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同     
2006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北京的符号》。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城市,可以作为它的符号的,各个方面都有,历史的、政治的、文化的、经济的……说到文化方面,北京的胡同应该算一个吧。老作家汪曾祺在《胡同文化》(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一文中写道:“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本期“课文配读”栏目选了三篇有关胡同的文章,内容各有侧重,朱湘的《胡同》是漫谈性质的,可以让我们多了解一些胡同方面的知识;史铁生的《故乡的胡同》把个人的命运、人生体验和胡同曲曲弯弯的外在特征联系了起来,别有一番新意;而李国文的《胡同之死》则是接着汪曾祺《胡同文化》一文中的话题“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很深入地分析了胡同为什么会死掉,并认为胡同的死掉并不十分可悲,因为“北京胡同里那种人与人之间的亲切、良善、和蔼、信任,却还能留存在这块土地上的话,也许比那些古旧的建筑物,对于中国要更有价值些”。(雨羽)  相似文献   

2.
《胡同文化》是一篇描绘北京胡同文化的风情散文。作者通过对胡同命名、习俗、居住在胡同中的北京人的生活状态以及胡同的衰败等的描述,赋予了胡同浓郁的文化气息。这种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对北京胡同文化进行描绘的同时,文章还表现出了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厚感情及作者对胡同之没的淡淡伤感。  相似文献   

3.
北京胡同     
胡同外,交通繁忙,人声鼎沸,充满着现代和繁华的气息. 胡同里,幽深静谧,晨曦若现,氤氲着历史与文化的香味. 胡同,是许许多多的老北京人迎接游客的地方,时不时传来三轮车的铃铛声.一些不愿离开胡同,热爱老北京文化的人们坚持蹬着三轮车,带领游客领略北京胡同旖旎的风景."这儿是鲁迅故居,我跟您讲,原来这一片儿可是……"蹬车的人操着一口地道的北京口音,向游客讲述着令人神往的往事.  相似文献   

4.
【内容简介】《胡同文化》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但文章并没有直接叙述“胡同之没”的主题,而是先谈胡同的起源、发展,再谈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在时代大潮中的衰落。它既是一篇典型的序言,又是一篇很有艺术魅力的文化散文。  相似文献   

5.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有着深厚内涵的精美的文化散文。普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字里行间却流露出面对着“养育了自己祖祖辈辈的生活环境”正在没落、衰败的一种难言的伤感与无奈。笔者在处理该课时,将“熟悉课文,概括胡同的文化内涵;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思想感情”确定为该课的教学目标,并设计了三个环节:①了解胡同的特点,要概括出胡同文化的特点———北京市民的心态;②理解作者面对胡同的衰败、没落所寄托的感情;③开放性讨论“怎样看待胡同的保护和建设新北京”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笔者首…  相似文献   

6.
说教材翻开《胡同文化》,确有耳目一新之感:作品少了一些正儿八经的说教,多了许多真切自然的情趣;少了一些“庄重”,多了许多诙谐;少了一些老调,多了许多雅致。好一幅清淡、脱俗而又紧扣市民生活的风俗画,它让学生感到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由此而形成的文化也是丰富多彩的。胡同是市民生活的地方,由此也派衍出了市民文化,胡同与市民一起经历了历史的风风雨雨,它见证了历史,像一位时间老人。作者谈胡同实质上谈的是胡同文化,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最能体现文化气息,作者也希望读者能感受这一份生活气息,这是分析这篇文章的重点所在。而作者对于胡同…  相似文献   

7.
在通读两遍文章后,学生几乎都能明白胡同文化的内涵。我正准备转入关于作者对胡同文化行将消失的情感态度探究时,一个学生突然举手发问:“为什么只跟胡同说再见?在倒数第二段作者写道,‘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相似文献   

8.
钱云 《学语文》2004,(9):6-7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的一篇书序,实质上是一篇文化散文,包含着浓厚的文化意蕴。本文中已明确交代“胡同文化”即是一种封闭文化,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胡同文化已渐渐消失,但对于它的衰落,作者却说很眷恋.甚至很伤感。封闭文化本应加以批判,对它的消失。应该像鲁迅对待雷峰塔的倒掉那样拍手叫好,作者的伤感缘何而生呢?  相似文献   

9.
汪曾祺1920年生于江苏高邮,40年代末迁入北京,从此开始了对北京长达五十年的守望,我不知道汪老何时开始关注北京市民,何时开始拿胡同这个视角去审视民生世相,总之现在是一篇文章摆在了我们面前,为我们了解北京市民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提供了一份参照,但汪老当时的写作心态如何呢?笔者以为,在《胡同文化》一文中,体现了作者的二难选择。汪曾祺的怀旧文化风格与不愿落伍的时代心理在文中潜涌,他既割舍不了对旧文化的怀念,又无法否定新文化的进步,于是只好哀伤、感叹,在新旧文化所形成的胡同中艰难突围。表面上看来,作者好似一个旁观者站在北…  相似文献   

10.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具有全方位文化自觉和审美自觉的作家。他的文字娴静淡定、温情优美。汪老比较克制和宽容。他长期生活在北京胡同中,对于“精义是忍”的胡同文化比较熟悉,但他并不是一味迁就胡同文化,而是用他的“水性”对胡同文化进行改造,形成汪氏的胡同味。  相似文献   

11.
《胡同文化》一文体现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在开展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教学方法的合理使用。本文主要就《胡同文化》一文的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胡同文化》今年暑假以来,已经听过好些堂《胡同文化》。暑假期间,我担任评委的全国的几个大赛上,都有《胡同文化》。可以说,只要有大赛,就会有《胡同文化》。赛事上《胡同文化》的上镜率是最高的。汪曾祺,幽默语言大师。他不是北京人,可以说比北京人更能“侃”北京。汪曾祺是擅长写小事情、小人物、小问题的高手。从小的事情当中,来引出一个大的命题。比如,《端午的鸭蛋》,选进初中语文教材了。通过写端午的鸭蛋,叙述一种文化(端午文化)的消失。《胡同文化》,也是在叙述“胡同文化”的消亡。他没有对胡同文化进行批判,完全没有批判的意思…  相似文献   

13.
《胡同文化》一文教学难度较大,本文以由浅入深,逐渐进入的方法引导学生较深入地了解胡同文化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京派作家汪曾祺的散文《胡同文化》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序 ,文章并不是一般套路上的序 ,而是一篇展示北京市民生活文化的小品文。《胡同文化》中涉及到北京市民生活的许多民俗事象。所谓民俗 ,就是民间生活中相沿成习的东西 ,它是处于中下层地位的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事象指从事民俗活动的具体事情 ,它是民俗的载体。如果我们对民俗事象进行民俗学解读 ,就可以了解它所包含的文化意蕴 ,基于这种观点 ,我们对《胡同文化》中涉及到的主要民俗事象进行解读 ,就可以加深对《胡同文化》内涵的理解。笔者认为《胡同…  相似文献   

15.
教学设想 散文名篇《胡同文化》是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但文章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而是从胡同民居的角度揭示北京市民的文化心态,胡同文化的内涵。全文洋溢着浓烈的京腔京味儿,是一篇提升学生文化品位的典范文,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力图挖掘文本背后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郭品 《华章》2013,(14)
《胡同文化》是作家汪曾祺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但他并没有从摄影艺术的角度去写,而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由胡同引出胡同文化,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衰败、没落的胡同、胡同文化的一种伤感和无奈。普普通通的胡同,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面对这样一篇精美的散文,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上出那种文化的味道,怎样才能让学生感悟出那种深厚的文化内涵。为此,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搜集了大量关于老北京胡同的素材,希望能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利用这些素材来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7.
朱文敏 《语文天地》2010,(10):45-47
《胡同文化》中,作者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这似乎是无可争议的事了,只是再读其文,却又很难信服。体会《胡同文化》中的记述,觉得“和”到能肩负北京胡同文化精义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胡同四季     
赵云倩 《新读写》2008,(1):53-54
胡同四季,季季景不同; 胡同四季,季季情不同。 一篇短文,让你观赏北京胡同的四季景色;一篇短文,让你领略北京胡同的风土人情。 写景抓住特点.抒情缘景而生。 四季轮回,文末“等待着下一个春天的到来”,对新生活的呼唤情动于衷,对四季胡同的喜爱溢于言表。  相似文献   

19.
读汪曾祺的作品,那份感觉是奇特的,是妙不可言的。读它你不觉得疲惫,不觉得沉重,反倒在悠闲的、带有文化气息的休息中,积累了知识,净化了灵魂。选入高中新教材的《胡同文化》,就使读者有一种与文中北京市民相类似的感觉:散淡、平和、自足。在《胡同文化》中,汪老的笔触没有伸向那些达官贵人、纨绔子弟终日出没的八大胡同,没有写到北京人替住有南方人而不管他们的籍贯是杭州或是无锡的街巷取的名字———苏州胡同,更没有提及那些暗示出北京人的生活与想像,没有指点出京城的沿革与区分的胡同:羊市、猪市、骡马市、菜市、缸瓦市等…  相似文献   

20.
汪曾祺先生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序《胡同文化》,以一个老北京深邃的眼光分析了北京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而对于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必然消失,隐寓了复杂难言的感情。文中写道: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故先生在结尾处用乌衣巷、虾蟆陵两个典故进一步渲染了胡同的衰颓,读之顿生梓泽丘墟之感。作为一个深受传统文化陶冶,又在北京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人,虽已预见到在现代文明进步的大潮中,北京胡同的没落是必然的,但总有一种伤感、怀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