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教师在培养人时,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来。这个过程,是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是学生收获知识,锻炼思维能力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每位教师要耐心等待,在等待中发现“柳暗花明”,在等待中聆听真知灼见,在等待中发现“理想学生”。但是在课堂中,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或同答得不够标准时,往往会急于让学生坐下,让下一个学生来吲答。笔者认为这是不应该的,我们应该适时地等待、引导学生,或许,他们的回答会更精彩。如何让课堂中的提问更有效呢?笔者有以下看法: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郭元祥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文中解释教育的“慢”时指出:“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  相似文献   

2.
刘羽 《成才之路》2011,(13):64-64
新课程要求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我想我们教师是需要“慢”下来了,其中将黑板还给学生就是一种很好的“慢”下来的方式。当然,在课堂中“慢”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我们的教师需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慢节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3.
现代数学观提出,数学知识中被隐去的部分是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素材.想要在试题讲评中挖掘出知识“被隐去的部分”,需要教师放慢教学脚步,带领学生探寻知识的本质.文章以一道试题的讲评为例,从以下四方面展开分析:重现思维轨迹,“慢”中提炼通性通法;关注知识迁移,“慢”中发展创新意识;注重联想过程,“慢”中激活数学思维;揭露知识本质,“慢”中培养优简能力.  相似文献   

4.
“慢练”在钢琴学习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本文分析了“慢练”对于提高手指技巧的重要作用,并提出了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慢练”方法  相似文献   

5.
数学学习是学生思维的成长,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是"忙碌"的,甚至会出现"劳而无功",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慢一些。通过起点教学慢一些、让学生回答过程慢一些、教师的思维慢一些、辅导过程慢一些等措施,帮助学生实现"快",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6.
<正>这是一个高频率、快节奏的社会,所有的人都开足马力在全速奔跑前进,稍不留神,你就会落伍,跟不上时代的节奏。“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写了一本书《教育是慢的艺术》,他在书中一再提醒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速度要放慢,慢下来,教师才能注意到每位学生的困难并及时给予帮助……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这个慢,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慢,就是不急于求成,要有足够的期待,足够的耐心,减少教育浮躁和功利,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胡小芳 《甘肃教育》2021,(4):190-191
家庭教育研究专家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说:“教育是一个慢活、细活,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教育的变化是极其缓慢、细微的,它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但是,反观当下,很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恰恰与此相反,都将一个“快”字演绎得活灵活现。其实,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是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真正关爱学生,需要智慧,需要时间,需要静待花开。  相似文献   

8.
每个教师都希望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如果认为提高教学效率就是在教学中盲目地追求快节奏,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教学本身就是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不正反映了教学过程的缓慢和细微吗?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因而慢是生命的积淀,慢是科学的战术,慢是唯美的艺术.所以,物理教学离不开慢的艺术,物理课堂呼唤慢的艺术.  相似文献   

9.
“简约”的课堂是我们的追求,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简约”并不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简单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简单问题复杂化”,也就是“慢教”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农大明 《广西教育》2012,(48):31-32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道出了培养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育需要等待,它是一种慢的艺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把“慢”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素质教育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1.
遵循“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的教学理念,我校提出了“慢课堂,真教育”为核心的课堂行动研究,已经一年多。经过实践探究,得到了全校教师的认同。我们所探求的“慢课堂”,它是依据儿童素质发展的规律和学与教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适切性教学方式和策略。它的核心目标是:唤醒儿童的学习潜能,促进儿童的学习信心,养成儿童自主的学习素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张文质先生说,“好的教育一定是慢的”,“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  相似文献   

12.
正"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需要有舒缓的节奏。"(作家沧浪)教学之慢,体现为教师循序渐进地授课,体现为教师对学生耐心细致地引导,还体现为师生心平气和地沟通。然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急躁冒进,揠苗助长往往事与愿违。慢,不是拖沓,不是停滞,而是一种"慢而有序""慢而高效"。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怎样  相似文献   

13.
方叶强 《贵州教育》2012,(22):36-38
在孩子的教育、教学上一味求“快”,容不得“慢”,恨不得立竿见影,是目前很多教师教学的一种“通病”。“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教育是一种互相巡视、发现的过程。”张文质先生的阐述,让我们知道教育是慢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正>从家庭进入幼儿园,幼儿需要经历两个生态环境间的转换。对新环境的适应,需要幼儿不断调适。这个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和环境创设主体的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需要充分认识影响入园适应的阻碍因素,针对幼儿的发展需求和身心发展特点,提供有效的支持,聚焦“慢适应”,帮助其顺利渡过“心理断乳期”。  相似文献   

15.
每个数学教师,都希望提高自己的教学效率。但是由于每个教师的认识和做法不尽相同,最终效果也就不完全一样。有的教师“以慢求快”,稳扎稳打,得到了“快”的效果: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的教师“以快求快”,紧张急躁,虽然教得辛苦,却事与愿违。所以,教学领域的“快”与“慢”并不完全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愿望,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和教材的科学体系、学生的认识规律相适应,三者协调、和谐,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多次教学实践表明,有些地方是万万快不得的。一、上课开始,可慢些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  相似文献   

16.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人们总爱欣赏一树花开的绚烂,却容易忽略花儿绽放需要时间。学生就像萌芽的花种,需要教师耐心等待和精心浇灌。可是,许多教师急于求成,喜欢“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觉得快比慢好,即时评价比延时评价好。其实,有时候“慢一拍”,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位教师,遇到突发事件,采用怎么样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体现,因此,“策略”也就成为教师追求的一种教育能力和艺术。可是有好的策略往往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原因就是由于忽视或者被冲动湮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处事原则,那就是语言应该要比思想慢半拍,或者说要做一个“快思慢语”的老师。“快思慢语”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可是做起来却很难,如果教师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一言一行,就会发现,自己离“快思慢语”的距离有多远。“慢”不仅表示速度,更体现控制情绪的能力,使自己有足够的时间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勇 《新课程研究》2009,(10):119-120
前些年,语文学科的“少、慢、差、费”现象受到了社会舆论的批评.除了语文,其他学科也或多或少地存在这一现象。因此,“有效教学”的提出是时代的需要,教育的需要,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必须看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在少数学校、少数教师身上还表现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教育是慢艺术,因为它是一个通过心灵沟通去焕发生命活力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遵循“慢”的原则和要求,然而当前许多数学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追求自以为高效的课堂,出现了一些操之过急的现象。有些教师急于提问,忽视了学生质疑意识的培养;有些教师急于演示,剥夺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有些教师急于点拨,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的步伐;有些教师急于告知,压缩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有些教师急于评价,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20.
人们常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是说,我们在培养人时也不能急于求成。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学会等待,在等待中慢慢教出理想的学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