子”,更羡慕那些“满天飞’怕o专业记者。但是。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才真正体会到,基层通讯员想尽快取得好成绩.除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新闻写作水平外,最好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写稿。这样.一是便于捕捉新闻信息。只要你处处留。乙,便会发现许多新闻线索.而且能够发现外行难以找到的重大线索。二是写作时得心应手。因为写的是自己最熟悉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屈指算来,我搞宣传报道工作也有十个年头了,发表的稿件有厚厚的几大摞。作品不仅多次在《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而且还30多次获奖。我写稿的体会是:把自己当“读者”。写稿是让读者看的,不是作者去卖弄才华,因而把自己当“读者”,作品的好坏优劣一目了然。如果自己都觉得味同嚼蜡,往报刊投稿自然是“摸着石头过河”。我在写稿时,十分注意喜闻乐见,雅俗共赏,时常将自己放到读者的位置,读者喜欢“吃”什么就“端什么”;在撰稿时,不贪大求全,需要三言两语的,决不穿靴戴帽;有必要“洋洋洒洒”…  相似文献   

16.
我过去一直未搞过新闻报道,别说写稿见报,就是对一些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也知之甚薄,每想提笔拟稿不免畏而怯阵。可是,在自己的工怍中,接触的许多事情和信息,也和报纸、电台中报道的差不多。我还是萌发了要写稿的欲念,同时也想通过写稿,努力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然而,苦于无师指点。  相似文献   

17.
要想当一名合格的通讯员,就必须坚持学习新闻知识,认真读书、看报,多写稿,勤积累,使自己的头脑不断丰富起来。 1983年,我刚练习写稿时,不会采访,写出稿子不合口味,投出去的稿件大都被“枪毙”了。后来,在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热心帮助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采写新闻的一点门道。 从1987年起,我每年坚持自费订阅《新闻知识》、《新闻写作》和《编通之友》等新闻杂志及报刊,并坚持多写、多练,深入  相似文献   

18.
身在基层也不能“飘”。这是我当通讯员以来的一条体会。开始,我总认为自己是一名连队报道员,不存在什么深入不深入的问题。因此,采访像蜻蜒点水,飘来飘去,结果生动的事迹采访不到,半年多写稿70余篇,仅被采用4篇。后来我认真分析了这段时间的采写工作,认识到了稿件没有被采用的原  相似文献   

19.
善于抓问题     
我是一名基层报道员,对写稿很有兴趣,不管工作多忙,都坚持每星期至少向报社投2篇稿。可是,半年来一连向各类报刊投稿近百篇,都如泥牛五沉大海,这是什么原因呢?有一次,在师政治部举办的报道骨干集训班上,听了师报道组长、新闻干事陈来明同志介绍的“怎样抓问题写稿”的经验,对我启发很大。我写稿东一榔头西一律相,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据不出问题,没有针对性和指导性,道不出个所以然,这样的稿件,怎么能用呢?从那开始,我衣兜里便多了一个小本子,注意记录一些身边连队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问题写稿。例如:我发现有的单位档案…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名汽车驾驶员,我利用业余时间写稿已有6个年头。每当翻开自己的集报本,看着发表过的“豆腐块”、“火柴盒”,我从内心感到高兴。1987年元月,我试写的第一篇简讯被河南石油报采用后,我心里比吃蜜还甜。从此,我就利用出车的机会,收集新闻写稿。1988年7月间,我去送唐河县的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