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技高师院校是主要从事中职学校教师培养的高等学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职技高师院校发展既面临层次提升方面的发展机遇,更面临人才培养方面的严峻挑战,特别是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竞争和挤压,各职技高师院校必须重新审视和部署各自的人才培养战略。根据高等教育分类办法,职技高师院校主要属于应用型高校,应当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适应性、应用性、师范性和综合性。根据学校实际状况,构建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的职教师资和其他应用岗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方向三位一体分流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职教师资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其他应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2.
运用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人才目标和培养规格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发现: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培养规格缺乏细化标准。建议地方高师院校根据学校情况界定细化具体的培养目标,制定英语专业培养规格内容应从教师、学生和用人单位三方面来体现英语学科特点,要提出相对具体、有特色的特殊的要求以体现学校特点。  相似文献   

3.
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使命 本文所指的创新人才培养是高师院校中师范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即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由于高师教育在高师教育-师范教育-教师素质-教育质量-劳动者素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链条中的根本性、基础性地位,高师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振兴高师院校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默会知识视阈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教育学是高师院校一门重要的课程,体现着高师院校的性质和特点.默会知识是一种内隐、难以言表的知识,默会知识理论的提出对提升公共教育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立足公共教育学存在的问题,指出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教学应确立"知识是个人"的知识观,创设"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教学组织观,积极尝试学徒制学习组织模式,创设教师教学共同体,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并最终达成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有效教学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  相似文献   

5.
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从社会发展和高师特色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目前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现状分析,提出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体现师范教育特色,并探究解决对策,以培养能适应各级各类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优秀师资。  相似文献   

6.
论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变革和高校体制改革的背景下,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势在必行。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高等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人才观,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特色的人才.由于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一项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本文从这些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在高师数学专业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为国家和社会承担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任务,但其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需加以改革。在充分考虑高师院校办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高师院校自身发展实际,其非师范专业应该构建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上应体现“厚基础、宽口径、有特色、重实践”;培养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要实现“三对接”;模式运行上要有相关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
地方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中小学合格师资的历史使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地方高师院校应准确定位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通识+专业+人文+教师技能的融合式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培养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重构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职技高师类院校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职技高师类院校既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又承担为职业教育培养师资的任务,更加需要以产教融合来提高经管类人才培养质量.但目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实践的教学体系,缺少产教融合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1.
职技高师院校在承担职教师资培养任务的同时,不断地探索着职教师资培养和应用性人才培养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尝试从职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面临的困境出发,基于职技高师院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再思考,将职教师资培养融入应用性人才培养,构建了职技高师院校本科专业分流培养模式,以分流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设计,提出了分流培养实现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出发,着力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强调高校的公共服务体现主要表现在以图书馆的服务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职能上。突出图书馆的服务是高校公共服务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在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与改革势在必行。泉州师范学院音乐学专业2019年通过全国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2022年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校在参考国内外师范院校和全国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依托高校传统的专业优势和办学实力,依据现有及未来师资力量,在跨学科视野下坚持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在音乐核心课程基础上融入新时代的信息技术与区域文化等跨学科课程,建设以音乐为主的跨学科培养体系,创新地方高师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以“三种分类、课程分群、艺科协同”为指导思想,就课程群设计、教师团队组建与跨学科虚拟教研等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对高等师范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是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师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目前高校及高师院校的现状,在归纳国内外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基础上,探索构建课程、科研、体验、竞赛、实训"五位一体"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建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在原有专科院校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向本科过渡和转型过程中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受到的冲击尤为剧烈。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单一的师范培养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要求运用新思维和新方法破解目前的难题。合理定位是当前新建地方高师院校谋求健康发展的重要策略。根据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及优势,以及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扩大学科交叉范围等方面探索新建地方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地性”通过课程在高校与地方之间进行双向流动与转化,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并获得地方高度认同的课程文化,促进高校与地方的共同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同质化、课程设置缺乏地域特色、乡土情怀缺失等导致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化,制约了“接地气”的人才培养。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决定了其课程文化的“在地性”,“接地气”课程文化追求与地方形成了共生模式,在地化教育为地方提供了“贴地式”的人才培养,因而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必然选择。地方高师院校课程文化“在地性”追求的实现路径是:立足本土,继承与发扬地域文化,培养具有乡土情怀的教师;文化扎根,自觉践行文化自觉,构建文化落地的课程体系;生命在场,贴地行走的“课程扶志”,实现乡土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7.
地方高师院校,主要以培养初高中师资力量为目标.为保证学科师资的均衡培养和发展,这些地方院校仍旧保留历史学专业.进入21世纪后,随着高校扩招政策效应的发挥,各地方高校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历史学专业遭遇招生难、就业难、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等办学困境.为此,地方院校在坚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同时,还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力度,努力拓展专业生存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师院校为实现自己的培养目标建立和实施的人才培养体系。它包括高师课程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诸多内容。当前,我国的师范教育正处在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模式的滞后已严重制约着高师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为此,必须积极尝试和推进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意义之下,依据多年的研究及实践,提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对教师教育改革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一、“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打破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固有的封闭性和…  相似文献   

19.
强化问题意识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大学教育人才观、质量观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和造就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高师院校是培养中学教师的摇篮 ,“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 ,进而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乃至形成全民族的创新意识 ,理应成为师范教育的最高目标。”因此 ,创新应该成为一种理念 ,贯穿于高师数学教育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 ,并最终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得以体现和落实。强化问题意识 ,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而如何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异精神 ,并将其引向真正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在其职能履行方面体现出流于表层、偏离中心、缺乏创新等问题。反思不足,明晰自身职能的特色与重心,即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力求中心职责履行的全面与深刻,是高师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