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亲和力才有竞争力.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地方党报的生存空间不断被挤压,有的地方党报甚至面临生存的挑战.显然,作为"喉舌"的地方党报,能否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壮大,转变报道方式,适应市场需求已是当务之急.从深层次上说,城市党报是一个城市的主流媒体,但如果不强势,不贴近读者,主流作用也难以发挥.为了谋求未来的更大发展,党报必须坚持党的宗旨,更加贴近群众,服务于群众.  相似文献   

2.
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配合党和政府不同时期各项中心工作的"常规武器".但是,目前,党报的时政新闻报道仍然存在着诸多"冷、硬、浅、陋"的现象,在领导活动、会议新闻及各种工作性、成就性报道中充斥着强烈的政治色彩和浓厚的说教味儿.如何才能让党的方针、政策、思路更好地"入"读者的眼,"进"读者的心,做到领导放心市民满意?笔者认为,时政新闻的报道要强化民生化表达,以普通百姓的需求为着眼点,发挥党报优势,实现由一般的贴近向有高度、有深度贴近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强化党报的宣传效益是党报的职责所系,也是党报的性质使然。而党报内容的影响力、软效益依靠什么实现,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使党报和读者全方位“无缝对接”。“三贴近”的提出。为党报如何履行责任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实践  相似文献   

4.
为人民服务是党报的宗旨,党报的发展离不开群众,必须服务群众、贴近群众.贴近群众关键在于服务群众.本文从"新闻服务"的角度出发,结合平日的工作经验,谈谈关于地市党报如何贴近群众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党报的责任是党报的使命,党报的责任与生俱来,它的特殊属性决定它在公众传播中必须当主角、担责任。那么,作为党报怎样去践行它的社会责任?通过策划一系列与时代同步,主旋律高亢,"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公益活动,努力履行党报的社会责任,提升报纸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同时,也拉近报纸与读者的距离。一、突出时代性强调贴近性  相似文献   

6.
中央提出,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这是办好党报的根本出路。如何做到"三贴近"呢?笔者以为必须抓住四点,即找准读者的视点,关注社会的热点,发现会议的亮点,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正确、及时而恰如其分的舆论监督是党报发挥独特作用的"制胜法宝",而要发挥好这一作用,记者就是前沿阵地上的核心人物.地市级党报要贴近读者,永葆区域"潮头老大",除了革新报道形式外,还不能只强调新闻舆论的导向,而忽视了正确有效的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8.
记得一位老总这样说:"地市党报既要好看,也要能挣钱".说这话者无疑是位有开拓精神的报人,肯定是想把地方党报办得更加贴近读者的负责任的老总.他准确地道出了现今地市级党报的发展思路.然而地市级党报要真正走出多年来一种宣传声音喊到底,视任何监督曝光为"杂音"的误区,正确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却不容易,甚至还要付出一定的牺牲.  相似文献   

9.
党报经济专刊是新闻版的延伸,是党报的重要组成部份.如何把经济专刊办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已成为从事经济专刊工作的采编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 党报经济专刊要落实"三贴近"原则,就必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重点,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抓住群众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党报要增强可读性,就应该让党报的经济新闻“活”起来。“活”即是新,“活”即是深,“活”就是不仅注重微观经济报道,更注重宏观经济报道与分析,“活”就是使党报的经济报道更加贴近时代脉搏,更加贴近市场,更加贴近读者。经济报道只有做到三贴近,在新、深、快上做文章,才能“活蹦乱跳”,吸引读者。 要求经济新闻“活”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许多党报尝试着办起了经济特刊,加大经济宣传报道力度,追踪市场经济热点,党报创办的经济特刊,满足了读者急于了解党和政府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的重大方针和举措,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经济信息,各个层次的读者从这类经济特刊中都能程度不同的有所获取,使得党报的经济特刊成为读者竞相传阅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正时政新闻是地市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最常用的"武器",重要性和权威性不言而喻,但从实际宣传效果来看,地市党报的时政新闻大都难入读者的眼,难进读者的脑。改进地市党报时政新闻报道,增强时政新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地市党报可读性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媒体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时政新闻的民生化表达,能够很好地贴近读者,服务读者,从而吸引读者,提高新闻传播实效。  相似文献   

12.
当前,地市党报在坚持政治家办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服务好地方党委、政府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自己的宣传报道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实际,使广大读者喜闻乐见,可以说是各家地方党报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一方面是党报自身发展所必需,更是党报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那么,提高党报舆论引导力的途径有哪些呢?  相似文献   

13.
言论是党报的旗帜,是党报的灵魂.党报言论的公信力、权威性、影响力和指导性是其他纸质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党报言论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应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但是,综观当前党报的部分言论,仍然存在着质量不高的现象,没有形成品牌效应,离读者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在:有的生动不足、严肃有余,有的"灌输"说教、泛泛而谈,有的高高在上、无的放矢,有的不痛不痒、观点模糊.这就势必要求党报言论在贴近人民群众中要进一步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14.
增强党报贴近性是党报新闻改革的老话题,但要真正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实践起来并非易事。从近几年来党报的多次改版、扩版,调整版面结构看,都在朝着这个方向走。 权威性作为党报的优势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  相似文献   

15.
谭伟东 《新闻实践》2003,(11):19-20
领导活动的报道质量不高,是党报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也是读者对党报的主要意见之一;而同时,党报的性质,又决定了领导活动的报道是必不可少、无法回避的。因此,解决好这对矛盾,就成了我们按照"三贴近"要求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突破口。7月20日晚,我在总编辑和要闻编辑室的指导下,写了《"小事"牵动市委书记心》一文,21日即见报,且在头版头条刊登,作了突出的处理。这是浙江日报改进领导活动报道的一次有益尝试,是浙江日报新的改版思路的一次生动体现,也是引导采编人员实践"三贴近"的一次有益尝试。不仅仅是这一篇稿子。浙江日报改版三个多月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领导活动报道在按有关规定合理控制总量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做到面向读者、贴近读者,把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与可读性有机结合起来,使领导活动报道成为党报的一个亮  相似文献   

16.
我们报社今年的工作,用以下三句话可以概括. 一、办好报.办什么样的报?怎样办好报?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经过反复研究,今年我们提出了"党报原则,晚报风格,地方特色,贴近读者"的办报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媒体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编辑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办报理念,树立现代编辑意识,紧紧围绕读者的需要办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党报办成领导愿意看、群众喜欢看、基层用得着的报纸,使读者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地市党报作为地方党委机关报,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进文风,努力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增强报纸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使其成为读者竞相争阅的"紧俏商品".为此,改进文风,实践"三贴近",打造新闻精品,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紧迫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党报的重大政治责任。但是,如何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强化读者意识,又是党报在现今条件下必须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党报要处理好正确舆论导向与读者意识的关系,关键是要做好贴近群众这篇大文章。党报要贴近群众,这是大家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新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及时传播。报纸承载的新闻要实现及时传播,必须依靠报纸发行这个主要传播途径。那么,如何强化党报发行,不断巩固和加强党报的权威地位,牢牢掌握党报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的主导权呢?结合沈阳日报近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及时到位、精确高效、贴近读者"是强化党报发行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