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收藏》2011,(5):21-21
喧嚣时代,中国熏香文化的"沉静"回归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自战国时期起,就已有熏香文化可考,它是中国上层贵族"沉静身心"的精神愉悦之物。优雅的中国贵族,立于权贵之巅,以一位入世者的姿态将它演变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品位。在熏香文化的发展中,逐渐衍生出熏香器具文化,极受追捧,以至熏香隐去之后,各种焚香的炉、  相似文献   

2.
《收藏》2011,(7):19-19
熏苏轼的清幽禅境,李清照的家国忧愁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自战国时期起,就已有熏香文化可考,它是中国上层贵族"沉静身心"的精神愉悦之物。优雅的中国贵族,立于权贵之巅,以一位入世者的姿态将它演变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品位。  相似文献   

3.
《收藏》2011,(3):15-15
喧嚣时代。中国熏香文化的“沉静”回归 中国熏香文化历史悠久,自战国时期起,就已有熏香文化可考。它是中国上层贵族“沉静身心”的精神愉悦之物。优雅的中国贵族。立于权贵之巅,以一位入世者的姿态将它演变为一种中国独有的品位。  相似文献   

4.
李曼丽 《收藏》2015,(7):83-91,82
烛避窗中影,香回炉上烟。——南朝梁·刘孝威《怨》香,在中国古代有着广泛的用途,人们用它熏燃、悬佩、涂敷甚至饮用。尤其是历代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对熏香更是推崇有加,认为它是颐养性情、启迪才思的妙物,在日常生活中无不以熏香为伴,并进而将其作为"礼"的一种表述,成为古代宫廷和贵族居室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  相似文献   

6.
香炉,即焚香之器皿。焚香起源很早,最初是热带地区的居民为驱臭除秽而焚烧香料,而专门用于焚香之器皿,据目前所知,始于汉代,如著名的博山炉。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大族势力膨胀,“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些世代相传的士族贵族过着锦衣玉食的寄生生活,熏衣敷面,奢华腐朽,因此熏香之炉成为该时期上层贵族生活的必需品。此时的香炉一般并不具备精神上的内涵,只是一种高雅的生活用具。至唐宋时期,随着统治阶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太极拳所蕴含的"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民族"等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旨在不战"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慎战论"以及中国推行"内圣外王"的治国之道、"和谐竞争"的共同发展、"修身克己"的文明国家、"刚健有为"的民族情怀有着相通之处。太极拳"旨在不战"的文化精神,是一种文化修养、道德的教化,是世界所接受"和谐"的价值理念,是树立民族"不贪婪"、"不战争"、"不屈服"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8.
姜晋 《收藏》2011,(4):91-92
古时候,用以熏香的各类炉具中,有一种颇具趣味的印香炉。 印香炉是熏香炉的一个特殊品种。何谓印香?顾名思义,印香应与印有关系。宋代人洪驹父著有《香谱》,其中"香之事"部有"百刻香"一条:"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然一昼夜乃已。"  相似文献   

9.
从狩猎之射到文化之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射礼的文化分析,考察了中国人对狩猎之射的文化.一方面,透视了西周将"射"转化为"国家大事"--成为天子、诸侯及贵族的政治生活,融入社会秩序的再生产的政治化过程;另一方面,分析了射之新技术、新项目、新的文化意向的种种生产以及射之活动的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儒家人文哲学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底蕴,它与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积极对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仁学"为主导的人文哲学思想将进一步丰富和凸显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即当代中国体育文化发展应当紧紧围绕服务大众,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最大的"仁"发挥积极的作用。以"和合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内涵不仅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生态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且为中国当代体育文化的价值实现提供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可以衡量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琴动,弦动,心动。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一席,它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古人更是用"琴心剑胆"来形容君子的修为。那沉静悠扬的琴音宛若天籁之音,在疏密、虚实的节奏中体现出其特有的神韵和趣味,蕴涵着深邃的意境。千余年来,古琴逐渐被赋予远高于其自身实用价值的意义。传统文人将其视为装饰书房的必备之物和标示高尚品格的载体,位高权重的王侯将相则将其看作权力与地位的象征。  相似文献   

12.
十方 《收藏》2011,(4):116-117
清人吴先声云:"印之宗汉也,如诗之宗唐,字之宗晋。"中国印艺术(中国篆刻艺术)和唐代的诗歌艺术、晋代的书法艺术一样,在古代,已成为经典艺术。它始于殷商,盛于战汉,发展于明清、当代,集书法、绘画、镌刻三者于方寸之地,其中蕴涵有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念和审美理想,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已成为中华民族的标志性艺术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信堂 《收藏》2012,(3):108-114
在中国古代艺术品市场中,古玉是一支"潜力股"其收藏与投资前景看好。在此文中,笔者就古玉的市场现状、市场价位和投资方向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走出价值错位的认识误区中国玉器文化是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本土文化。除了中国,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能把玉文化演绎得如此精彩绝伦。中国的玉器是极尽工艺之精美,造型之瑰丽...  相似文献   

14.
李芬 《搏击·武术科学》2010,7(11):32-33,36
在和谐社会的今天,太极拳"中和之美"作为中国太极拳美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的美是独特的,传递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也是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温润的结果。文章从太极拳的弧形、意境、张弛、刚柔等四方面阐述了太极拳之美,为进一步挖掘和整理太极拳美学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3,(9):256-259
金丝楠并不神秘,只要你下功夫去认识她、研究她、体悟她。楠木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然材质,它美在何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它拥有怎样的高贵身份?在当下社会现实中,它为何被视为贵族生活方式代表器物和新的家具奢侈风尚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6.
":四书"是中国儒家思想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儒家圣贤对中国悠久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和经验总结,是华夏儿女几千年来的社会道德之衡量尺码,也是中华武术不可或缺的理论组成部分。文章认为,若将"四书"列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专业的学习课程,意义深远。对于当代的武术专业人才,无论是提升文化素养,还是深化国学文化,或者规范道德行为都将产生不可低估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收藏》2013,(5):I0060-I0065
金丝楠并不神秘,只要你下功夫去认识她、研究她、体悟她。楠木是一种什么样的天然材质,它美在何处?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它拥有怎样的高贵身份?在当下社会现实中,它为何被视为贵族生活方式代表器物和新的家具奢侈风尚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18.
唐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6):638-640
籍于后现代的现代之思,北京人文奥运是在充分解读奥林匹克运动的当下发展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生成的,它从源头上较好的破译了现代奥运的"人文危机",是对西方人文主义本真缺失的修复,它拓展了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视野,彰显了异质文化比翼双飞的魅力,为竞技体育的发展观续写了重重的一笔,演绎了一台具有后现代意蕴的"五重奏"。  相似文献   

19.
喻帆 《收藏》2013,(13):158-159
(下)香具篇香道,是一个全新而古老的命题。综观中国香道的发展历程,对传统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是中华历史文化舞台上抹不去的华丽篇章。然而在熏香文化发源地——中国大陆,从唐宋香文化大行其道至清嘉道以降,由于战乱频繁,士大夫的精神生活趋于粗疏萎顿,香席的仪式与诗、词、乐、舞、棋等纯粹的艺术形式一样也日渐式微。中国香道历经了千年风雨,是先人留给民族与历史的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香文化与经济繁荣紧密相连,是一种盛世文化。在其发展的鼎盛时期,无一不具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贸易畅通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高丽青瓷与李朝瓷器略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希君 《收藏》2006,(4):62-64
优美精致的高丽青瓷是高丽王朝(918-1392年)瓷器中的代表作,它是受中国唐宋青瓷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昌贵族物质、文化生活的象征。部分上品可与中国宋代汝窑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