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贫困大学生内隐、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内隐联想测验、自尊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贫困和非贫困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无显著相关;贫困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只与症状自评量表的少数症状因子有显著负相关,而其外显自尊与所有症状因子都存在显著负相关;高内隐-高外显自尊组合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好,低内隐-低外显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差,高内隐-低外显贫困生与低内隐-高外显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对湖州师范学院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被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高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和低内隐自尊一低外显自尊组;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与其纬度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好奇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外显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创造力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的关系。方法:采用威廉斯创造力倾向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对湖州师范学院161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高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被试的创造力倾向水平显著高于高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和低内隐自尊—低外显自尊组;外显自尊与创造力倾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并与其纬度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与好奇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外显自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创造力倾向起到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自我和谐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自我和谐量表(SCCS)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自我和谐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32,p=0.19)。②高低外显自尊组自我和谐存在显著差异(t=4.91,p=0.00),高低内隐自尊组自我和谐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自我和谐呈显著负相关(r=-0.51,p0.05),内隐自尊与自我和谐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自我和谐(t=6.45,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自我和谐。结论:自我和谐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5.
高艳  袁义  陈晓天  吴晓寒  孙萌  贺易 《教师》2014,(11):29-30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容纳他人量表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容纳他人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t=2.54,p=0.012),女大学生容纳他人水平高于男大学生。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容纳他人存在显著差异(t=3.29,p=0.043),高低内隐自尊组容纳他人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容纳他人呈显著正相关(r=0.275,p0.05),内隐自尊与容纳他人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容纳他人(t=3.08,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容纳他人。结论:容纳他人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6.
研究以大学生为对象,采用了Rosenberg的自尊量表、内隐联想测验和Gross情绪调节问卷对251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主要探讨大学生自尊与情绪调节的关系.结果发现: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两个独立的结构;男女大学生在内隐自尊、外显自尊和认知重评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表达抑制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隐自尊与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呈正相关;外显自尊与表达抑制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内隐自尊可以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外显自尊可以负性的预测表达抑制,正性的预测认知重评.  相似文献   

7.
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和自尊量表对某大学99名贫困生和96名非贫困生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1)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都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贫困生内隐自尊比非贫困生高,外显自尊比非贫困生低,且主要表现在大二和大四学生身上。(2)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是分离的,并且在低内隐-高外显和高内隐-低外显组合分布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安全感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安全感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安全感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O.44,p=O.66)。②高低外显自尊组安全感存在显著差异(t=6.08,p=O.00),高低内隐自尊组安全感上差异不显著。③外显自尊与安全感呈显著正相关(r=O.595,p〈0.01),内隐自尊与安全感相关不显著。④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安全感(t=8.015,p=0.00),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安全感。结论:安全感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河西学院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内隐联想测验,探讨当前大学生抑郁心理和自尊的关系。统计结果表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抑郁、自尊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的抑郁与外显自尊呈显著负相关,与内隐自尊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藏族大学生自尊水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SCl-90量表和内隐联想测验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藏族大学生存在内隐自尊效应;藏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无关;藏族大学生的外显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负相关;藏族大学生的内隐自尊与心理健康状况无关。  相似文献   

11.
通过PSPP身体自尊量表对肥胖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进行施测,得出普通大学生外显自尊高于肥胖大学生,再采用内隐联想测验对普通大学生与肥胖大学生进行内隐自尊的评价层面和情感层面两个结构进行施测,结果显示:肥胖大学生的外显身体自尊低于普通大学生,但二者的内隐身体自尊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同时也揭示了外显身体自尊和内隐身体自尊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内隐、外显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方法:随机招募1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内隐联想测验、Rosenberg自尊量表、完美主义量表(FMPS)的测试。结果:①大学生完美主义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t=1.25,p=0.21)。②外显自尊与消极完美主义呈负相关(r=-0.49,p0.05),与积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5),内隐自尊与消极、积极完美主义相关不显著。③外显自尊能够显著预测消极完美主义(t=6.00,p=0.00)和积极完美主义(t=2.235,p=0.027),内隐自尊不能预测完美主义。结论:完美自尊与外显自尊关系密切,与内隐自尊无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初中生希望特质的现状及希望特质、自尊水平和自信心水平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为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希望特质量表、自尊量表和中学生自信心问卷对唐山市某中学的31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学业成绩(t=-4.137)、自尊(t=2.329)和自信心(t=3.350)的差异比较上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不同性别初中生在途径思维(t=3.326)和动力思维(t=-3.439)两个维度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级初中生在途经思维(t=17.423)和动力思维(t=12.290)两个维度和希望特质总分(t=17.131)上差异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和希望特质得分(r=0.165)、自尊(r=0.124)及自信心(r=0.124)相关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希望特质得分对自尊、自信心和学业成绩都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由此可知,初中生的学业成绩受希望特质、自尊及自信心等因素的影响;希望特质对学业成绩、自尊和自信心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求维吾尔族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SES量表、自尊IAT测验和SCL-90量表对14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进行了施测。研究结果显示:(1)被试的外显自尊偏高,内隐自尊偏低;(2)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比较高,但相同心理健康水平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水平;(3)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是彼此独立的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全面了解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自尊状况,本研究对实验方法——Go/No-go联想任务进行改良以探究其内隐自尊水平,采用Rosenberg自尊量表测量其外显自尊,并以普通儿童的表现为对照。结果发现:智力障碍儿童存在内隐自尊效应,即他们的认知图式中存在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然而其内隐自尊水平低于正常儿童;在外显自尊上,智力障碍儿童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没有发现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在内隐和外显自尊上的相关性。这表明轻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低水平的认知能力和所处环境对自尊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育者应及时给予关注和引导。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学生今后生存和适应社会的必备技能。运用调查法,从寻找真理、开放思维、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7个维度对高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较弱,在各个维度上表现不均衡(平均得分250.9分);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在人口因素的个别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整体无差异。另外,高中生学业成就与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为寻找真理、认知成熟度和系统化能力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因此,课堂教学应该去追求革新的和创造性的问题和关切,进而提升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7.
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126名15~20岁的听觉障碍学生为被试,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听觉障碍学生也同样存在内隐自尊效应,在其自我图式中存在一种积极的内隐自我态度表征;(2)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内隐自尊显著高于女性;(3)全聋和重听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性差异,全聋学生的内隐自尊显著低于重听学生;(4)听觉障碍学生的负性生活事件应激可以显著预测其内隐自尊,负性生活事件应激水平越高,内隐自尊越低;(5)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听觉障碍学生的内隐自尊存在显著影响.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听觉障碍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拒绝和否认与听觉障碍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6)母亲的情感温暖和理解与母亲的拒绝和否认可以显著预测听觉障碍学生内隐自尊与外显自尊的分离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选取具有四种典型气质类型的64名大学生为被试,以《自尊量表(SES)》和GNAT测验为工具,探讨气质类型与外显和内隐自尊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气质类型影响外显自尊,其中多血质被试的外显自尊得分最高,胆汁质、粘液质被试次之,抑郁质被试得分最低;2)气质类型不影响内隐自尊。最后,在个性与自我发展的范畴内讨论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反应/不反应联想任务(GNAT)和量表法对6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在确认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结构的基础上,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模型。结果发现:(1)自尊结构是双重的,存在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种成分;(2)主观幸福感结构也是双重的,存在外显主观幸福感和内隐主观幸福感两种成分;(3)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最佳预测模型是:外显自尊预测外显主观幸福感,内隐自尊预测内隐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个体自尊、集体自尊与行为抑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个体自尊量表、集体自尊量表、行为抑制量表对271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个体自尊与行为抑制及其三个维度:求助、支配、自信心呈显著负相关。②集体自尊与求助抑制、自信心抑制、亲密关系抑制存在显著负相关;与拒绝抑制、疏远抑制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个体自尊与集体自尊表现出不同维度的行为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