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流电阻电路是最简单的一类电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类电路,深刻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一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将为进一步学习电路理论和后续课程打下牢固的基础。本人积几年辅导经验,对《电路分析》第一部分内容进行规纳总结,写成此辅导材料,希望能对九○级学员学习《电路分析》课程有所帮助.我们可以将整个电路分析课程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一个方向”就是指参考方向;“两类约束”是指元件约束(元件的伏安关系)与结构约束(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三个概念”是指等效、化简和变换这三个概念.这种概括的原因是:第一,“一个方向,两类约束,三个概念”贯穿于全部电路分析课程的始终,每个章节,每一部分都  相似文献   

2.
串联和并联是电路元件最基本的连接方法,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是学习电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学们学会辨别串、并联电路对学好电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人教版教材给串、并联电路的定义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就组成了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了并联电路”。同学们觉得抽象、很难理解,本人认为在定义中添加上电流的流向特点,即“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图1接起来,使通过它们的电流是同一股电流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把电流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使通过它们的电流不是同一股电流的连接方法叫并联。”…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改革思路;针对如何强化和改革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切实的探讨,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对教学大纲的修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中,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探讨如何将“范例教学”模型、“交互式教学”模型和“小组合作学习”模型运用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4.
吴昊 《物理教师》2003,24(1):49-50
电路连接和电路识别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教师常常通过演示和让学生自己动手连接来熟悉电路 .但由于演示实验的可视性差 ,而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又受实验条件限制不能反复练习 ,因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还有 ,在电路识别练习中 ,经常需要移动元件位置 ,反复画电路图 ,影响教学效率 .利用flash5 .0的“库”和“元件”概念 ,事先制作好各种电学元件及元件符号存入库中 ,使用时从库中取出 ,在flash的编辑环境中进行电路连接练习和电路识别训练 ,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准备工作运行flash ,新建文件后按主菜单的“插入”→“新建元件” ,…  相似文献   

5.
含有动态元件的电路被称为动态电路。由于动态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是通过导数(或是积分)表达的,因此,在分析动态电路时,就不同于纯电阻电路。本文从介绍一些基本概念入手,通过举例说明,着重介绍一阶线性电路分析计算的“三要素法”。  相似文献   

6.
(一)电路与电路连接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电路时,一般可以按照电路图,顺着电流流向,将用电器依次逐个连接形成回路.如果有并联部分,可以在先连接好一个回路后,再将并联部分加接上去.在连接电路时,应打开开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均有“通路”、“断路”(或叫“开路”)和“短路”三种状态.短路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这种情况下电流很大,极易烧坏电源,所以短路是不允许的.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小张同学认为是串联电路,小莉同学认为是并联电…  相似文献   

7.
电路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因此,电路教学中应讲透本质、提炼方法、加强演示,通过实验形成概念与规律。 1 讲透本质提炼方法 电路教学的首道难关是识别电路连接方式,教材给串联、并联下了定义: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法叫串联。我认为“依次”的本质是电流没有分合,所以串联的特征是“电流无分无合”。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  相似文献   

8.
在线性电路教学中,许多电路变量、电路元件、电路结构以及分析计算公式成对出现,彼此间存在着明显的类比关系,我们称其为“对偶”.电阻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对偶是再明显不过的.现将其关系列于表一.  相似文献   

9.
动态电路是指含有储能元件L、C的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是指当电路发生换路后,电路中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动态电路分析的方法,有经典法和变换域分析法。经典法就是在时域以待求支路电压或电流为变量列出换路后电路描述动态过程的微分方程,并直接求解满足初始条件微分方程的解答,得出时域响应,本课程第六、七、八章就是属于经典法分析内容。变换域分析法是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来求解动态电路换路后的电压和电流,本课程第十六章介绍这一方法。下面分章说明学习的主要内容和例题分析,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动态电路是指含有储能元件 L、C 的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是指当电路发生换路后,电路中电压、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动态电路分析的方法,有经典法和变换域分析法。经典法就是在时域以待求支路电压或电流为变量列出换路后电路描述动态过程的微分方程,并直接求解满足初始条件微分方程的解答,得出时域响应,本课程第六、七、八章就是属于经典法分析内容。变换域分析法是应用拉普拉斯变换来求解  相似文献   

11.
笔者在《电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一切从数学理论出发”的教学理念。文中通过对储能元件等效变换的数学推证过程的描述,论证普通高校理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须更加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王源 《考试周刊》2011,(85):157-158
1.电路、信号与系统课程整合的背景 “电路分析”与“信号与系统”课程是两门独立的传统课程,但是这两门课程有着相同的地方,它们都是方法的研究,电路分析从电路的角度研究其中的规律,信号与系统进一步从电路的系统研究其中的分析方法,所以信号与系统是电路分析的继续与深化。正因如此,两门课程在具体内容上有很多重合之处。因此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学习电路与电路的系统.从电路系统的角度学习电路的分析方法,把“电路”的内容作为“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把“信号与系统”的内容作为“电路”的继续与延伸,在内容上两者不再重复,而是基础与深化。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中,电路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一方面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同时又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初次学习电路,往往在以下几方面感到困难,这是我们在电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串联与并联教材中说:“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法叫做串联”,又说:“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法叫做并联”。于是有学生问:在图1中电灯L_1  相似文献   

14.
识别复杂电路,画出其等效电路图有很多种方法,“减元件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减元件法”就是在较多元件组成的复杂电路中,减(拿)掉一个或多个接法特殊的元件,由于减掉了接法特殊的元件,电路也就容易识别了,最后再把减掉的元件接上去,这样做并未改变电路的结构和性质,下面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减元件法”的具体应用. [例1]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a、b、c、d是四个相同的小灯泡,在这四个小灯泡中: (A)c比a亮.(B)d比c亮. (C)d比b亮.(D)a和b一样亮. 分析;该电路较复杂,不易看清楚电路是如何连接…  相似文献   

15.
电路教材与6O年代初期的相应教材比较,不难看出基尔霍夫定律、传统网络分析的基本方法没有改变,但引人了零状态响应、零输人响应、冲激响应、网络图论、特勒根定理、网络拓扑分析等理论;不少新型器件如电路模型元件、受控电源、运算放大器等已成为新的基本元件。1995年10月举行的全国高校电路课程和信号与系统课程教育改革研讨会介绍了英国、美国、德国和前苏联的电路教材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印象:近十年来国内外电路教材基本内容变化不大、相对稳定,课程内容微观结构组合的先后有所变动,局部内容有所增删,增加了应用方面的…  相似文献   

16.
电容元件是一种动态元件,它作为一种储能元件是电子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电路的基本特性和功能。本文讨论了《电路分析》课程中,电容元件电学特性的教学方法。采用寻根究源从数学角度出发落脚于物理特性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电路元件的基本特性,并建立起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抽象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家骧 《物理教师》2000,21(9):23-24
很多的电学习题都必须先从分析电路着手,迅速并准确地判定电路结构是速解电学问题的关键之一.1定义法 (1)串联电路是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其特点可称谓“纵横成串”,如图1所示. (2)并联电路是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其特点可称谓“纵横并排”,如图2所示.2分支点法 电路中无分支点就是串联电路,有分支点就是并联电路. 如图1中,电路中无分支点就是串联电路.图2中,R1、R2、R3,是并排接在A、B两点之间的,A和B是分支点,所以是并联电路.3看电流方向法 如果沿电流的方向只有一条通路,说明…  相似文献   

18.
1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1 电路基本概念 1.1.1 教学内容 本章是学习“计算机电路基础(1)(2)”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电路的组成,电路分析的概念,电路中的基本物理量:直流电压、电流及功率,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阻、电容及电感,独立电源,基尔霍夫两个定律,电路等效的概念以及简单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等。 1.1.2 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了武汉理工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组对本课程所进行的全方位教学改革措施,涉及了电路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体系、考试方式等方面。经过多年持续的教学改革实践,“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在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本课程已经成功建设成为武汉理工大学视频资源共享课程,将为我校的电路教学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串、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方式,识别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一章的基本内容,也是我们今后进一步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关键.那么,如何识别串、并联电路呢?下面谈谈这个问题.一、电流流向法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电路.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后,沿一条回路流过所有的用电器,_回到电源的负极,则该电路为串联连接;若电流流到某节点时分为几条支路,则该电路为并联连接.二、开路判别法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若将电路中某一用电器断开后,电路形成开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