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欢欢和乐乐是我的一对双胞胎儿子,在我眼中,两个孩子一样聪明、一样可爱,像一座天平的两端。可是从两个孩子上小学开始,我爱的天平却渐渐开始倾向弟弟乐乐,因为小小年纪的他遇事常表现出一种善解人意的“谦谦君子”风度。  相似文献   

2.
?冰野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上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对语文学习特别感兴趣,尤其是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接近满分,而数学却仅为及格。我问他为什么数学成绩这么低,他却说他不要学数学。我知道,孩子出现了偏科问题。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为以后发展打基础的基础性学科。如果孩子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不喜欢,则意味着这方面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就达不到全面发展的目的。那么,如何纠正孩子的偏科问题,使孩子对各学科都能感兴趣呢?首先,要随时对孩子取得的成绩或进步给予肯定、鼓励和好评。孩子在小学低…  相似文献   

3.
答父母问     
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嘉兴市一读者来信说:我儿子今年11岁,上小学四年级。他不笨,老师也都说他聪明。可他就是爱玩,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差。不知该怎么办? ●答:孩子缺乏学习动力,我们就要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孙先生、孙先生的妹妹、孙先生的儿子,还有孙先生的女儿都是乒乓球选手.关于这四人,有以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我们置身在一个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因此,在孩子不可避免地与金钱发生联系时,父母要培养孩子积极、正确的理财观念和理财技能。〖案例〗我对儿子的理财教育1.对儿子的早期教育从金钱开始。1989年,儿子乐乐出生那年,我却失业了。看着正牙牙学语的儿子,想起自己的坎坷经历,我认定,要让儿子长大后能适应社会发展,必须从小对他进行理财教育,让他认识金钱的作用,学会消费与经营。乐乐很小时,我就将乐乐抱到店里,指着收银台里一沓沓钱,告诉他这是1角钱、2角钱、5角钱,那是l元钱、2元钱、l0元钱。乐乐最先接触的数字,就是从钱开始的。因为金钱的概…  相似文献   

6.
<正>乐乐6岁了,有小朋友来家里玩,我会让乐乐分享自己最爱的零食,拿出心爱的玩具和别人一起玩儿。今年过年的时候,表姐的儿子洋洋来家里,他特别喜欢乐乐的小汽车,就直接抢走了乐乐手里的小汽车。乐乐气得直跺脚,奶奶急忙安慰乐乐说:“你要学会分享,不懂分享的孩子不是好孩子!”我劝慰他:“乐乐,你要让着弟弟。你不是喜欢变形金刚吗?明天妈妈给你买一个,小汽车就让给弟弟玩吧!”  相似文献   

7.
邻居的孩子乐乐,从小能说会道,聪明活泼,在幼儿园时,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孩子。可自打上小学后,这孩子却每况愈下。现在,这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是课上不听讲,课后逃作业,还喜欢偷偷从家里拿钱请小朋友吃东西、打游戏机,成了一个令老师和家长都头疼的“问题”儿童。作为邻居,在和乐乐全家的交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家长有一定的责任。 首先,家长“拔苗助长”,提前一年半给孩子上了小学,使孩子过早地承受了他这个年龄不应有的学习压力,挫伤了孩子的自信心。乐乐在  相似文献   

8.
一我的儿子小明是个挺聪明的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语文、数学的成绩几乎都在90分以上。眼看就要小学毕业了,照他目前的成绩看来,考一个重点中学是不成问题的。可是……可是就在我儿子升五年级的时候,我们搬了家。为了他的转学问题真叫我伤透脑筋。我抱定一个宗旨:为了儿子的学业和前途,我不但要为他找一个好学校,还要找一位好老师。遗憾的是,我们新居的附近只有一所小学,连挑选的余地也没有。这所学校论校园的整洁,环境的幽美,  相似文献   

9.
教育无痕     
一个7岁的男孩和妈妈去朋友家做客。他和这家同龄男孩子乐乐玩电脑里的游戏玩得很开心。乐乐邀请他晚上住下,继续快乐的游戏。男孩子求妈妈意见。妈妈了解到乐乐家还有别的事,孩子留下来是不方便的。可妈妈的解释孩子又听不进去。这位妈妈想了想对孩子说:“儿子,爸爸出差不在家,如果你晚上也不回家,妈妈一个人在家会害怕的。现在你是家里惟一的男子汉,有你在,妈妈就不怕了。”男孩子听了妈妈的话后,  相似文献   

10.
《家庭教育》2008,(4):37-37
吉林省长春市一家长来信说:我儿子11岁,上小学4年级,他聪明好动,成绩不错,错误也常犯,所以在学校、在家里都难免要挨批评,可他常常拒绝批评,弄得很不愉快。请问,怎样才能让孩子接受批评呢?  相似文献   

11.
站得更稳了!     
任捷 《父母必读》2008,(6):127-127
遵循孩子自己的生长轨迹乐乐坐得晚,6个月的时候还坐不太稳。看到和乐乐差不多的孩子都可以自己坐着玩了,我开始有些着急。想尽办法教他,可他都不配合。可到了第7个月的当天,不用教,乐乐自己就能坐着玩好半天。乐乐现在  相似文献   

12.
儿子小宇是个很优秀的孩子,在小学时成绩名列前茅,进入初中后却突然一落千丈。这样下去,别说名牌大学,就是考技校也会名落孙山啊!爱人哭得眼睛红肿,我说:“别急,看看是什么原因造成儿子成绩下滑,然后我们再想办法对症下药。”我们来到学校找到班主任了解情况,老师一脸无奈:“我也正在琢磨,这孩子也不笨呀,是不是你们俩闹矛盾影响了他?”咳!孩子学习成绩下滑,老子都跟着背了黑锅。我们怀疑他在早恋,但是老师也没有提供出证据。进一步调查,我们发现儿子原来正在追求他的同学晓琪呢!一个14岁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对异性有兴趣,但他们还不懂爱。小…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湘潭市一家长来信说:我的儿子上小学三年级,成绩一般,我们也没有责备他,但儿子却情绪低落,没有什么好朋友,整天不开心。学校里的体育竞赛、文娱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他都不会主动报名参加,性格越来越内向。我们很担心,又不知怎么办,特写信来请教。答:看来,你儿子有些自卑不自信。但别着急,自卑和不自信是后天形成的,这就意味着它们是可以改变的。以下建议供你参考。1.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这样会使孩子认为自己很笨,不如别人,其不足之处就成了他沉重的心理负担。2.多找找孩子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我们…  相似文献   

14.
国庆节那天,肖菲带着四岁的儿子乐乐去超市,恰巧遇到一位老同学,他们也带着孩子在逛商店。老同学难得相遇,话自然多,再加上各自都带着孩子。于是,大家互相称赞起对方的孩子来。同学的丈夫夸奖乐乐道:“瞧,这孩子长得真漂亮。”见这样赞扬孩子。肖菲的脸上顿时光彩四溢。她对儿子说:“来,乐乐,背一首诗给叔叔阿姨听听。‘两个黄鹂鸣翠柳……’”肖菲起了个头。可儿了却管自看着货架上五彩缤纷的商品,摇着头说:“不!我不背。”“哇!乐乐会背古诗了,真不简单!”诗还没背,叔叔又赞扬开了。“我不背,就不背!”肖菲急了:“你背呀,为什么不背?在家里你不是很会背吗?”然而,乐乐还是不肯背,他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去。这时,肖菲的同学说了:“来,我们的楠楠背一首  相似文献   

15.
学期快结束了,老师要大家下午投票评选优秀班干部。小组长乐乐可是胸成竹,因为每次考试他都是全班第一,优秀班干部准有份!教室里顿时像炸开了锅,大家都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评选开始了,老师把班干部的名字都写在了黑板上。乐乐落选了。他委屈得哭了,自己的成绩一向名列前茅,为什么别人都不选我呢?念到乐乐时,只有两三个同学举了手。乐乐虽然成绩好,可是他不爱帮助成绩差的同学,还嘲笑他们脑子笨,所以他不能当优秀班干部。对,他还不喜欢帮助人。乐乐总喜欢给我起绰号,一会儿叫我四眼,一会儿笑话我的眼镜……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给乐乐提了…  相似文献   

16.
恰到好处地用些典故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儿子上小学时,成绩老是排在中下游。于是,我和他谈起“闻鸡起舞”的历史故事:东晋名将祖逖,半夜听到鸡叫就起床练习武艺,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他终于成为一代名将。这个故事使儿子明白了只有勤奋才能成功的道理。几个月后,儿子的成绩果然大有进步。有一段时间,有个同学经常来邀儿子。经过我再三追问,儿子才实话实说:那个同学是来邀他去玩游戏机的。难怪他近来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我深思片刻,和儿子谈起“割席断交”的典故:三国时,管宁跟华歆同坐一张席子读书。后来,管宁鄙视…  相似文献   

17.
儿子获殊荣 父母也光彩我的儿子在众人眼里是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他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当班长。三年级时,他的作文就频频在本地的报纸上刊登。在学校组织的演讲和讲故事竞赛中,他也常常获得第一名。由于表现出色,1999年,孩子在上小学五年级时,被团市委授予“市十佳少先队员”和“县最佳少先队员”称号。因此,我们的同事、朋友、亲戚,包括学校的老师,都羡慕我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为我们县、市争了光,为我们这个村里的学校争了光。那一段时间,我们每到一处,人们首先谈到的便是我家的儿子。有客人来访,我们也乐于将儿子刊登在报…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向我诉说教育孩子的种种不易。他的儿子读小学五年级,近一年来,他在孩子身上下了不少功夫:给孩子找课外辅导班补数学、陪孩子做作业、及时和老师沟通、设法纠正孩子在学习上不思考和懒惰的毛病……应该说,有一定的效果,但孩子的成绩总是时好时坏,老毛病依然改不掉。"他和班里学习好的孩子简直  相似文献   

19.
龙荣慧 《家长》2008,(Z2):1-1
去年春节,表妹和表弟都带着孩子来我家作客。家长们聚在一起,谈论最多的话题自然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表妹的儿子强强当时读小学一年级,他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得了98分,数学得了99分。按理说这样的成绩是很优秀的,但表妹却当着强强的面跟表弟说:"考得一点儿都不好,他们班上还有  相似文献   

20.
白兰 《家长》2005,(Z2)
去年夏天,从美国转学回北京念小学三年级的儿子,面临着他“海归”后的第一个暑期。由于“空降”时间太短,尽管十岁的儿子学得很努力,但还是跟不上学习进度,语文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为了提高他的中文能力,暑期开始时,我们给他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家教,每周一、三、五上午上两小时的课。这位家教是某重点小学的退休语文老师,讲课讲究趣味性和互动性,儿子的读写能力都有提高。不过,除了隔天恶补两小时中文之外,儿子的暑期生活还是比较单调乏味——我们所居住的涉外公寓没有与他同龄的中国孩子,而且附近也没有可以来往的同学,所以每天他不是在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