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据悉,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课本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据说这是为了“彰显”生命理性,让教育“理性回归”生命(见《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如果真是为了这的话,笔者认为仅仅在语文课本中删除一篇课文,远远不足以消除类似革命故事对青少年生命的“误导”、“错位”或“示范”作用。因为,语文课本只是影响青少年的一个很小的渠道,还有历史课本、父辈口头讲述的故事、健在的许多老革命家经常去学校做的报告、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刻录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昂旋律的“狼牙山五壮士”故事,不仅早已家喻户晓,而且也影响了几代人。但来自3月24日的《新京报》报道说,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同样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我认为,让“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首先,让“五壮士”之凄美故事淡出语文课本,是完善生命教育的需要。在我国,生命教育长期缺席,使得许多未成年人没能树立起尊重和敬畏生命的生命意识,甚至使许多中小学生养成了脆弱的生命观。所以,如何培养学生珍爱生…  相似文献   

3.
《教师博览》2005,(6):4-5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到了“课外阅读”读本中。而就在此前几天,名震中外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刚刚病逝。尽管语课本删除“五壮士”与葛老英雄的去世没有任何关系,但人们还是难免会将这两件事联系起来,难免会感到颇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4.
据报道,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新课本也将《狼牙山五壮士》一转入“课外阅读”读本中。网络搜索还显示,在此事件前不久的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的最后一名幸存葛振林病逝。  相似文献   

5.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许多人在心中与这位老英雄告别,也与一个英雄的时代告别。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得知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  相似文献   

6.
《狼牙山五壮士》一最近在上海、湖北等地的义务教育阶段教材中删除。由于此删除与日本再次篡改史实、粉饰侵略罪恶的修订教科书事件相对应,与国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相遭遇,因此,公众对此争论十分激烈。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不得不做出解释:“当初选择这篇章是出于与时代接轨考虑的。同样,把《狼牙山五壮士》从新课本中删除也是现代社会的需要。”而国家教育部方面仅强调由其负责的人教版的读本仍保留此,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课被删除,同时,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教材将《狼牙山五壮士》一由五年级教科书中调整到了与语教材配套使用的四年级下册《同步阅读》中。此外,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少年英雄雨来》等反映革命战争年代英雄事迹的课也被删除,被保留的只有《飞夺泸定桥》。这一事件被各媒体报道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激烈的讨论,针对各种指责和质疑,上海市教材编写组主编徐根荣对此课被删除的原因做出了如下解释:“新时期,  相似文献   

8.
2005年3月21日,“狼牙山五壮士”最后幸存者葛振林在湖南衡阳169医院与世长辞,“我早就该去找我的战友们了,他们等了我快70年”。这是葛振林老人在实行气管切开手术前说的最后一句话。许多人在心中与这位老英雄告别,也与一个英雄的时代告别五位英雄团聚了,但现实是,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得知新近出版的上海市新版小学语文课本正式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此前,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新课本也删除了《狼牙山五壮士》的内容,曾激励一代人成长的英雄故事与我们告别,怎能不令我们在悲伤中再次翻开那难忘的历史一页!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棋…  相似文献   

9.
也许是笔杞人忧天,惊悉入选小学语教材30多年的经典范《狼牙山五壮士》(以下简称《壮士》)在一些新版的教材中被正式删除或调整的信息之后,总觉得对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来说,是一种不祥之兆。  相似文献   

10.
从上海开始,几家出版社将小学语教材中《狼牙山五壮士》一删除,而代之以时代感鲜明的当今人物事迹,此举引发了国内有关人士的密切关注。在价值多元的时代里,语学科的功能是什么?究竟应该以什么标准和原则来选取小学语教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抓重点讲词析句重联系以情促读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宫爱萍《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评述哈尔滨市继红小学青年教师宫爱萍,在省小学语文第二届“最佳教师”评选会上讲了《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一举摘取了“最佳教师”的桂冠。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3课《狼牙山五壮士》。...  相似文献   

12.
杨耕身 《教育》2007,(10S):34-35
几乎没有哪一次有关课改的消息不会引起舆论的关注。从2005年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部分章节入选高中语文读本,刘翔进入上海市小学教材,到《狼牙山五壮士》从一些地方的课本中删除,及至今年《许三观卖血记》、《雪山飞狐》等选入北京高中教材,而鲁迅、朱自清等人的作品,却在渐渐淡出下一代的视野,乃至世界大战不再列入高中历史必修课等,莫不如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据悉,上海市新语文教材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版语文课本已经正式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据说这是为了“彰显”生命理性,让教育“理性回归”生命(见《教学与管理》2005年第8期《“五壮士”淡出教材彰显生命理性》)。如果真是为了这的话,笔者认为仅仅在语文课本中删除一篇课文,远远不足以消除类似革命故事对青少年生命的“误导”、“错位”或“示范”作用。因为,语文课本只是影响青少年的一个很小的渠道,还有历史课本、父辈口头讲述的故事、健在的许多老革命家经常去学校做的报告、全国各地无数的革命英雄纪念碑(馆)、革命题材的电影、连环…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上海市二期课改语文教材中删掉了《狼牙山五壮士》一文,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该课文由小学五年级教材中调整到四年级的自读课本中,此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凡响,众说纷纭。拍案而起者有之,举手赞同者亦有之。对此,我想通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解读,来阐释自己的一点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作者认为,《狼牙山五壮士》淡出语文教材,实际上彰显了一种“生命理性”。首先,让“五壮士”之凄美故事淡出语文课本,是完善生命教育的需要。“五壮士”在弹尽粮绝的窘境里选择跳崖的凄美之举,尽管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但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现实世界之间存在的巨大“时差”,决定了  相似文献   

16.
9月6日,编剧刘毅发帖称,“开学了,各地教材大换血”——他列举了20多篇“被踢出去”的课文,比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纪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狼牙山五壮士》、《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朱德的扁担》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因此称之为“鲁迅大撤退”。  相似文献   

17.
龚睿 《湖南教育》2005,(12):15-15
葛振林老英雄的逝世,《狼牙山五壮士》在一些课改教材版本的删除,加上前期刘翔、《天龙八部》编进教材,课程改革再一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在全社会引发了激烈争论,正反两方各执一词,莫衷一是。作为教研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冷静、理性地反思。一是把握系统性上有待加强。在各科出台的新课标中,虽然都提出了综合性学习,但立足于单科的“小综合”居多,各科共同开展“大综合”则是一笔带过。各科之间在课程目标上没有协调沟通,教材安排上没有有机联系,课程资源无法共同开发利用,真正的综合性学习难于开展。即使有的组织起来了,但仍处于单兵作战的…  相似文献   

18.
《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在小学语文五年制教材和六年制教材里,都作为与读写训练重点项目“详写和略写”相配合的重点讲读课文。因此,教学时,应围绕重点训练项目,让学生更好体会写文章为什么要详略有致和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教学《狼牙山五壮士》,首先要弄清课文内容的重点所在,这可从解题入手,抓住课文重点字词,可提问:“壮”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课文不用“战士”而用“壮士”?要学生明白:他们不是  相似文献   

19.
葛老壮士的离去和传言《狼牙山五壮士》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退出,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必然,但这巧合和必然的背后,却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赵彦 《小学语文》2008,(1):10-12
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增加了富有时代感的课文,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优秀篇目,如,五年级上册编排的《圆明园的毁灭》《狼牙山五壮士》。这些传统的优秀篇目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传统教育题材的篇目学生十分生疏,教学时,老师感觉不好把握学情,也不容易激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似乎只有“灌输”才能完成教育目的。有的教师尝试对传统教育题材的课文进行新的诠释。如,前一段时间《狼牙山五壮士》《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桥》等课文引发了较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