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积保 《今传媒》2015,(2):104-105
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给我国的媒介生态和传播环境带来了深刻变革。新媒体既是信息传播的工具,更是一块异常激烈的思想舆论阵地,因此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信息传播方式,承担起了大众媒体的宣传职责,为宣传活动提供了新空间与新途径。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新媒体对科技宣传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为大众使用新媒体提供了诸多方便。作为新媒体传播衍生品的网络流行语随之也愈发盛行,它不仅反映了当下大众的传播动机与传播心态,更折射出大众的信息需求类型。本文以网络空间较为火爆的流行语"主要看气质"为例,分析人们在使用网络流行语时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3.
薛峰 《新闻战线》2015,(5):207-208
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世界丰富多彩,许多关于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新概念、新渠道也越来越多地涌现在大众眼前。面对新媒体环境的变化,体育文化的传播也出现了崭新的渠道,因此,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如何让体育文化的传播顺应新媒体的特征,引起大众的关注,加强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度和广度,成为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互联网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更广阔的信息收集平台,极大地改变了大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因此媒体的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的传受关系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新媒体新闻的传播领域,大众自传播已逐渐形成相当强大的传播力量。文章力图对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传播局限作一探讨:新媒体新闻大众自传播的焦点非常易于转移,过度依赖媒体信息框架,情绪和情感的激发对大众自传播的强度影响巨大,理性控制力弱等等。  相似文献   

5.
唐凯芹  沈艳 《科技与出版》2021,(11):144-152
本研究从大众图书新媒体营销信息读者满意度角度总结了当前大众出版融合营销活动的效果.通过1514位受访者阅读大众图书新媒体营销信息的情况,实证分析了营销信息触达率、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得到了影响读者满意度的关键要素.结果 显示,大众图书新媒体营销信息的读者总体接触率并不高,目标读者对营销信息的评价不满意,现有信息传播不能满足读者期待;读者满意度虽与信息传播和营销服务两个维度的多个因素有关,但构建广泛的营销信息传播渠道,是新媒体时代提升读者满意度最为直接和重要的方式.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技术的变革,深刻改变了大众信息消费活动和媒体信息传播活动的模式构成。以数字化网络技术为特点的新媒体新闻传播相较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其新闻传播要素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结合新媒体新闻媒介融合技术的传播背景,对新媒体新闻传播领域的传播主体、传播者的身份、播内容、传播渠道四个主要传播要素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其变化特点,并就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创新化新媒体新闻传播,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秀丽 《传媒》2016,(2):90-92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大众越来越追求传播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越来越渴求信息传播的公开、平等、透明.基于数字虚拟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媒体开创的双向、立体的传播模式恰好满足了大众的这一需求.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来了社会问题新闻传播方式的嬗变.面对新的形势,主流大众传媒必须采取主动的措施积极应对这种新变化,加强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舆论引导和监督.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的一点多样、巨量扩展传播,为信息插上了更便捷的翅膀,对大众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强劲的新动力、话语场,有力推动了社会发展。然而,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一条不实信息、片面信息造成的社会危害,表现出了盲目性和片面性,甚至有的新媒体账号为引起大众关注,传播政经小调、炮制风流野史,更或专发政经“内参”,让人读后哭笑不得,缺乏传播基本的边界和敬畏。  相似文献   

9.
随着媒体融合的趋势日益显现,为了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的话题引到特定的方向,同时减少传播阻力,政务新媒体随之诞生,并积极创新议程设置,用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内容的宣传与传播。本文将着重探讨政务新媒体在内容的宣传与传播中议程设置机制、特点,及政务新媒体在新时代如何“出圈”。  相似文献   

10.
“网站建设”等技术类课程在新媒体专业中的必要性 当前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正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新媒体的发展壮大打破了传播的原有格局.PC时代门户模式的网络媒体已经转型为移动新媒体模式,传播的主体逐渐由专业媒体转变为大众,传播的途径也由传统媒体发展为移动互联网.大众在互联网使用、信息获取,以及媒体在信息的生产和加工方式上都有了巨大的变革,这些变革给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岗位要求带来了相应变化,继而影响了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媒体影响日益扩大,人们开展的各种活动中都有了新媒体的身影。新媒体出现给新闻宣传带来一定的挑战,党建工作要想实现高质量的宣传,就必须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和平台开展党建新闻的传播和宣传工作,对原有宣传理念进行革新,对信息传播形式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是现代信息传播的有机组成部分,能够切实转变社会大众的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能够充分地提升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归纳并梳理出新媒体的概念界定及分类,并在传播模式的指引下,划分新媒体的类别,推动新媒体的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郑亚楠 《新闻传播》2023,(16):92-94
地方报纸是传统大众媒介市场中当地受众了解本地新闻最为主要的信息渠道。随着新媒体的日渐兴起,新媒体平台的发展迫使地方报纸进行了线上迁移和传播。本文从地方报纸的发展困境入手,剖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地方报纸信息生产的主要变化,并以新媒体平台的特征为切入点,帮助地方报纸进行转型,找到与新媒体融合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4,(19):69-73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大众媒体产生并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流行、网络的高速传播更是促进了手机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手机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手段、非常强大的信息互通性等特点,不仅拥有更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搭建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其信息实时传播拉近了受众的距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传播生态和受众信息反馈方式。本文以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平台为例,分析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及其导向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倡导手机新媒体多传播正效应正能量的信息,提高全民媒介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方艳 《青年记者》2016,(14):12-13
“反转新闻”伦理评价起点的确定 新媒体技术使“大众自传播”成为可能,大众很多时候成了信息的生产者.“大众自传播”是指通过微博等产品,网民能够以“我”为中心生产信息和内容,并且通过网站实现数字内容的传播和共享.①这种“大众自传播”现象影响着新闻生产乃至新闻业,特别是在新闻采集、新闻制作、新闻发布等环节.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是什么”是需要重新定义和思考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人可以发信息”不等于“人人可以发新闻”,也就是说“信息”与“新闻”不能等同.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化媒体盛行的时代,互联网、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元化的新媒体形态出现在社会空间中,为大众的日常交流、互动带来了诸多便利。对于网络信息传播活动而言,网络平台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公开化、共享化的信息空间,大众的自由言论也需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来塑造良性的网络生态空间。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传播的特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传播与舆论引导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信息传播与引导的具体建议,旨在基于当下全民网络狂欢的背景下净化网络空间,引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7.
赵同 《采.写.编》2021,(6):115-116
在互联网环境中,政务新媒体逐渐成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大众开展交流互动、传播政务信息的重要渠道.而提升政务新媒体的影响力,对于充分发挥政务新媒体的功能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提升政务新媒体所具有的影响力为出发点,从政务新媒体宣传推广、受众互动、内容生产与传播以及长效发展机制的构建四个层面,对政务新媒体运营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媒介舆论宣传新环境已经形成,以新技术为动力的新媒体环境也在日趋成熟。新闻媒体掌握着话语权,是百姓大众的发声者,他们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职责,是理论宣传的主要执行者。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传播,思想传递方式更加多样,受传播样式以及技术水平、传统观念的束缚,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理论宣传和普及上,宣传力度和说服力都受到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现象,我国主流媒体要增强理论宣传普及说服力,就一定要坚持创新驱动,发挥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思维优势、互动优势,创新宣传形式,借鉴新的言说方式,从而提高其吸引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传媒业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发展模式,但媒体传播的本质是为大众服务,向社会传播有价值的内容。在媒体环境发生颠覆性变化的前提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需改变原有的发展思路,从品质上、传播上、服务上做好宣传工作,加快融合发展适应时代的需要。本文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入手,谈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如何有效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面对公共意识空前提高的大众,新媒体为他们构建了一个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传播平台。但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情绪表达失控等问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如果不能经过理性沉淀,势必影响事实的真实与客观。本文重提"小悦悦事件",从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和新闻传播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行为的理性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