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的理论探索与编撰实践相互激发,推动了新时代美国诗歌史研究的新发展。本文从学术史和中美学术互鉴的视角总结新时代中国的美国诗歌史研究成果及其历史编纂观。本文认为,新时代中国学者基于学术与政治互渗、中西互鉴与中国自主相结合的历史编纂观,在美国文学史框架下的诗歌史、诗歌专题史和诗歌专门史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创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美国诗歌史知识和话语,为新时代中国自主知识创建提供了注脚和范式。  相似文献   

2.
关于苏轼和苏诗的研究现已硕果累累,但对苏诗研究者的研究,对苏诗研究史的探析,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苏轼研究史稿》填补了这一研究空白。  相似文献   

3.
百年来曹植诗歌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百年来学术界对曹植的诗歌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以论文的成就较为突出。它涉及到对诗歌的总体评价、诗歌的内容和艺术表现、题材分类、对诗歌史上贡献、与其他诗人比较等多个层面与角度。研究成果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而对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尤其是对中国格律诗的产生和发展上的贡献认识不足,需要全面加强。  相似文献   

4.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具艺术生命力的作家之一,历代的苏诗研究经久不衰、光景长新。但是,以自觉的学术史意识对苏诗的研究史作全面系统的考察,总结、分析与评判历史上苏诗研究的丰硕成果,迄今仍是一个值得亟待拓展、深化的学术领域。王友胜博士的这部《苏诗研究史稿》第一次对苏轼诗歌的研究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析,对本专题的研究对象、内容范围、结构框架、研究方法诸问题发凡起例,纲举目张,思致颇密,用力甚劬,其草创之功,值得称道。这对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体系与规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作为“史”,作者着眼于梳理,归…  相似文献   

5.
百年苏诗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年苏诗研究与苏轼研究特别是宋诗研究密切相关,经历了一个肯定、否定最终肯定的曲折历程。苏诗研究在此过程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文献基础特别是诗学理论方面仍应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如何评价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值得重视的是,历代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无论是臧是否,总是把苏诗放在古典诗歌的历史性重大转折点上来考察,或盛赞“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或讥讽“只知诗到苏黄尽,沧海横流却是谁。”由此可见,正确分析苏诗的艺术特征,这不仅是客观评价苏诗艺术成就的关键,而且对我们历史具体地研究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趋势,也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主体,纵览整个中国诗歌创作历史,透视诗歌中的“花”、“树”意象,它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女性的地位及其心态的发展变化;透视这一发展变化的历程,对于中国诗歌史和中国社会发展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王友胜先生的《苏诗研究史稿》一书,是其"居今识古,写实追虚"的研究态度和追求学术精品学术精神共同结出的精品,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苏诗研究接受史著作。著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和历史发展中,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且卓有成效,因而此书对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本学科的体系和规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本文拟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本书的意义及一些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三十年来诗歌史写作进入了比较活跃的时期,先后有各类诗歌史专著出版,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诗歌史写作.分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诗歌史著作,可以了解近三十年来诗歌研究与诗歌史写作状况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理学诗派是宋代诗坛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它有自己的创作队伍,有数量可观的作品,有一定的创作主旨,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并有一些重要的个人别集、几家酬唱集及多家选集。它不应当被文学史忽略,文学史应为其留下一席之地。这才有利于整个宋诗乃至中国诗歌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苏轼之于文学的贡献,主要在其词的成就。其词的成就历来认为主要在其对豪放词风的贡献。但 如果我们站在整个词史的角度,站在苏轼整个词作的角度来观照苏轼词的风格,会有许多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与俄罗斯诗歌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翻译了包括经典诗歌和当代诗歌在内的30余首战罗斯诗歌;多次评述俄罗斯诗人及诗歌。此外,其诗歌创作也受到俄罗斯诗歌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苏东坡作为北宋政治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前后达44年,期间可谓宦海沉浮,历经磨难;作为文学家,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传世之作,尤其被贬黄州时期,创作出现了第一个高潮。分析《前赤壁赋》,从“作者矛盾痛苦而又仍然旷达开朗的复杂心情”入手,以哲学的角度探究苏轼的人生思想,即唯物的生死观,辩证的时空观,淡薄的名利观。  相似文献   

14.
徐州词系指苏轼自熙宁末至元丰间任徐州知州时所写的词作,为诸家认同者共19首。它们沿着此前所开辟的诗化的道路继续迈进,突出地表现为对题材的拓展和创新,以农村词最为人瞩目;其次是主体性和个性色彩的继续强化,真正做到了"词中有我"。苏轼在"以诗为词",对词大力进行改革的同时,也相当认同和尊重词的体性特征,并使二者统一于"情性"。作为东坡词的一个创作阶段,徐州词在这方面亦有其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代孟棨的《本事诗》和宋代计有功的《唐诗纪事》均是以有本事的唐代诗歌为主要记载对象的诗文评著作.《本事诗》中记载的本事及诗歌大多在《唐诗纪事》中可以找到.但是由于二书成书年代不同,对同一本事的记载在叙事详略、叙事方式和叙事类型上存在一些差异.相较之下,在叙事内容上,《本事诗》记载的内容更详细、语言更生动、更注重细节描写;在叙事方式上,《唐诗纪事》的叙事方式更丰富,除了本事故事,还用诗题和诗序进行叙事;在叙事类型上,《本事诗》中带有传奇色彩和志怪色彩的本事,在《唐诗纪事》中被略去了.  相似文献   

16.
苏轼诗集中有一类写给子侄们的诗歌,这些诗歌集中体现了苏轼的教子思想:一方面重视家学传统,敦促子侄学艺的进步;而另一方面又流露出读书无用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17.
苏轼诗歌对整个金代文学影响颇深,文人作诗"大旨不出苏黄之外"。金元之际,"遗山接眉山",一代宗匠元好问在肯定苏轼诗歌的卓越成就之余,对其"俳谐怒骂""为风俗所移"之弊进行了指正。他的作品在诗风、诗理、诗句三方面表现出对苏诗的自觉承传,并通过复归传统雅正格调、革新长篇歌行体裁、注入历史反思精神完成对苏诗的发展,从而诠释了《论诗三十首》中雄浑、雅正、自然、创新等诗学主张,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王仁裕(880—956),唐五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时有"诗窖"美誉。他的诗歌创作,今可考者主要包括各类史籍记载的诗集《西江集》等5种,有《全唐诗》存1卷15首(句)和散见于别集的少量诗作、句和引谚等,然截至目前总数不足20首。通观其诗集(包括诗文集),均已在他亡故后的一段时间里散佚,无完整诗集收入类书或见于别集,今据史料记载可考知其概况。从王仁裕现存诗歌,可以窥知其艺术风貌和思想内容,甚至一些作品可以作为考证作者生平事迹的主要内证材料。  相似文献   

19.
六朝诗歌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其诗歌中出现的多种意象都对后世诗歌的发展给予了相当丰富的养料和扩展空间。桃意象是六朝诗歌中出现得较频繁的意象之一,因此也是研究六朝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六朝诗歌中的桃意象,导致了后世桃花诗的大量出现,以及桃花源诗歌范式的复现。  相似文献   

20.
唐圭璋先生一生致力于钻研词学,他的词学思想既发轫于前人,又独有创新,归纳如下:一方面,词的创作旨法上,主张雅、婉、厚、亮,注重词的谋篇布局、用词下字,强调词作的真情实感以及音乐性;另一方面,词学研究方法上,重视运用“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文献意识很强,主张品读优秀的选本,用现代的科学方法进行词学研究,做到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