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狗狗进城记     
仲小舟 《阅读》2013,(Z1):46-47
我是一只出生在农村的小狐狸狗,我的父母一个漂亮迷人,一个英俊潇洒,生下的我当然也是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一天,我的小主人把我和我兄弟带到城里。唉,坐了半天汽车好晕。主人用小手把我们兄弟俩抱到地上,指着我说:"你就叫小黄吧,你兄弟叫小小。"然后朝我招招手让我过去,刚下汽车再加上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我的四条小腿有点儿发抖,用尽全力才挪动一小步……不过,  相似文献   

2.
我叫蜗牛     
仲丹 《阅读》2006,(10):25-26
我叫蜗牛,是一种软体动物,还是一种冷血动物。我爬行时,常常会留下一道白色的印迹,记录我行走的踪迹。难道我是怕自己迷路吗?当然不是,这是我保护自己的一种方法。我爬行时,皮肤总要摩擦地面,很疼很疼。我吐出这白色的沫,滑腻腻的,不仅能保护自己,而且爬行的速度也快多了。  相似文献   

3.
我班有一个叫林新的学生,要到北京去办签证。出发前,他爸爸向我打电话请假三天,并说万一美国大使馆拒签,回来后怕孩子心理压力太大,请我保密。第二天,班长告诉我,一个叫童心的女生说林新一个星期不上学,具体原因没有说明。第三天,林新如期返校,用英语向我说明美国大使馆拒签的原因,并说美国签证官说林新的外语很好。我就此鼓励他说:“美国签证官都说你的外语  相似文献   

4.
黄小平 《阅读》2014,(Z3):22-22
<正>"我是这么渺小,我能做什么呢?"一截蜡烛自卑地说。"其实你并不渺小,你完全可以让自己高大起来。"主人鼓励蜡烛说。"我怎样才能让自己高大起来呢?"蜡烛问。"点亮自己吧!"主人说。蜡烛在主人的帮助下点亮了自己。"现在,我只不过是增加了一朵小小的火苗,我还不是那么渺小吗?"蜡烛悲观地说。"但你看到了你的光芒吗?你的光芒充满了整个房间,光芒让你变得高大起来,让你变得光彩起来,让所有看到你的人对你感激起来、敬仰起来。"主人说,"再渺小的  相似文献   

5.
肖勇 《阅读》2009,(5):4-5
那一年的春天,伴随我人生的初啼,我翻开了草原这本书。映入我懵懂视野里的,是纠缠在一起的两种颜色。一种是绿色,不单纯是草原的本色了,还有一块块被分割的庄稼地,鱼目混珠地呈现着同样的绿色;还有一种是白色,白茫茫、亮灿灿,在苍天烈日下绵延起伏,那就是著名的科尔沁沙地。  相似文献   

6.
沈婷婷 《阅读》2014,(7):43-44
人的一生总会有梦想与追求,形形色色,各不相同。狗的梦想是保护主人;树的梦想是长得更高更大;人的梦想是每天开开心心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是要实现这些梦想必须要靠自己。 6岁的美食家梦 6岁那年我非常喜欢吃零食,尤其是薯片。有一次,奶奶问我:“宝宝,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当时我很天真,以为只要当了关食家就可以尝遍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说我长大以后要当美食家。奶奶笑了笑,说:“有梦想是好事情,可是一定要坚持。”当时我并没有听进奶奶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7.
    
巴金 《阅读》2007,(3):10-10
小时候我害怕狗。记得有一回在新年里,我到二伯父家去玩。在他那个花园内,一条大黑狗追赶我,跑过几块花圃。后来我上了洋楼,才躲过这一场灾难,没有让狗嘴咬坏我的腿。以后见着狗,我总是逃,它也总是追,而且屡屡望着我的影子狺狺狂吠。我愈怕,狗愈凶。怕狗成了我的一种病。  相似文献   

8.
最美的名字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让同学们以“名字的故事”为题作口头作文。结果,一个最拙于表达的女生摘走了“最美的名字”的桂冠。这个女生名叫秦沫沫,她为大家讲述了她的名字的由来:我本来叫秦玲玲,两岁那年发烧住进了唐山市儿童医院,不幸遇上了大地震。陪床的妈妈当时就被坍下来的一块楼板夺去了性命。我和两个阿姨被埋在了废墟下面。一开始,我不停地哭闹,喊着要妈妈,但很快我就哭不动了——我渴呀!两个阿姨轮流抱着我,她们看我渴得要死,试着往我的嘴里滴了些尿液,可我说什么也不肯咽,全都吐了出来。“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一个阿姨伤心地说。…  相似文献   

9.
家有哈士奇     
徐子越 《阅读》2013,(6):25-26
它是我家的哈士奇——著名的西伯利亚雪橇犬。它小名叫"奇奇",现在已经六个月大了。它的高度已经到我爸爸的膝盖了,前腿伸直趴在地上时,足足有一米多长。它有一双蓝宝石般的眼睛,闪闪发光。它身披黑白搭配的毛,遇见亲人喜欢扑到人身上,然后摇头摆尾。每天早上,当我还在呼呼大睡的时候,奶奶已经把奇奇放出了笼子。这时奇奇会来到我床边,等我起来陪它玩。在我刷牙洗脸的时候,它喜欢趴在我旁边。  相似文献   

10.
清泉校长:见字如面!贵校发来的请提词函件收到了,后又蒙您亲自打电话,令我十分感动。前不久,《新周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内容是一百种人的"怕什么?"由于每个人的地位、职业、经济状况和经历不同,所以各人的怕也是不同的。我也是一样,有各种怕,其中之一就是怕为别人提词。这是因为,我既不会写字又缺少文彩,所以接到贵校邀请以后,我一直忐忑不安。  相似文献   

11.
李学斌 《阅读》2023,(19):18-23
<正>1整整一下午,雪飞都待在杜大爷家。爸爸本来就是见酒迈不开腿的人,加上耳根子又软,进了屋,人家主人一招呼,怎么可能不喝?看到爸爸喝酒,雪飞就头大。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农忙农闲、刮风下雨,爸爸每天总要喝二两。喝醉的爸爸时常耍酒疯,每当这时,好脾气的爸爸就成了“混世魔王”,  相似文献   

12.
杨明洁 《阅读》2011,(9):29-29
嗨,大家好!我是一只小笔袋,我的小主人名叫“杨明洁”,她可喜欢我了!  相似文献   

13.
陈思  张小宁 《阅读》2007,(9):29-29
我家有一个小弟弟,他比我小四岁,是个淘气又可爱的小家伙。有一次,我过生日,吃晚饭的时候,弟弟神气活现、摇头摆尾,一会儿叫我做怪兽,他是奥特曼;一会儿叫我做小头爸爸,他做大  相似文献   

14.
孙侃 《阅读》2014,(24):30-30
<正>近年来,教育部曾多次强调,必须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学校规定中午大课间活动半小时,下午大课间活动40分钟。学生玩的时间似乎增加了很多,但是每次都有不少学生对我说:"老师,我可以不玩吗?我的功课来不及做完,每天都要做到很晚!"我不得不"硬下心肠":"不行,跟我出教室。""可是,老师,我们……"学生眼里不近人情的我一直在心里  相似文献   

15.
迟子建 《阅读》2023,(72):27-28
<正>在故乡的夜晚,一本书,一杯自制的五味子果汁,就会给我带来踏实的睡眠。可是到了月圆的日子,情况就大不一样。穿窗而过的月光,会拿出主人的做派,进了屋后,招呼也不打,赤条条的,仰面躺在我身旁空下来的那个位置。它躺得并不安分,跳动着,闪烁着,一会儿伸出手抚抚我的睫毛,将几缕月光送入我的眼底;一会儿又揉揉我的鼻子,将月华的芳菲再送进来。被月光这样撩拨着,我只能睡睡醒醒了。  相似文献   

16.
职业     
泰戈尔 《阅读》2014,(9):11-11
早晨,钟敲十下的时候,我沿着我们的小巷到学校去。每天我都遇见那个小贩,他叫道:“镯子呀,亮晶晶的镯子!”他没有什么事情急着要做,他没有哪条街一定要走,他没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没有什么时间一定要回家。  相似文献   

17.
梁实秋 《阅读》2010,(9):12-13
抗战时我初到重庆,暂时下榻于上清寺一位朋友家。晚饭时,主人以一大钵排骨汤飨客,主人谦逊地说:“这汤不够味。我的朋友杨太太做的排骨萝卜汤才是一绝.我们无论如何也仿效不来,你去一尝便知。”杨太太也是我的熟人。过几天她邀我们几个熟人到她家去餐叙。  相似文献   

18.
祖国     
陈惠英 《阅读》2014,(10):9-9
我在南洋(东南亚一带)度过童年。儿时,常常听长辈惦念“唐山”。“妈妈.‘唐山’是什么地方?”有一回,我问母亲。母亲郑重其事地找来华语课本.我第一次认识了祖国的容颜。为了寻找那叶脉似的故土山川,我和母亲,告别了美丽的南洋。我带给祖国的,仅仅是海外孤儿的一瓣心香;祖国给我的,却是作为主人应有的一切,包括尊严。  相似文献   

19.
叶明 《阅读》2014,(23):11-12
<正>那个年代的留美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高薪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大伙儿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嘴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相似文献   

20.
《阅读》2013,(7):F0004-F0004
你拍一,我拍一,两个小孩望大个儿。你拍二,我怕二,四个小孩去上学。你拍三,我拍三,六个小孩去种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