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元元  刘小丽 《职业圈》2008,(4):192-193
文章提出高校作为传递、传承文化的主要栽体和专门场所,应该把戏曲文化欣赏和戏曲文化研究作为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的一个芗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晚明时期,戏曲小说创作趋向于世俗化,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艳情小说。由于明末农民起义的爆发,执政者没有精力治理文化市场。满清入关之后,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问题成为执政者无法回避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本文梳理文献史料,考察清代戏曲小说的文化管理体制的完善进程,审视专制文化管理体制下戏曲小说的文化生态,从文本、戏曲表演两个方面研讨戏曲小说禁毁管理机制,论述戏曲小说禁毁的法律化管理形态,进而分析清代文化政策与戏曲小说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日神与酒神——戏曲的文化模式苏国荣中国戏曲是中国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经济长期的历史沉淀,逐渐凝聚成一种模式。我们在这儿研究戏曲的文化模式,是从文化人类学的方位去认知戏曲美学的文化特性。文化人类学的“文化”模式涵义,是指在一个部落、一个民...  相似文献   

4.
戏曲刺绣是指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刺绣作品,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把戏曲艺术中的原型进行解构、重组,加工、再创作而形成的新的艺术形式。高平肚兜以戏曲刺绣而独树一帜,本文对其戏曲题材整理归纳,将其置于整体社会和文化语境中来解读,阐释出背后的文化内涵:向往忠贞与责任的爱情,崇拜劝善与救人的神仙,敬佩忠心与守义的英雄。  相似文献   

5.
德国汉学家卫礼贤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国与西方的戏曲、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文化习俗做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中国文化重天人合一、戏曲和音乐艺术等蕴含和谐之美的艺术精神与民族审美特征;西方文化重天人相分及其戏曲和音乐重视听愉悦与刺激效果的写实之美,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文献学、民俗学等学科价值,而且开了德国学者研究与传播中国戏曲音乐等艺术“中学西传”的先河。本文从艺术学和中西艺术史的跨文化视域出发,运用比较研究和文献解读等方法对卫礼贤《中国心灵》中记载的中国戏曲、音乐、舞蹈等艺术文化进行考释,阐发卫礼贤传播与研究中国艺术的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在文学(民间说唱)、音乐、舞蹈各种艺术的基础上形成的。 戏剧的特点是以演员扮演人物,以人物的对话和动作来表现具有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在这个基本点上,戏曲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却始终寻求保持着表现生活的独特法则,  相似文献   

7.
马佳瑛 《文化学刊》2016,(4):104-107
针对陕西地方戏曲对外传播面临的术语障碍,分析术语的特点及文化内涵,提出应确立术语英译的标准和英译的方法,建立戏曲术语库,明确原则以获取发展空间,科学创新以提高竞争力,储备人才,使陕西地方戏曲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机遇,真正"走出去"。  相似文献   

8.
秦腔是陕西地方戏曲之一,传统剧目内容丰富、包含范围广泛。秦腔反映出的优秀民族精神和品质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主要体现为爱国主义思想、善恶有报思想和知恩图报思想等,意义非凡。秦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今社会的传播遇到了一定的瓶颈。因此,该文首先梳理了秦腔传统剧目的篇目,其次探讨秦腔传统剧目的文化价值所在,最后对其当代的传承路径进行分析。从戏曲动漫文化创意的挖掘、戏曲动漫产品的开发、传统文化与秦腔的联系等方面开拓思路,对秦腔传统剧目服饰分类进行创新尝试,发挥新媒体对秦腔可持续发展的作用,以期为秦腔传统剧目的文化价值传播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泉州提线木偶戏根源于地方性的宗教信仰仪式,是积淀着历史记忆与文化传统的戏曲形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作为民间仪式的加礼戏的表演空间出现了神圣弱化的迹象,演变至今成为一种需要加以拯救的文化遗产。本文选取泉州提线木偶戏作为研究对象,就非遗文化传播视野下提线木偶戏文化空间的构建与流变作简要论述,进而分析其变化的内生性因素。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形式的不断发展以及现代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覆盖,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与文化交流越加频繁,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了国际舞台,但西方文化也传入到了中国,不同文化的碰撞下,导致西风东渐,对年青一代的价值观以及艺术追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致使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受众群体不断缩小,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生态面临着不小的现实挑战.为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戏曲艺术,综合了各种艺术形式,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歌唱和舞蹈。戏曲艺术把戏剧的写实内容和歌唱、舞蹈的形式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了。戏曲作为戏剧艺术的一种,它是再现艺术,但同时表现的因素也十分突出。戏曲艺术不但要忠实地再现生活,而且要在舞台形象中表现艺术家的情感,戏曲艺术是再现中有表现。戏曲艺术不完全是按生活的本来面貌再现  相似文献   

12.
戚永晔 《文化交流》2009,(10):37-40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台盟中央原常委陈正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歌仔戏、布袋戏这些传统戏曲,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海峡两岸共有的文化。它们无不体现着两岸人民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关系,是维系两岸人民情感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3.
戏曲净行是一个重要行当,经过戏曲人在长期的实践和传承中已达到很高的境界。本文从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境界、写意传神的美学境界、天人合一的文化境界三个层面,对净行的境界进行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戏曲艺术作为我国的国粹之一,其从戏曲音乐、人物动作、人物情境、道具等多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加之其具有独特的程式化审美特征,使得戏曲艺术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戏曲自身的发展、变革要求,加之外来舞台剧的本土化改造要求,使得舞台剧能不断地吸收戏曲中成功的因素,尤其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我国舞台剧的发展,可从传统戏曲艺术...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戏曲艺术面临着尴尬的窘境。作为地县级的剧团更是面临着瘫痪局面。戏曲艺术究意怎么了?曾经大红大紫、观众如云的戏曲艺术,怎么也想不到会面临如今这种境况。有人抱怨是电视惹的祸,有人埋怨当代青年不懂戏曲艺术,有人说戏曲艺术已成明日黄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一句话,戏曲艺术没戏了,地县级剧团无法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着力点,它是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地位与赢得文化话语权,重获塑造本国形象主动权的关键。中国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值得输出的优秀文化。中国民族音乐对外传播应是我国音乐界亟需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一、限制民族音乐对外传播的因素音乐是世界性的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中国民族音乐内容丰富,包括民族声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多方面。丰富的民族音乐弥漫着中华民族之气息,彰显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其表述方式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已经形成固有的模式,但是,正因为戏曲被模式化以后,其表述方式受到了局限,尤其对现实生活,戏曲的表现力明显减弱。对于年轻观众而言,传统戏曲的表述方式已经失去了吸引他们眼球的能力。那么,在戏曲不能作为人们消费的主要娱乐方式的背景下,制作一档以戏曲为主  相似文献   

18.
戏曲折子戏的翻译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符号对译,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也正是这些独特性,使得折子戏名翻译出现了许多混乱现象。本文就以多个折子戏剧目的英译为例,分析曲名翻译的误读、界定不清和戏曲文化翻译意识缺失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戏曲翻译的原则及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从事戏曲化妆工作已有二十多年了,对戏曲化妆工作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戏曲的脸谱,古代人物的装扮、造型、有着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风格,用戏曲专用油彩勾画出各种人物脸谱,既能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又能反映人物的品性。白脸、红脸、花脸、各种谱脸,能体现出人物的忠贞、奸险、善良、丑恶等。脸谱象一幅图解,在叙说着历史人物,也在展现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用油彩化戏曲妆是中国戏曲的独有的风格,百年历史流传至今。演员们对用油彩化妆一直都存有异议,用油彩  相似文献   

20.
婺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文化体系,经历了魏晋至隋唐的初兴期、宋元时期的兴盛期、明清至近现代的发展期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转型期四个阶段.其中地方特色比较突出的主要有博大雄厚的学术文化、别具一格的手工技艺文化、与时俱进的婺商文化、形式多样的戏曲文化、风格独特的古建筑文化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