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勤亮 《职业圈》2008,(6):113-115
我国作曲家在选取中国民歌作为钢琴变奏曲主题时,大都选用结构较为短小、材料相对集中的民歌。这些民歌的结构形式较为多样,并体现出“自然美”的传统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乐府诗歌是汉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武帝时期复兴乐府的显著标志是采集民歌,结合音乐以供上层社会消遣并广为流传。但是由于西汉乐府编制中没有专门设置采诗人员,当时"采诗夜诵"的民歌多由"循行"方式完成,且民歌的数量和影响也相对有限,因此,西汉乐府采诗制度目的并非专为采集民歌和保存民歌,其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的影响也需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沈玉华 《职业圈》2007,(9):72-73
随着我国正式启动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出,"原生态"民歌进入电视媒体,成为主流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民间音乐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保护代表我国各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也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永久地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4.
陶慕宁 《文化学刊》2014,(4):117-119
《挂枝儿》《山歌》是明代后期冯梦龙收辑的民歌时调集,足以揭示万历以来民间时调歌曲的流变兴替轨迹,亦可反映文坛士林趋俗、求真、尚趣的审美诉求。辑者的眉批夹评,或涉方言市语,或及掌故流俗,颇可资吾人采择,藉以窥知晚明社会风气之迁转。晚明的民歌直接承袭了"国风"与汉魏六朝乐府民歌缘情咏言的现实主义传统,是公安派反对拟古思潮的利器。但其中不乏文人的拟作,不能完全视为原生态的民歌。  相似文献   

5.
中华有久远的民歌创作传统。民歌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表达着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今天,浙江省浦江县一群捏锄头的农民登上诗坛,用诗歌来讴歌自己的生活,讲述着自己的"中国梦"。家乡的山山水水是最好的资源,里面蕴藏着山乡人的莫大希望。  相似文献   

6.
赵征 《文化交流》2008,(6):11-14
在西子湖畔创建音乐图书馆的张铭,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自己会与藏区这片奇秘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从1979年至今,他先后4次进藏采风,对藏民、藏族民歌和雪域高原怀有圣洁的情愫,尤其是2005年7月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的奇遇,竟在西湖与藏区之间连缀起绵长的艺术情缘,以后的日子里还衍生出汉族"爸爸"与藏族"女儿"的动人故事.……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对英语人才需求的趋势及英语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2+1"培养模式、课程结构及方法途径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骚体抒情诗"包括收录于王逸《楚辞章句》中汉人模拟楚辞的作品和汉人以"赋"命名的骚体作品,这些作品是汉代文人的个体抒情诗,本文的内容,就是要对汉代骚体抒情诗的时代主题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并由此来解剖汉代文人心态。  相似文献   

9.
彭栓红 《文化学刊》2009,(5):108-111
任何民俗模式的构建都与一定的地理生态相适应,民歌的形成及其特征也往往打上了地理的印记。晋北民歌从内容到音乐形式,其生成和演化都离不开当地的地理生态环境,地域为民歌的生成提供了条件、背景和可能,而民歌也与地理生态融为一体成为地域文化的一部分。从生态民俗学的角度分析晋北民歌,可以为立体地研究民歌寻求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西游记》这部小说的结构,堪称别开生面,它具有环环相扣、故作曲折、别开声面等特色,体现了作家的艺术独创性。《西游记》的结构与作品的内容紧密而和谐地结合,既需要作者的独特创造,又需要作者的深厚功力。《西游记》的艺术结构是精密完整的,并非"两截子",它的主题是在一个基本主题的统摄下,天女散花般呈现多元主题,而基本主题又决定它的艺术结构是完整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台     
本刊讯 由安徽省文化厅主办、巢湖市文化局承办的“迎客松杯安徽民歌歌会暨歌手大赛”将于5月20日——23日在风景秀丽的巢湖市举行。本届歌会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安徽省文化部门举办的一次大型的群众性歌咏活动。安徽省地处江淮之间,民歌数量多,特色浓,民歌、茶歌、秧歌、山歌等艺术形式在很多地区长期流行,涌现了一批在群众中传唱不朽的优秀歌曲。举目大别山,你可以领略民歌的高吭嘹亮;环绕巢湖,你可以品味民歌的华丽宽广;皖南民歌细腻甜美;皖北民歌幽默粗犷。安徽民歌不但量多质好,民歌歌手也人才济济,创造过辉煌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西峡县西坪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豫西南地区重要的民歌代表,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近年来,西坪民歌生存土壤发生变化,濒临灭绝。在做好民歌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同时,如何使其优秀的民歌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播?该文在多次深入西坪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从领导组织建设、演出团队组建、演出团队管理、演出事宜组织四方面提出了“变通式复兴”的建议;从建立西坪民歌文化馆、打造西坪民歌系列助农品牌文化活动方面提出了“创造性保护”的建议;从文化破圈、演出破圈、创作破圈三方面提出了“开拓性破圈”的建设意见,以期研究结果可为西坪民歌文化传承、保护与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丽坤 《文化学刊》2010,(2):115-120
民歌是源自于底层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创作,是社会生活原汁原味的记载和呈现。民歌经过无数民众之口的加工和传播之后,发展到明清时期,更是以崭新的姿态昭示它独有的魅力。明清民歌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反映了社会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这些反映明清时期社会生活、节日民俗、礼仪风尚、民俗信仰、男女情爱等内容的民歌,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征。深入解读明清民歌,旨在揭示潜隐于民歌之中的社会民俗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4.
张燕 《文化学刊》2016,(4):68-71
遵义自古以来就是"历史重镇",受地理条件,以及夜郎文化、黔北文化、民族风情等因素的影响,这里的文化丰富多彩。遵义民歌《摘菜调》流传在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一带,是人们劳作在菜园里时所创作、歌唱的一首具有小调色彩的民歌。演唱的语言为遵义地方方言。由于其音乐旋律、演唱语言颇具特色,所以具有传唱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方正  王亮 《文化学刊》2023,(4):22-25
常宁瑶族民歌是我国民歌文化重要的艺术瑰宝之一,不仅题材、内容繁多,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在特殊的地理背景与人文关怀中,常宁瑶族民歌呈现出其独特的个性,成为瑶族民歌文化中独秀的一支。通过对常宁瑶族民歌的活态生存土壤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它的形成固然与民风民俗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归根结底是地理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池州罗城民歌是地方特色文化,记录了当地的生产生活面貌和社会变迁,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社会记忆。在现代化冲击下,民歌传承面临着资料零散化和代际断层等诸多困境。本文将在梳理罗城民歌传承困境的基础上,探讨破解困境的对策,以期为罗城民歌的传承实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周玉波 《文化学刊》2010,(6):186-189
<正>明代较为集中地以附录形式辑存时兴民歌的文献,向来多以为只有《大明天下春》、《词林一枝》、《八能奏锦》、《乐府万象新》等有限的几部,其实数量不止这些,现在能够见到的较有价值的各类选集,尚有《新增博笑珠玑》(卷首题作《新增时  相似文献   

18.
陕北民歌的发展在其以往的寄生环境中遭遇尴尬,困境重重。本文在共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陕北民歌的传承问题,打破过去陕北民歌与陕北地区以外的地域毫不相干的关系,重新构建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以此来促进二者的协同发展,推动陕北民歌这一文化瑰宝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9.
京族民歌是京族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传统文化生态的滋养下产生和发展,是京族的民族文化遗产。京族民歌本身又作为文化生态中的一员在文化生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京族民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并分析京族民歌的文化生态价值。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地区民间音乐,特别是民歌生产不可避免地同这种民俗中积淀的“乡土的痕迹”相连。东北地区的民俗既丰富了该地的民歌创作内容,一些民俗习惯中的“规矩”,对其民歌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或者说是约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