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1.爱国主义教育美国学校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手段宣扬美国的民主与自由,将美国的政治制度标榜为世界上理想的政治制度,灌输美国政治制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政府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等观念。培养知情的、有效的和负责任的公民即"好公民"是美国学校公民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和任务。在美国,好公民就是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宪法和法律。2.民主法治观和道德观教育美国学校要求学生学习宪法,学习独立宣言、联邦宪法、人权宣言。美国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是完全的地方分权制,但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美国宪法和法律的充分保障及历任总统的强力支持,以培养认同美国意识形态、为美国社会政治制度服务的合格公民. 美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课程设置多样化 美国教育部颁布了道德教育《大纲》,规定学校必须向学生传授伦理道德.其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围绕公民教育和品格教育来进行.公民教育以爱国教育和法制教育为核心,重视社会规范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品德教育则侧重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完善.如圣约翰大学设置了伦理课,哈佛大学有道德剖析课.其他高校则开设公民学、美国宪法、美国政府、现代社会、民主问题、时事等,进行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及国民精神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开设公民学课程。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普遍开设的一门课程,这门课通过生动具体的内容使学生对国情有一个全面、扼要的了解,目的是使学生确立“我们是美国公民”的思想,教育学生懂得如何成为美国社会制度下的好公民。在这里,“好公民”的含义是“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二、高度重视历史教育。历史教育是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美国历史虽然短暂,但是美国人却格外珍视自己的历史,并以此作为维系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纽带。美国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程,通过…  相似文献   

4.
聂露 《教学与研究》2012,(10):67-73
本文通过评论《审查历史》一书,提出了解释日本、德国和美国教科书争议之所以发生的四个原因。在界定教科书争议的国际和国内维度的内涵后,论文从控制教科书生产的不同机制、公民认同的变迁、国际关系的改变和对外战略的规划等四个方面,逐一分析了德、日、美三个国家的政治和社会因素对于教科书争议的影响,得出教科书争议和文化分歧的背后是政治冲突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美国公民教育中心编写的公民教材每学段分为四册,分别以美国政府宪政模式中的四种基本观念——“权威”、“隐私”、“责任”和“正义”为主题,深入阐述了美国联邦宪法的精神,其教学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维护美国民主政治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美国宪法教育的成功经验,对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小学的宪法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思想和方法上的双重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1987年是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诞生200周年。美国宪法是于1787年在美国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制定的,是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世界近代史上最稳定的一部宪法。美国史学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美国宪法的解释众说纷纷,甚至大相径庭。美国宪法是反动的还是民主的?是保守的还是进步的?美国宪法的制定人是无私的爱国者还是有产阶级的代表?美国宪法是经济文献还是政治文献?美国宪法是否反映了  相似文献   

7.
刘波 《历史学习》2007,(11):8-8
人教版新课标试验教科书高中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第2节《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中说:美国宪法规定: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但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届正、副总统(福特、洛克菲勒)均未经选民选举产生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8.
取得美国国籍可给移民带来以下益处:美国护照持有者去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者无需签证;只有美国公民有资格给父母、兄弟姐妹,以及成年已婚子女申请移民;美国公民可享受充分的社会福利;美国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包括选举权以内的,参与民主政治的权利,全程参入美国民主进程,担任陪审员。公民身份带来一些非公民所无法享有的税收优惠及公共福利。入籍还使某些公民犯了重罪但不被驱逐出境。入籍帮助美国族  相似文献   

9.
关于美国联邦制的特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Ⅰ·必修>人教社2007年1月第3版写道:"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上,美国联邦制与中央集权这个概念,应该是完全不搭边的.  相似文献   

10.
一七八七年美国宪法是世界历史上第一部以单一法典构成的资产阶级宪法,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部宪法有利于巩固美国独产战争的胜利成果,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这一角度讲,美国宪法无疑是一部进步文献。然而它绝不是资产阶级学者所推崇的“从来最完整、最具体的、对于民主政治根本原则的体现”。因为这部宪法从一开始就部分地否定了它赖以生存的“独立宣言”中所倡导的天赋  相似文献   

11.
关于美国联邦制的特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Ⅰ·必修》人教社2007年1月第3版写道:“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事实上,美国联邦制与中央集权这个概念,应该是完全不搭边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美国历史教科书中,新左派学生运动与反主流文化运动没有受到教材编写者的重视,其历史地位和作用被淡化了。在对20世纪60年代社会运动的叙述中,它们往往处于从属地位,即从属于对其他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中,如黑人民权运动与其他少数族裔和群体为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美国政府主导下的民主改革和整个美国社会的反战抗议活动等的叙述中。美国历史教科书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记忆工具,采取这样的叙述模式,不仅反映了当代美国社会运动的发展趋势和所取得的成就,也体现了美国历史研究的最新发展,同时还折射出当代美国主流社会意识形态对教科书写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美国宪法没有紧急状态条款,在南北内战、一战、二战、反恐战争等紧急时期美国总统往往行使"超宪法权限"侵涉公民基本权利,为保证危机中宪法依然有效,作为制衡者的法院需要比常态下对宪法进行更加审慎的解释。然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大法官们摒弃了遵循先例的普通法传统,自由裁量着政府紧急权力与公民权利冲突涉及的诸多敏感宪法争议,但其所表现出来的实用主义政治立场变换和紧急法制观的保守化转型,揭示了非常时期宪法解释的核心问题:要自由的宪法还是安全的宪法。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美国新品格教育是传统品格教育在现代社会中衰退之后的再次复兴。从美国品格教育的历史与内容沿革中,不难看出其品格教育的公民教育性质;对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进行解读,可以看出其公民教育的范畴归属;探析美国新品格教育的内容,对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继承超越传统德育、强调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重视政治人格与道德品性培养等方面,均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美国公民教育具有明显的政治社会化取向。从历史进程看,政治社会化贯穿于美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过程;从培养目标看,每个时期的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都明显体现出统治阶级通过公民教育进行政治社会化的意图;从内容来看,美国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与政治社会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从实施途径和方法来看,美国公民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利于对公民进行政治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林楠 《辽宁教育》2013,(6X):91-93
<正>所谓美国公民教育,是指国家的一种教育形式,是美国所有的合法公民都有权享有的一种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权利,具有目的的隐蔽性、内容的渗透性和方式的实践性等显著地特征。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体制存在差异,导致各个国家公民教育的目标、内容、教育形式不尽相同。然而,公民教育是美  相似文献   

17.
公民学是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的最直接课程,其课程目标是培养合格的美国公民,维护美国的政治统治。基本内容包括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品性,实施的方式主要有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环境及大众传操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公民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就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美国等西方国家自然也不例外。他们为了使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牢不可破,必然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传播和灌输到全体社会成员中。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传播和灌输时具有隐蔽性,这就使得许多人认为,美国不进行意识形态的政治教育。其实,美国人通常所说的公民教育,就是与市场经济和民主法制相适应的一种政治,就是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美国公民教育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1.培养目标美国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资本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目标。因此,在…  相似文献   

19.
正内容简介:在书中,洛温详细剖析了美国现行的历史教科书,并对教科书中的谎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展示了历史的生动性与复杂性。他从前哥伦布时代着笔,涉猎重建、海伦·凯勒、第一个感恩节、梅莱大屠杀等多种人物与事件,对现有的教科书提出了令人大开眼界的批评,对美国历史进行了令人着迷的重述,指出了美国历史应该如何以及能够如何向美国学生讲授。作者认为,爱国主义是谎言的主要温床,为了宣扬爱国主义,美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不惜"肢解"历史,英雄化历史人物,从根本上无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推荐理由:我们都习惯性地、想当然地相信并认可历史教科书中的信息与论  相似文献   

20.
陈冠任 《师道》2009,(6):17-19
一、潜移默化的公民教育 在美国不设专门的政治课,他们认为这样的课程是以说教为中心,是空泛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重视孩子的政治教育。实际上,美国的政治教育是以一种细雨润物的方式进行,而有别于中国的风声雨点一起下的方式。他们是在学校的文学、历史、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课程中,以及家庭和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中,结合实际,潜移默化地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