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8):I0018-I0019
<正>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3年以来,各项研制建设工作正按预订计划稳步推进。目前,各类飞行产品研制、地面设施建设、大型综合试验已全面展开。据王兆耀介绍,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舟货运飞船、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神舟十一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一火箭等主要飞行产品目前已进入研制生产的关  相似文献   

2.
国内速递     
正神舟十一号拟于10月中旬发射8月13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从北京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按计划神舟十一号飞船将在10月中旬发射,主要承担航天员运送和空间站技术验证两大核心任务。进入太空后,它将与天宫二号形成组合体,完成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30天载人飞行。中国版海事卫星天通一号发射由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研制的我国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首发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01-I000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长二F火箭完成全面“体检”近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发射试验队,顺利完成对长征二号F火箭在技术区的第五次总检查,这是火箭在技术区的最后一次全箭电气系统加电测试。长征二号F火箭总设计师荆木春介绍说,火箭完成前四次总检查之后,神舟十号飞船就开始加注了,从完成第四次总检查到船箭组合体转场有将近半个月的时间。“自家的家电放了较长一段时间没有用,我们也要打开看一看有无问题。所以这一次总检查是对火箭电气系统状态的再确认。”  相似文献   

4.
正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两名航天员送入太空。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二者"牵手"形成的组合体将供航天员生活30天。那么,神舟十一号本次飞行有哪些特点?飞得更高:轨道高度393公里神舟十一号充分继承了神舟十号的技术状态,同时为了适应本次任务要求而进行了多项技术改进。"为满足本次任务要求,调整了轨道控制策略和飞行程序,使神舟十一号飞船能适应本次任务交会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由343公里提高到393公里的要求。"中国载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08-I0012
神舟飞船的首次应用飞行,其重大意义在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的状态基本是一致的,本次任务取得成功后,这种状态的神舟飞船和长征2F运载火箭将构成我国标准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  相似文献   

6.
科技信息     
<正>神十本月中旬择机发射3名航天员再访天宫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日宣布,我国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神舟十号飞船,3名航天员将再次访问天宫一号。长二F火箭完成全面"体检"近日,正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神舟十号飞船发射任务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火箭发射试验队,顺利  相似文献   

7.
我国发射的第一艘试验飞船在完成了空间飞行试验之后,于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有了新的重大突破。这艘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名的“神舟”号飞船,是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起飞约10分钟,飞船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这次发射的试验飞船和运载火箭,均为我国自行研制。试验飞船没有载人。据现场技术人员披露,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信息》2006,(9):323-324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顺利完成各项空间实验任务,并于2005年10月17日凯旋.这是继20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后,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又一伟大壮举,再一次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和卓越创造能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共有”三步走”,第一步是从”神舟一号”走到“神舟七号”;计划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我们正在进入二期计划。第三步就是建立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信息》2002,(2):51-53
中国航天开门大吉 新世纪升空的第一个航天器是2001年1月10日中国发射的"神舟"2号宇宙飞船.这次发射非同寻常.它是中国第一艘按载人要求系统配置的正式飞船,即虽未载人,但其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与"神舟"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2号飞船增加了留轨运行、舱内环境控制和应急救生等新的系统功能,飞船和火箭在技术上作了改进.与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7大系统全都参加试验,仅飞船上参试的分系统就有1 3个之多."神舟"2号飞船3个舱段的各个角落几乎都安装了大大小小的科学实验设备.由64件仪器设备组成的有效载荷使"神舟"2号简直成了"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1.
从“神舟”1号到“神舟”5号,5次航天飞行的成功,中国已经在火箭起飞、飞船在轨运行和返回等方面拥有了相当成熟的技术,降低了对航天员身体素质的要求。同时,随着中国航天员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普通的健康人在经过专门的训练后,也可以成为航天员进入太空,这其中,也包括女性在内。  相似文献   

12.
《中国青年科技》2005,(10):20-27
宇宙飞船从结构上可以分为单舱式、双舱式和三舱式三种结构,其中三舱式飞船最为先进。苏联第一艘载人飞船“东方一号”宇宙飞船是由再入舱和设备舱组成的双舱式结构,美国的第一代飞船是“水星”号,它采用单舱式结构。我国的“伸舟”号飞船研制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具有第三代飞船的特征。据专家介绍,这次“神舟”六号飞船很多方面都优于苏联第三代宇宙飞船“联盟”号。神舟六号飞船的设计重点是优化全船配置,减轻结构重量,合理安排新增设备在轨飞行工作模式,保证飞船的能量平衡,进一步提高飞船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了让读者更深入的了解此次载人航天任务,接下来让我们对神舟六号飞船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接触: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三号"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为我国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次"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飞行试验,飞船搭载"模拟假人"的消息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正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11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有11名航天员圆梦太空。如今,中国朝着空间建站的梦想又迈进了一步。11月18日13时59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宇航员景海鹏、陈冬安全返航。这标志着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33天前的早晨,一声惊雷响彻戈壁,长征二号F型火箭运载着神舟十一号飞船,挣脱大地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30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飞船在太空飞行6天零18小时,环绕地球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顺利完成预定实验任务。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次飞行试验,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飞行又迈出了重要一步。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短短3年内,“神舟”连续4次遨游太空,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载人航天,是中华民族攀登现代科技高峰新的标志性工程,是新中国建设成就新…  相似文献   

16.
张玉涵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18(2):154-155,162
我国载人飞船继神舟1、2、3号成功发射之后,002年12月30日又成功发射了神舟4号。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飞船应用系统在神舟4号上安排了以微波对地遥感为主,同时进行综合空间环境监测、间生物技术和微重力流体物理等应用试验。目,船上应用系统设备工作正常,到2003年2月10日为止已获取约100.2GB(千兆字节)的探测数据,并取得初步重要试验成果。神舟4号应用任务的52件船载设备,由我院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技术物理研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力学研究所及航天科技集团510所等单位研制,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  相似文献   

17.
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巡视勘察.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  相似文献   

18.
《金秋科苑》2013,(14):7-7
2013年6月11日,承载着中国载人航天新使命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亲临现场观看发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接见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参研参试单位代表时指出,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92年9月,中国正式启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为此研制了载人飞船和可靠性运载火箭,开展了航天医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的工程研究,选拔了预备航天员,研制了一批空间遥感和空间科学试验装置。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中国人》2012,(2):62-63
嫦娥三号完成各项验证性试验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近日圆满完成了月球着陆器的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试验,月球巡视器的综合测试及内、外场试验等各项验证性试验,技术方案得到验证,工程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探月工程二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月球软着陆探测与月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