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庆林 《传媒观察》2005,(11):45-46
一个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受到人们欢迎,是由两个基本层面的问题决定的:一是它所传播的内容满足社会需求的程度;二是它在同类内容传播中的优秀程度。两者缺一不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2000年的调查表明,从报纸自身的情况看,人们对报纸在信息获得方面的期待可以分为三个梯次:①、了解国内外时事、了解新闻背景,获得分析解释、了解社会观点和社会思潮、了解实用生活知识和消费信息。  相似文献   

2.
康亚飞 《今传媒》2014,(7):77-79
社交化媒体的出现,使商家更加注重立体营销,信息流从单向向多极化发展,基于微博为平台的信息一经发布,就产生裂变,快速向整个微博用户网散开。电影的微博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正在逐渐改变着受众对电影的消费认知和意愿。本文借助传播效果理论,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电影的微博营销方式对于受众认知、态度、行为方面的影响。同时,在营销过程中,受众自身使用微博的情况和微博主的粉丝数也构成了传播效果的影响要素。可见,在以微博为平台的电影营销中,受众不仅是营销对象,更成了不容忽视的营销力量。  相似文献   

3.
董小雪 《东南传播》2011,(8):120-122
微博作为新兴且受大众追捧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重要影响,社会营销也是其中之一。社会营销是通过改变目标受众的行为方式实现社会利益,而微博的即时性、可移动性、共享性、传播主体多样性、传播时间持久性等优势有助于促进社会营销的顺利开展,但同时,微博的信息规避性、二级传播模式等特点变相成为社会营销的障碍。  相似文献   

4.
陆昊菁 《今传媒》2012,(4):78-81
病毒营销是一种强大的营销工具,利用人际传播达到快速大面积扩散,但对其真正的成功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个体的再传播意愿,借用社会学互动仪式链理论挖掘个体参与社会互动的规律。本文认为病毒营销作用于个体的再传播行为需要关注信息层面以及人际层面的互动需求。通过植入符号引发关注点以及情感连带,同时给予个体强大的情感能量以激起信息层面互动;结合个体参与社会分享的需求设置动机以引起人际层面的互动。本文将分析病毒营销的作用于个体的传播控制系统以及网众传播个体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5.
我国报纸竞争仍然在同质化竞争中徘徊,许多报纸营销模式仍停留在传统营销竞争层面,很难使报纸形成持久、独特、核心的优势竞争力。随着报纸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和新媒体的不断涌现,由读者驱动的整合营销传播正取代传统的传播方式,为报纸营销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新市场条件下提高报纸整体竞争力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高兰英 《新闻世界》2013,(10):268-269
2O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微博清晰的盈利模式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新兴媒介,被过分消费甚至恶意炒作,让微博营销表现出“未盛先衰”之况。本文从微博营销传播入手,探讨其运作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7.
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结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勒出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功能结构,是我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次从受众信息消费视角阐释了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所包涵的信息生产力、信息传输力、信息营销力、信息调控力和人力资源5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突出了受众的主体位置,对传播系统要素的传统秩序进行再调整,构建能应对现状、烙有中国印记的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理论新模式。同时,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探索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积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杨玲 《今传媒》2012,(5):63-64
在现代营销活动中,敏感的消费者开始对冗余信息进行过滤,并对各种形式的推销产生抵触情绪,单纯的叫卖式行为已经不能达到宣传推广与促进销售的目的。随着精神享受与文化消费潮流的兴起,旨在创造具有"尊贵"、"神秘"、"奢华"等神圣般心灵体验的"仪式感"营销方式正悄然兴起。本文从美国文化研究代表人物詹姆斯.凯瑞"传播的仪式观"出发,结合现实中的营销案例,分析"仪式感"在现代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何一种出版物,是适应精神文化领域生产和消费的需要而逐步形成发展的一种社会分工,在这种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编辑主体起着中介和联结的作用。因此,无论从整体出版工作还是从出版物所承载的文化信息的传播关系,还是就与其改造对象——社会文化环境来说,编辑都始终处于主体地位。编辑主体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质量、声誉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广告传播是一种具有二重功能的传播活动,它具有巨大的积极功能,同时又具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功能。作为传递产品、服务的品质与质量信息而设定的一种营销方式,广告对当今社会生活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大。美国经济史学家D·M·波特曾经说过:“论社会影响,广告可以同由来已久的机构(如学校、教堂)相比,它统治了媒介,对大众标准的形成有巨大影响,它是很有限的几个起社会控制作用的机构中货真价实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在过去的60年里,营销活动已经从以产品为主的营销1.0时代演变为以消费者为主的营销2.0时代。如今,为应对经济环境的新变化,营销3.0时代悄然来临。新的营销时代,品牌传播手段和策略也会发生新的变化。从品牌传播理念层面、品牌传播行为层面和品牌传播视觉层面入手,对营销3.0视角下的品牌传播进行探析,并结合实例分析品牌传播策略,以期为企业实际操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企业“事件营销传播”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不断涌现,信息呈海量增长,各种企业资讯铺天盖地、无孔不人,使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因此,企业为获得更高的利润,更倾向于选择成本较低的新的营销传播策略以获得市场关注。“事件营销传播”就是企业所采取的新型营销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3.
对企业而言,公益行为和公益营销传播的意义,绝不仅止于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它是对企业生产活动和产品营销的一种提升或者说升华,使公众对企业的认同由功能认同上升为对企业精神的认同。公益,是以社会利益和公众福祉为归一的一切企业行为。任何一个负责任的企业都或多或少有公益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环境下,整合营销传播依然是企业营销的有效手段。传播的信息能够使正确的、基于价值的整合营销传播战略变得更加有效。本文针对传播信息的重要价值,企业整合营销传播中传播信息所面临的关键挑战,及如何挖据制定有效的传播信息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论媒介产业信息传播的互动性传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信息传播中所突显的互动传受特性,表现出人类传播信息能力的某种延展和对自然人际交流状态的找回,并模拟和营造了人类真实生活的表达与交流场境,体现出人类作为社会主体在信息传受行为中始终在场的自信与努力。  相似文献   

16.
卫军英 《今传媒》2005,(11X):45-47
传统营销传播依赖大众传媒作为主要途径实现其价值效果,大众传媒的缺位完全可能导致营销传播的流产。但是随着媒体世界的变化,在营销传播中,运用大众传媒形式必然产生一定程度的传播局限。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大众传媒在营销传播中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在新的信息传播背景下各种媒体面临着一次全面的价值重估。对于大众传媒而言,要改变这种局面适应新的挑战,就必须对自己的传播行为和传播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7.
旅游微博营销传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平 《新闻世界》2011,(9):167-168
旅游营销是旅游企业推广旅游产品或服务,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传播在其中充当了重要角色。微博的出现及其传播特性为旅游营销注入活力,它改变了传统营销传播的理念,增强了信息传播的便捷性,而且对旅游企业营销服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但它的互动性和信息来源的广泛性,虽强化了共享,也使信息容易失之客观和准确,给旅游营销传播带来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目前国内外学者都在对微博清晰的盈利模式等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微博作为一个新兴媒介,被过分消费甚至恶意炒作,让微博营销表现出"未盛先衰"之况。本文从微博营销传播入手,探讨其运作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9.
传统市场结构中,营销传播处在一种线性结构中没有形成反馈回路,卖方在发出信息的同时几乎没有任何反馈信息。信息技术和市场控制权的变化导致了营销传播由单向的线性传播转向双向的互动式交流,这是市场多元化走向在传播中的一种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新型营销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营销传播中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收者地位,使营销者与顾客的角色可以互为转换,减少了营销传播中单一维度和反馈迟延所造成的信息流失和信息歪曲。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报纸地位和作用也将引起重要变化,报纸必须实现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宣传工具转向既有政治属性又具有第三产业特性信息服务传媒的转变。报纸在我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具有上层建筑的特性,同时报纸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工具,它采制新闻,传播新闻,读者接受新闻信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